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产量惊人

作者:瑞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正式开工。


    没有任何仪式,五百人整整齐齐,在两织厂专心织布。


    另外两百人被排进了夜班,此时正站在纺织厂的外面朝里看去。


    “没想到,赵寒先生真的让大家做上工了。”一女工看着里面先上工的工人,觉得像做梦一样。


    “真好,若是这纺织厂能一直开下去,我这一辈子,再没什么其他顾虑了。”


    “你们看,她们做得好快啊,这机子转动的声音可真好听。”


    “真是呢,听得我心里美滋滋。”


    趴在外面看的女工轻声交流,脸上充满着期待,有种梦想照进现实的不可思议。


    四合院里,赵寒难得空闲。


    “大哥哥,你不去看看纺织厂开工吗?”


    李雪原本打算去凑热闹,见赵寒躺在房间不动,便也没了兴趣。


    “有什么好看的,等着数钱就行了。”


    赵寒说完,翻了个身,眼皮盖住了瞳孔。


    “对了,你们做的沐玉膏怎么样了?”正打算闭眼睡觉,又想起这个招财物件,便问道。


    “这次做的沐玉膏啊,品质更上一层楼,你放心吧。”说完,李雪双手一拍,打算卖个关子。


    “当家的,正说要给你看看呢,你就提起这个事来。你看,这不就是吗?”


    唐阳捧着一盒沐玉膏走进房间。


    “哇,这么多,怎么颜色也不一样啊?”


    看着盒子里香气四溢,色彩缤纷的沐玉膏,赵寒觉得不可思议。


    “唐阳姐姐脑子灵光呗,她发现把不同的花花草草熬制出来的水加入到溶液里,等水分烧干,颜色就留在上面了。”


    “这么厉害?”


    李雪解释完,赵寒目瞪口呆,想不到,人的创造力竟然可以这么强。


    自己只是教了简单的做法,唐阳这么快就能无师自通、举一反三了。


    真是令人惊讶。


    “当家的,这些新鲜的沐玉膏可费了小雪和秋兰我们几人好大功夫,本想手工打磨雕刻有个好卖相,但速度太慢了。”


    唐阳皱起眉头的样子有些可爱,嘟嘴时,像个不得题解的小学生。


    “你的意思是,有个好卖相,可以卖个高价钱对不对?”


    赵寒读懂了她的意思,也想到了解决办法。


    “那是当然,咱们的沐玉膏这么好,理性卖高一点的价格。但之前的价格都定好了,再涨价怕也不大可能。”


    “这个我在行,你们就看好吧!”


    赵寒说完,一脚蹬开被子,跑出门去。


    “记得把没刻好沐玉膏留好,不要再动了。”


    片刻时间,赵寒又扒在门上,向两人嘱咐道,出门去找金福金贵了。


    金福金贵见赵寒来找,连忙问好:


    “师父好,师父找我们,可有什么事?”


    “想不想学新东西啊?”


    赵寒开口问道。


    “当然想啊,自从纺织机停工不做,咱俩都找不到事情做了。师父百忙之中抽空教诲,咱俩可开心透了。”


    两人一脸兴奋回道。


    “那快取来笔和毡布,我给你们画出来。”


    两人反应神速,一会儿就取来两样东西,围着赵寒好奇观望。


    只见赵寒在毡布上画出一个盒子的三视图,又分别把各部件的样子画了出来。


    赵寒讲解过三视图的原理,两人很快就看懂了,但是不知道这盒子有什么用。


    说起这个盒子,还真和纺织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纺织机的榫卯口用的是鲁班锁的原理,这盒子也是鲁班锁的一类,名叫鲁班玄机盒。


    这盒子设计巧妙,若是不懂的人想打开,要费尽一番心思。打开后要想复原,更是难上加难。


    赵寒改变了鲁班玄机盒的尺寸,刚好可以装上十块正正方方的沐玉膏。


    “你们俩今天做二十个这样的盒子,做好后拿到我院子里。”


    “好的师父,您放心好了。”


    金福金贵改口叫师父倒是很快,一点儿也不显得难为情。


    说明两人是发自内心的顺从。


    那可不?


    就凭赵寒教给二人的鲁班锁原理,就能让两人在任何木匠手下展示一番了,这教的都是真本事。


    赵寒走后,直接找到徐闻。


    “先生好。”


    正跟着徐闻学着做账的二十名女掌柜向赵寒打招呼。


    “你们好,要好好学哦。”


    这二十名女掌柜都是伶俐人,赵寒听着她们的问好,内心花枝乱颤,和她们多聊了几句。


    “先生,你来找我可有什么事?”


    徐闻整理一下衣服袖子,问道。


    “徐老先生,我想请您写几个字。”


    “写字?”


    徐闻不知道赵寒卖的什么关子,从他所作的诗来看,书法底蕴应该也不差,为何找自己代笔写字,只得疑问道。


    其实徐闻有点想当然了,赵寒和所有在册的穿越者一样,才情完全体现在背的几句千古名句上,说起用毛笔写字,那还是算了。


    他想给大家多留点好印象。


    “对,我突然想到几首诗,想请老先生代笔,记录下来。”


    赵寒说完,刻意躲避着徐闻的眼神,生怕自己鸡脚叉的书法水平被看出来。


    “原来如此,先生雅兴,老朽自当奉陪。”


    按照古人的习性,作诗要有曲来和,作诗时,为了不打断灵光一闪的意境,一般都有人在一旁提笔记录。


    徐闻想多了!


    但也正合赵寒的意。


    两人说罢,便开始了作诗写字。


    赵寒一口气说完五首千古名诗,在场的二十名掌柜如入诗海。


    有的人虽听过花青楼的大作,但现场一口气听完五首同是高水准的名诗,用震惊已经不能形容她们的震惊了。


    “先生果然大才之人,老朽一生苦读,竟及不过先生灵光一现。”徐闻写完最后一个字,提笔的手忍不住颤抖,眼中再无读书人的孤傲光芒


    完了,赵寒这心血来潮,又抹灭了一个文人的心性。


    “老先生过奖了,这也是我琢磨了十多年,访遍名师才作出来的诗,今日想起,才劳烦老先生记录下来。”


    赵寒以为这么说,徐闻心里能好受些。


    “先生真乃神人,七岁便访名师,作绝句,可谓百年……不,千年难遇之奇才,老朽自愧不如。”


    哦吼!


    越描越黑。


    算了,希望徐闻坚强点吧!


    写完诗,赵寒打算回院子睡个午觉,怎料徐闻一时兴起,拉着他煮起茶来。


    所谓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和徐闻吃茶,赵寒宁持百千偈。


    这老先生讲究极多,所有程序走过一遍后,只倒了一小口茶。


    这点量,一个喷嚏就没了。


    赵寒喝完后,徐闻兴致勃勃,跟他讨论起诗词歌赋。为了让他尽快走出阴影,赵寒只得硬着头皮以请教的姿态,多问他。


    果然,徐闻心里好受多了。


    就这,赵寒也才在晚饭前回到院子里。


    “当家的,你终于回来了,金福金贵送来二十个奇怪的盒子,我和小雪都打不开。”


    见赵寒回来,唐阳停下了生拉硬拽,李雪还在咬牙坚持。


    “哟,你们在研究这个呢?要不要我教你们啊。”


    和与徐闻吃茶比起来,教唐阳这个大美女和小公主解鲁班玄机盒可有趣得多。


    “大哥哥,果然是你故意让你的好徒儿做这个东西为难我们。”


    赵寒教会二人解盒子后,李雪嘟嘴抱怨道。


    “哈哈,要不你也叫我师父,我教你更厉害的?”和李雪斗嘴,真是好时光啊!


    “我才不要呢。”


    几人吵闹一会儿,就去纺织厂的简易饭堂吃饭了,吃完饭后,从韩姬那里,赵寒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师父,徒儿今天统计工人做出来的布匹,你猜猜有多少?”韩姬兴奋地卖着关子。


    “你猜我猜不猜?”


    “哈哈哈哈。”


    李雪习惯了赵寒说话的方式,捧腹大笑起来。


    “那我直接说了,师父不要吓到哦。”韩姬说着,清了清嗓子,抬高音量,接着说道:


    “今天白天五百工人,一共织了一千六百匹。”


    “哇~”


    饭堂的人很多,听了这个数字,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呼,白班的女工更是高兴不已,有的甚至跳了起来。


    晚班的工人听到,心中更是铆足了劲,一定要全神贯注,争取把产量再提高。


    也许这就是内卷吧?


    这数字远超赵寒的想象,才第一天就有这么高的效率,产量惊人,心跳的声音和速度立即就提起来了。


    再加上晚班的二百工人,产量岂不是要登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