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章 羊圈落成

作者:瑞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送货队走后,河源村一切照常进行。


    中午的时候,一个叫卫楠的木匠师傅找到赵寒。


    “先生,按照您的图纸,我等已经完成了木楼各部件的制作,只等安装落成了。”


    这么快?


    木楼不比纺织机及餐桌,可以同时加工各个部件。例如中柱檐柱等较大部件的榫钉卯孔,全靠人力削凿,费时费力,需要极大的耐心。


    “辛苦各位师傅了,现在可否领我去看一看?”


    赵寒以礼相待,迫不及待要看看自己的别墅部件了。


    “先生客气了,请随我来。”


    卫楠也不大会说话,领着赵寒就向砖厂方向走去。


    金村长早把木料买来放在砖厂旁的空地上了,找人用楠竹搭了个简易的棚子,防止木料淋雨受潮。赵寒带着木匠师傅回村时,正好安排他们在棚子里做工。


    难得轻松悠闲,赵寒脚步轻快,一会儿就到了存放木料的地方。


    一走进棚子,左边就是一堆大柱子,金村长可真舍得啊,柱子真是又大又直,看起来成本不低。


    这些柱子已经凿好了卯孔,做了点简单的雕刻,都是些赵寒看不懂的图案,想必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图腾。


    柱子左边是横梁,再往左边是椽方、小顶柱。


    右边放着刨好的木板、雕花的门、镂空的窗户和垫瓦的竖板。


    自己设计的图纸,需要多少部件赵寒心中有数。放眼一扫,这些部件一个不少,全都安静地躺在两侧。


    “先生来木坊,我等有失远迎,还望先生怪罪。”棚子里其他木匠师傅见到赵寒和卫楠,赶紧出来迎接。


    “是我打扰各位师傅了,又哪里敢怪罪呢?师傅们,别客气,快快请起。”赵寒说着,走上前去扶起众人。


    除开前往柴湖县的三位师傅,棚子里现有十七个老师傅。


    “各位师傅可看见金福金贵了?”


    赵寒实在是没时间手把手教两人基本技术,便请求这些师傅带带两人,今天来却没见到二人身影,以为兄弟俩偷懒去了。


    “先生,这两人的确有天赋,学起东西来不仅快,态度也是十分勤恳,现正在里面锯木条呢。”一个师傅拱手说道。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两人偷闲躲懒去了,他二人在这里,还请各位师傅严厉指教,多多关照。”


    “先生说笑了,此二人天赋异禀,全力相助是我等的荣幸,说不上指教。”这师傅又说道,态度谦卑,令赵寒心生敬畏。


    “既然他们在忙着,我就先走了,请师傅们着手组装,要装上时,可以找金村长安排人配合各位。”赵寒本想多聊会儿,怎料时间拮据,有太多事要做了。


    “先生放心,一切有我们。”


    卫楠说完,赶紧跑到村子里找金村长。


    赵寒则来到貅子家的院子里。


    之前买的六百只羊,一直关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拉屎怪臭的不说,貅子家这个位置比较高,给羊喂东西不太方便。


    所以赵寒叫上徐东,打算建个饲养场。


    上次王武买来这群羊时,赵寒正好在村东的良田里。


    听村里人说,这田虽然够宽,但产量一直不高。


    赵寒再一询问,发现这时的人撒下种子后,除了赶偷吃种子的野鸡野兔之类的动物外,就不做其他事情了。


    最基本的施肥和除草工序都没有,怪不得没有产量。


    别看村里现在有钱,粮食可以买着吃,一旦兵荒马乱,波及到河源村或者柴湖县,钱就没用了。


    那时候,粮食才是硬通货。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不然,前世会有政策专门保护耕地红线吗?并且还每年进口大量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有了这些经验,赵寒打算好好利用这一大片田,时刻做好粮食储备。


    古代没有化肥,但是最基本的沤肥,赵寒是熟悉的。


    照他的计划,在良田中间圈出两亩地,专门修建饲养牲畜的厂房。


    挖一个超大的化粪池收集粪便,定期把粪便洒在田里用来肥土。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羊圈,明年的收成也会大幅提升。


    大瑞的土地管控不严格,想用来做些什么,都可以。


    说干就干,赵寒找王普原借了八十个工人,先砌羊圈。


    羊圈借鉴的也是前世养殖业最科学的小隔间,先砌好每个羊圈的主体墙壁,又在里面分成两排羊舍,中间一条过道。


    两排羊舍再用砖分隔成许多小隔间,这些羊按照年龄阶段、公母分离的方式分别关进小隔间。


    为了能实现羊的可持续圈养,赵寒又专门设计了种羊间,种羊单独饲养,产出的小羊品质更好。


    这天,这种规格的羊圈一共建了五间。


    这些羊做梦也想不到,它们比河源村的村民还先住上砖房。


    羊圈建好后,羊儿马上就被赶进去了,它们一蹦一跳,全然忘记了前段时间被逮出去做成肉汤的小伙伴。


    羊的事是解决了,现在急需专门养羊的羊倌。


    要是当时王武把那羊倌一道买来就好了。


    赵寒想来想去,认识的人也没个合适的。


    没办法,只能招聘了。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找个养羊的,应该不难吧?


    想不到,真是太难了。


    有劳动力的,都在村里找到活干了,没劳动力的,也吃不下养羊的辛苦。


    为了不破坏工人们的心理平衡,招聘羊倌的工钱还不能太高,真是太难了。


    没办法,赵寒只好先回家想办法,先让徐东代管一下。


    “大哥哥,一脸苦相,是不是担心唐阳姐姐啊。”因为羊不在村里了,李雪回来得早。


    “不是,我在愁谁来养羊的事呢?”赵寒无奈道,没想到,万事都具备了,羊倌却找不到。


    “大哥哥,你看我行吗?”


    李雪笑得很甜,尤其是打算跟赵寒开个玩笑的时候。


    “你?小心被羊把脸撞肿咯。”赵寒做起鬼脸,没好气地说道。


    “我当然不能去养羊,想我好歹也是个公主,怎么能去养羊呢?”


    自从纺织厂开工后,院子里安静多了,女工们回来也都忙着睡觉,唐阳和秋兰也不在,正好只有两人的房间里,李雪抓住机会过了把公主瘾。


    “好了,我的小公主,你若是太闲呢,就去找徐老爷子喝喝茶,我啊,要赶紧考虑羊的事了。”


    说起徐闻,不仅是赵寒,李雪也极其害怕与他喝茶,那讲究半天喝不到一口饱茶的场景,两人都不幸遭受过不止一次。


    听到这话,李雪两腮鼓鼓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哈哈,你的脸鼓起来还真有点好看,要不,喝口茶消消气?”赵寒又故意逗到李雪,缓解了一脑子栽进羊倌里的沉重思绪。


    “哼,大哥哥就笑我,我这儿正好有一个羊倌的人选,你要是再笑,我就不跟你讲了。”


    这次,李雪不仅鼓起了脸,更是瞪了下眼,扭头装作不理赵寒的样子。


    “好吧,我的好公主,你给我说说呗,求求你了。”


    赵寒这话只是为了哄李雪,不盼着她的人选。


    “既然这样,那我就说一说吧。”赵寒说了客气话,李雪也扭过身来,一脸正经地说道。


    “大哥哥可还记得东东?”


    “就是那个脑子不太正常的中年人?”


    提起东东,赵寒印象很是深刻。


    刚来到河源村时,这个人便热心的围在众人身边,不停地打招呼,帮忙搬东西。后来听惠芳嫂子说,这人很小就没了家人,又发过高烧,给脑子烧坏了。


    能长这么大,也算是老天保佑。


    后来赵寒办了砖厂,东东没肯去,也时不时跑去玩一下。


    村里哪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这人永远跑在最前面,出现的很及时,大家都说,他是顺风耳、狗鼻子,有什么风声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王武买来羊那天,他也和一群孩子跟着吵闹。


    后来每天都去主动割草喂羊,李雪迷上喂羊后,渐渐与他熟识了。


    “大哥哥,东东喂羊很认真,每只羊都很听他的话,今天他割草回来,发现羊不见了,还伤心了好久呢!”说到这里,李雪表情自然,很认真的样子。


    “你说的是真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