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二章:千古流芳的一桩壮举

作者:三天四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全本免费阅读


    这数百年间的酒水、吃食、甚至那些人文传说,搞不好都有这么点意思。


    总归是有目的才传说出来的。


    早年为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躲避豺狼虎豹,所以编纂了夜晚鬼神出没的传说,让人晚上都乖乖待在家中。


    后来皇权所致,同样也有不少传说来制造“天命所归”的命数之言,让天赋皇权成为百姓心中坚定之想。


    这些,百姓不清楚,他们士人还是很清楚的,特别是读书越多,越能领悟其深刻含义。


    读书明理,又能令人学会思考,成为劳心者,可治人。


    “伯常一身的才智,都用在了赚钱上,真是暴殄天物。”


    戏志才毫不客气的出声讥讽,而且**张韩到底怎么想的,这些手段头脑,用来干政事,揽权夺势多好,偏偏去干生意。


    “嗯,”郭嘉瘪嘴点头,深以为然,甚至有点嫌弃的看了张韩一眼,“哪怕是用来交朋结友,也比这个好。”


    你说的那是真的“交朋结友”吗?怕不是想说管鲍之交。


    “二位,今次来找我,难道也是为了月旦评要一个名声的事?”张韩眼皮一抬,马上就言归正传了。


    懒得和他们在方才的话题上过多深入,以免太多人知道内情,导致酒水不好卖。


    “不是。”


    “不错。”


    两人异口同声,但是说的话却完全不同,张韩蓦然抬头,一脸无奈的看着他们俩,“到底是不是?”


    “是,但是我们没有钱,”郭嘉和戏志才摸了摸鼻头,也是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


    郭嘉接着道:“此前,我在魏郡邺城时,曾经痛骂讥讽那些冀州文士、怒骂车骑袁绍的萧洒事迹,值得传扬天下。”


    “我不要太好的品评,一个狂生即可,接下来狂生能否为豪士,则看接下来那冀州之战能否得成了。”


    郭嘉虽然在求张韩办事,但是语气还是很嚣张,好像还理直气壮的。


    戏志才微微点头,又昂首傲然道:“我就没有那么多谋划,只需在月旦评中,再提校事府之能,以此威严于众,令宵小慑服、令官吏自省,如此便可。”


    “想得美。”


    张韩不可一世的抬起了下巴,冷哼一声满脸笑意,道:“你们一来,就要占我两个位置,脸多大?”


    “这位置,至少值数千金,上万石粮食,千匹锦布,百名美人,百坛美酒,就这,我还要权衡一番别人给的重礼。”


    “诶你这人,”戏志才当场就不乐意了,“你别忘了,你刚刚自军中声名鹊起,还是我看了你那卷策论,递交给了主公。”


    “我可是你的举主!”


    “嘁,”张韩混不在意的顾望左右,“那策论,何等精妙,就算是志才兄长不看,也自会有别人看,怎么会明珠蒙尘呢?”


    “说到底,不是兄长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兄长,而今我功绩如此之多,名望遍及南北,难道志才兄长不是因此而得名,故而水涨船高吗?”


    “你这话说的。”


    戏志才咋舌不语,嫌弃的看了张韩一眼,我竟然无法反驳。


    倒是也有几分道理。


    “你现在很嚣张啊。”


    戏志才眉头一皱的说道。


    “这事不一样,”张韩直接一摆手,一副恶霸模样,“恩情,咱一直是记在心间的,吃席、饮酒、一切找舞姬的用度,哪怕日后我养兄长老都行。”


    “可是一码归一码,这次真就不行,咱们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信,人家已经出价了,而且是公平竞争出价所得,我怎么能背信弃义,二位兄长一句话就**去呢?”


    “你瞧,”戏志才指着张韩,脸却歪到一旁看着郭嘉,怒极反笑道:“这人还真把月旦评当生意做了,我们二人的面子,居然不值这金银钱财。”


    “人家给的是黄金,”张韩气息一松,“哎呀,你们二位兄长,都是花天酒地,用钱如流水般的人,哪里知道养家的苦,我妻妾一共五人,在外还有时常要去关心的小姑和某位将军的遗孀。”


    “我难道不苦吗?我命苦哇,比那马车轮下的野草还苦。”


    郭嘉:“……”


    戏志才:“……”


    “那就,稍稍提一句,让杨德祖在品评时,将我们放在日后品评,按照方才的意思提一句可以了吧?”


    郭嘉刚说完,戏志才露出一副试探性的表情,稍稍凑近了张韩,缓慢的道:“且,作为感谢,我们二人为你在主公面前美言几句,日后你若是再有什么祸事,定帮你力劝。”


    “这可以,”张韩眼睛一瞪,喜笑颜开,“这个真可以。”


    他边说边起身,拉着戏志才的衣袖到自己原本的主位上坐下,嘴巴不停的劝慰着:“这么商量,那才有商量的样子嘛,方才是小弟不对,小弟忙于公务,昏了头了。”


    “兄长也坐。”张韩又去拉郭嘉,坐在另一边的蒲团上。


    这二位人都看傻了。


    现在已经这么收放自如了吗?


    “这伯常,属狗脸的,刚才还在护食呢,”戏志才没好气的说着,“现在就已经嬉皮笑脸的了。”


    “是,”郭嘉瘪了瘪嘴,这方面他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般人在发完火,或者与人争执之后,总归会有些余气在心头,一时半会平缓不了。


    偏偏张韩转变之间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像个活了大几十年十分通透的老小孩。


    他一个三十不到的青年名流,哪里来的这种涵养功夫?


    “那就这般说定了,”两人脸色转为正色,逐渐严肃了起来。


    戏志才看了看衙署左右的人,纪伯骁在远处看到这一幕,忙招手道:“堂里的几位兄弟,随我去酒窖搬点好酒来。”


    “晚上准备宴席。”


    “这里交托给典校尉驻守,不会有乱子。”


    “遵命,将军。”


    堂内很快人走一空,只有典韦坐到了门槛处,拿了躺椅靠在门边晒太阳,悠闲得要睡去。


    安静的堂内,在响起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后,戏志才率先笑着开口,道:“昨夜,暗探送回了冀州的消息,许攸已经被暗暗下了军中职权,只为后勤军需。”


    “应当是此前的书信和风评,逐渐奏效了。”


    “**玠、凉茂皆是名士,而且有清廉之名,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风评,同为清高之士者,不会不重视,”郭嘉深知河对岸的一些名流,一定会收到那些风评。


    “譬如,崔琰。”


    他可谓是,冀州之中最大的清流名士了,对**玠、凉茂等,也会颇为欣赏,自然重视他们给的评价。


    如此一来,那一句“北有许攸,南有张韩,皆为偷鸡摸狗、贪财虎狼之辈”的评价,自然是广为流传。


    传出去,自然有人进言,让袁绍去重视,任何官吏,想必再过清廉都是经不住查的。


    哪怕是有清廉著称的**玠凉茂,若是从他们入仕开始,一直盘问到如今,也做过些许“高抬贵手”、“下不为例”的决议。


    虽然也只是随手处置的鸡毛小事,对风气、纪律毫无影响。


    这就是张韩当年最为主张的君子论迹不论心。


    不过,张韩目前还没有抓到过荀彧有徇私枉法、网开一面的这类小事。


    他准备以后想办法去深挖一下,不然会好奇得不行。


    “如此,许攸现在已经失去了信任,而我得到的消息是,袁绍依旧主战。”


    “并且是,大肆屯兵黎阳,准备进攻官渡。”


    “濮阳至黎阳之间,仍然还是战场,那几条河依旧是重中之重。”


    “这一次袁绍,至少要出动三十万大军,甚至加上结盟来相助的兵马,号称有六十万之多,来势汹汹,大量的檄文恐怕在二月底,就会如雪片一般吹至我境内。”


    “伯常,你可知当下主公最为担心的是什么吗?”


    “乃是,南北异动,腹背受敌,江东和刘表虽仍在争夺、关外诸侯亦是被钟寺卿镇住,但,一旦战事拖长,则会时局危险,他们任何一人,一旦反应过来,就会突袭我军后方。”


    戏志才轻抚胡须,瘦削的面容满是凝重,眼神仿佛锐利的刀剑,沉声道:“因此,此战非速不可。”


    “我们,仍然需要奇兵制胜!”


    两人的目光,也都灼灼含华盯住了张韩。


    “啊?我!?”


    张韩愣住了,半晌后才咬牙道:“真该死啊,你们难道不知,去年冬日我威震河南河北,斩杀袁绍两员大将,无数将校,又临河而痛骂,令他七窍生烟。”


    “今年再去,肯定会百般防范,甚至,恨不得除我而后快,我还算奇兵吗?”


    “一旦奇兵被人盯住,处处皆有军报不遗余力、不论代价的传回去,又怎么算得上是奇兵呢?”


    “不错,我们的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