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入学(上)

作者:微微的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颜家庄子的狗叫声都没有停过。


    清晨一大早,庄子里面的炊烟还没有升起,门口的桥头就整整齐齐地站着十名带着黑眼眶的学子。


    他们望着这十几条黑狗虎视眈眈地站在桥头另一侧,众人大气都不敢喘,恭恭敬敬地站好。


    当一只很大很大的猫,带着七只跟它长得差不多的猫,走着猫步慢慢悠悠地晃了过来的时候,十几条黑狗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当中。


    自觉地趴在地上,露出肚皮表示臣服。


    大猫看都懒得看它们一眼,径直跳到桥墩子上。


    迎着阳光,开始洗脸。


    伽罗起了个大早,拿着温热的毛巾在给颜白洗脸。


    一双水润的大眼里面满是爱意。


    短短两日她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娇艳如花,皮肤水嫩的像那月子里面的娃一样。


    颜白也大有改变,精神正好,坐在那儿,正在聆听大管家许巷叔汇报庄子的收益,以及书院的花费用度。


    书院的花费让颜白心疼,不但把这些年赚的钱花得一干二净,裴茹的嫁妆钱都快要花完了,就这还不止。


    甚至连李恪和青雀都往里面投了不少钱,好在书院的建造已经到了收尾。


    这倒是让颜白觉得这钱花得还是很值得的。


    建造书院其实花的钱不多,书院近七百名学子的花费才是最大。


    再加上颜白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楼观学的学子不但吃得好,穿得也好,连骑射课都是用得最好的室韦马和突厥马。


    “大郎,除了水泥,煤石生意今年收益涨幅不大,长安洛阳这块儿因为背靠皇家是咱们家说的算。


    可往北关内道,河东道,往东的河南道的煤石收益已经开始锐减,各家已经开始自己制作售卖。”


    颜白闻言轻轻点了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关内道有房氏,河东道和河南道有那些世家。


    这本身就不是很难的东西,黄土煤石的比例稍微琢磨下就能琢磨出来,咱们能卖这几年已经很不错了!”


    许巷看了颜白一眼,担忧道:


    “运煤船走渭水,进而入长安,如今漕运里有些人觉得这几年咱们给的价格低了,也开始阳奉阴违了,头人不止一次地说要提高些酬资。


    因为大郎您不在,我找借口给打发了,依小的来看,酬资的事儿倒是小事儿,无非就是多几个铜板的事儿而已。


    可是谁给他们的胆子让他们敢和一国侯商量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许巷说罢,突然轻声道:“大郎,要不要去长安走动一下,这里牵连的勋贵挺多。”


    颜白叹了口气,摆摆手:“不用那么麻烦,走动得越多,人情世故越多,虽说人这一生离不开不了人情世故。


    但是我觉得,既然有利益的牵扯能避免就避免,免得哪天一个不合适,闹成了冤家。”


    “大郎的意思是?”


    颜白沉思了片刻,突然发出一声嗤笑:“别忘了我还有一个少府监右监的官职在身。


    这个官职说的难听些就是陛下的管家,专门负责给陛下弄钱的,当时我还在想,我县令做的好好的,陛下突然让我兼任少府监右监一职。


    现在看来,咱们的陛下怕是早都料到了今日,他很早的就把这布局好了。


    只要陛下愿意,这些都是小打小闹而已,所以说,求人不如求己,这事情不难做,难做的是咱们缺人,缺可靠的人。”


    许巷笑了笑,这些日子的担忧不翼而飞:“庄子里倒是有些人,大部分都跟着大郎去过突厥,如今有的不安分了。


    不爱种地,想着再挣一笔快钱,想着什么时候再跟着大郎去战场上走一朝,再混一些功劳,换些赏赐钱!”


    说罢,许巷有些担忧道:“唯一不好的都是自家人,忠心没有问题,就怕会招来很多非议。”


    颜白摆摆手:“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国子学都只招功勋之后,我用点咱们自家人,又有何不可。


    刚好衙门才清除一批人,再加上我手里有些官职,去问问,把愿意做事儿的名字给我,趁着不忙,这几日我就安排好。”


    许巷点了点头,转身就去安排了。


    片刻之后,挺着肚子的裴茹走了进来,好看地刮了颜白一眼,笑道:“郎君昨日睡得可好?”


    颜白不敢看裴茹的眼睛,总觉得像是做贼心虚一样,错开对视,牵着裴茹的手,站起身来:“我一直不想让咱们家往世家这一步去走。


    可到了今日,咱们还是迈出了那一步,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我今日的决定是对还是错。”


    裴茹紧紧地握着颜白的手,笑道:“对与错我不知道,我就知道,老爷子说过。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他们都在做,我们做不是有异心,而是为了自保,郎君宽心就是。”


    “对了,大郎,今日突然来了很多的学子在庄子前,要不要去看看?”


    颜白笑了笑:“前几日的马屁没有白吹,这些年总算是把楼观学的名气打了出来,告诉王玄策,让他去接待,合适的都留下。”


    “大郎不去看看么?”


    颜白摇摇头:“让王玄策和李元嘉去吧,趁着今儿有时间,咱们带上一坛酒,去看看裴老爷子。


    他一个人住那儿怪可怜的,刚好去看看,咱俩一起去陪着他说说话,跟他解解闷。”


    “嗯!”


    裴茹喜滋滋地应下,转身就吩咐红泥去准备美酒去了。


    片刻之后,王玄策和李元嘉走到了桥头,吆喝了几声,庄子里面的狗全部都散去,王玄策拱拱手道:


    “欢迎诸位英才来我楼观学,若是招待不周,还望各位海涵,各位世兄,里面请!”


    戚禾看着王玄策的穿着不由的又看向了自己脚上的草鞋,深吸一口气,跟着前面的人,一步一步的朝着楼观学而去。


    众人进入了楼观学,此时还未下课,但是朗朗的读书声却让众人心头一紧。


    不由得端正身姿,一边侧耳倾听王玄策的话,一边悄悄地打量着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戚禾也同样如此。


    可他现在内心满是惊愕,他以为楼观学充其量就是三四间屋舍,充其量也就几十个学子而已。


    就刚刚在高处的一瞥,戚禾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十多个学堂里面坐得满满当当,就在这时,只听王玄策道:


    “刚才我们路过的是启蒙班,这个班孩子小,有五岁的,也有七岁的,都是从未读过书的孩子,如今正在学习认字和读书。”


    说着,王玄策停住脚步,指着里面正在讲课的李恪说道:


    “讲课的这位小先生是颜第二,本来这节课该是越王李泰来讲,但因为越王在前几日回长安,所以这几日的课暂且都是由咱们的秀才公来讲得的。”


    这时有人忍不住道:“王师兄,也不瞒着您,我来这儿就是想读书的,您告诉我一句实话,在这儿求学真的不用束脩么?”


    王玄策淡淡一笑:“诸位先别急,再有片刻就下课了,如果大家心里有疑问,一会儿自己去问就行,来,跟我走,我带大家去看看陛下种的树.....”


    “这楼观学三字可是陛下御书,所以,这里入学虽没有国子学那么苛刻,那楼观学也是有条件的,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众人心头一凛,心里不由得多了些希望,也多了几分重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