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章∶出生低微伴随一生?秦朝十二金人出世!

作者:李世民长孙无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并没有因为李世民的准奏就变得轻松。


    相反,更是无比的凝重。


    从此以后。


    他们这些亲李派官员,也是真正的,要与世家划清界线了啊!!


    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他们将要真正面对世家门阀,面对朝堂上一大批世家官员!!


    一方是拥科举。


    一方则是反对科举。


    他们包括陛下的身上,将会彻底执行这份意志,并且也将承载着天下寒门学子的期望!!


    这份压力,让人都有些窒息,令人恐惧!!


    但是,他们都清楚。


    此事木已成舟,势在必行!!


    自李世民宣布退朝之后,长孙无忌和魏征就率先离开了。


    他们是要立刻去张贴皇榜,昭告陛下重开科举之事,必须要快!!


    就如同方才李世民宣布科举,然后退朝一样,在世家都没反应过来时,就把此事给彻底坐实。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陛下,陛下,你这是胡闹,你这是胡闹啊!!”


    “臣不同意,臣不同意!!”


    “陛下,科举一事,太过于武断了,如此影响天下走向的大事,必须要好好商议!!”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是以孝廉治理天下,只有前朝开科举,可结局已经看见,不过二世而亡,陛下……可不要受人蒙骗啊陛下!!”


    “陛下身边已经有了奸臣,居然引导陛下如此决策,该杀该杀!!”


    ……


    当世家官员们反应过来,可以说是瞬间,整个大殿彻底的乱成一锅粥。


    离谱!


    真的是太离谱了!!


    谁都想不到,庙堂之上的百官,竟然还有如此狂暴的一面。


    眼睛通红!


    脸色铁青!


    嘴唇发紫!


    歇斯底里!!


    他们疯了,旗帜鲜明的高高举着反对的大旗,在大殿上疯狂叫喊。


    可是,没有人回应他们。


    李世民、以及亲李派官员早就走了。


    裴寂、高士廉这群世家代表人物,此时也都是茫然无措,有些反应不过来。


    什么情况?


    什么鬼?


    开科举!


    卧槽,这李世民是不是脑子傻了,他难道不知道前朝是怎么灭亡的吗?难道还真的要步前朝后尘?


    他的脑子里……是不是全都是豆腐?


    这次消停了十多年,你又开始搅动起来这件事了?


    这是自取欺辱!自取灭亡!!


    “高兄怎么看?”


    裴寂忍不住问道。


    事发突然,此时他的内心也是极为迷茫。


    “此次宣布科举,陛下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一刻钟时间,便决定如此大事,长孙无忌等人更是毫无惊讶,显然他们已经做好与我等世家斗争的准备。”


    “因前朝亡于世家之手,陛下一向对世家投鼠忌器,此时如此决然……定是有所依仗!你我二人,还当不得如何决策。”


    “我们,恐怕要去找一下五姓七望家主了。”


    高士廉眼眸微眯。


    自大唐开贞观之之治后,他们这些世家,和五姓七望已经很少走动了。


    没那个必要!


    而现在……


    科举势大。


    非他们某个世家,一家能决策如何去做,必须要拧成一股绳,对抗李世民科举决策!!


    势必要维护好自身利益!!


    “高兄说的是,那我们这就过去!!”


    裴寂也深表认同。


    和高士廉连忙又拉了几名官员,焦急朝着外面走去。


    这件事……真的是搞大发了!!


    上次五姓七望想借着粮灾,对庙堂没有夺舍成功,反过来李世民竟然想要对世族削藩。


    很合理的反击。


    但很意外!!


    因为李世民现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在手头还没空闲就举行科举……


    怎么可能!!


    世族盘根交错,已经彻底深入天下之中,你李世民,一個马上的皇帝,拿什么斗?!


    老老实实当你的皇帝,不好吗?


    非要想着摆脱世族,做梦!!


    ………………


    长安城。


    某一家酒楼。


    “最近长安城开始变得清净,变得太平了啊。”


    “嗨~可不是嘛,毕竟北方灾民们都能吃饱,就没有那些想闹事的心思。”


    “哈哈哈,这倒也是!被北方灾民闹了几个月,突然回归以往长安城的生活,反倒是觉得很稀罕。”


    “对了对了,陛下颁发的神物红薯种子,我听说那些北方灾民,在金吾卫的带领下已经是种植下去了,怎么样怎么样,结果了吗?是真的神物?!”


    “伱太心急了,这才几天啊,在神物的种子,也不可能几天就发芽!!”


    “好吧,是我心急了,可谁让陛下所说的红薯种子,说是能亩产四千到六千斤,我这……心痒痒啊!!”


    …………


    “卧槽,大事!发生大事了,刚才有人看到皇榜,说是怎么弄大唐,也要效仿前朝开科举了!!”


    “什么,此事当真?不行,眼见为实,我这就过去看看!”


    “什么是科举?怎么看你们都很激动啊。”


    “咦,科举都不知道吗?科举就是可以让咱们大唐的读书人,也拥有一条通道,可以前往朝廷为官啦!当然,这条通道是有对能力的筛选!!”


    “什么?这这这,假的吧,这怎么可能,读书人也能参加科举,这以前也没发生过啊。”


    “谁说是胡闹,不信就出去瞧瞧看,现在啊,整个长安城都已经是彻底传开了。”


    “我的天,真的假的?我记得前朝,就是因为科举没的,咱们这才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就……又要开科举,不会咱们这个时代,也因为科举再次乱起来吧。”


    “谁知道呢,不过我看皇榜那趋势,陛下是铁了心要举行。”


    “哈哈哈,不说其他,这真是大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咱们老百姓,也能够当官啦!!”


    ……


    茶楼中。


    原本一群人,还在讨论最近关于灾民的事情,但是当科举消息传来,话里内容,全都变了。


    科举!


    这对百姓的影响,可以说出巨大的。


    举孝廉,这种选拔制度,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彻底封死了百姓上升的渠道。


    那些世家官员推荐人才,不可能推荐百姓,只会推荐他们自家人。


    而现在。


    科举开了!!


    这是一条相对公平的道路,最主要的是……天下读书人,抱门有望!!


    科举的事情。


    昨日长孙无忌等人已经在安排了,所以今日陛下宣布之后,各方齐出,此消息在短短两个时辰,传遍大街小巷,哪怕是农田里耕作的农夫,都略有耳闻。


    此时听到科举消息,那些长安城的读书人,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读书总算是有用处了,疯狂感谢陛下的隆恩。


    而那些原本来参加长安城诗会,准备返航的南方读书人,也因为科举的事情,再次逗留长安城,并且前往书店买书,准备在长安城久居,备考科举。


    力求一朝中榜!!


    不仅他们购买书籍,便是连许多百姓也纷纷跑到书店买书,对他们而言,科举既然有当官的渠道,那就要拼尽全力去争取。


    那些当官的,有多大能耐多么威风,他们最清楚不过,也想成为其中一员。


    短短时间。


    无数人涌入书店,那些长安城原本生意惨淡的书店,突然迎来恐怖的爆发,书店大门都被彻底踏破。


    …………


    陇西李氏。


    大堂。


    陇西李氏虽贵为五姓七望,但家中一向客人不多。


    陇西李氏家主喜欢清净,所以一般不是太重要的事情,他都让那些人去分府和负责人商量。


    而今日。


    门槛却是被踏破!!


    一位位以往很少往来的世家家主,前来他的家中,便是连五姓七望家主,也都来了。


    “荒唐,李家二郎!欺人太甚!科举之事,他也真的敢进行实践!!”


    “哼,上一次粮灾我们阴了他一把,他想讨回一口气,少年心气如此,实在正常。”


    “正常?如此愚蠢的决策,他在怎么气火攻心,也不该下啊!!”


    “可他就是下了,他的皇帝之位,是不是已经当够了?真的想……自己主动翻了这天?!”


    “李世民一介马上皇帝,搞政治当不得此重任呐。”


    一众世家有头有脸的人物,议论纷纷。


    此时。


    身为东道主的陇西李氏家主,虽没有发言,但眉宇间怒气极盛,心情并不比在场之人好上多少。


    科举!


    这两字,他已经十多年没听到过了。


    “李家二郎,想通过科举削弱我等世家,真是自掘坟墓啊!!”


    陇西李氏家主徐徐开口。


    见他说话,在场所有人都停止议论。


    能把商量地选择在陇西李氏,他们都已经做好率先听从陇西李氏家主的安排,只要决策不太离谱就好。


    “李家主,你说说吧,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李家二郎那边,行动疾风迅雷,和长孙无忌等人已是把科举之事彻底宣扬出去,短短两个时辰,长安城百姓皆知,估计过不了多久,天下人也将知道,大唐重设科举!!”


    “我们,该有个主意了。”


    众人都望向陇西李氏家主。


    “各位,看来都很信得过老朽,老朽甚感欣慰。”


    “有关于此事,老朽倒是真有一计,不过……更具体而言,是我们五姓七望,七位家主共同的一计。”


    “诸位,早年家父联合六大家主,对此问题已是开始布局解决方案,原本李家二郎,若是相安无事还好,那便井水不犯河水,但现在……呵呵,他越界了。”


    “那么…….也不要怪我等无情,天下人,该是时候吃点苦头了。”


    陇西李氏家主气极反笑,当着众人乐呵呵饮下茶水,胸有成竹。


    “这……李家主,是何妙计啊?”


    裴寂忍不住问道。


    其他世家家主,也都下意识靠近几分,想第一时间听到此妙计。


    “这个嘛,便是禁书!”


    李家主声音无比平静。


    自从十几年前,前朝开设科举之后对世家的弊处显现,五姓七望前代家主们就展开商讨,对于往后朝代,若是当朝皇帝举行科举后该怎么办?做出讨论。


    此事商议数月,总算是找出个稳妥办法。


    那就是,禁书!!


    若要举行科举,那是需要读书人有学识的,而读书人…….又是从哪里汲取学识?


    自然是书!!


    只要把书禁掉,只有他们世家子弟可以读书,再加上朝廷世家官员策应,那么天下科举开了又何妨?


    他们世家读书后参加,而天下人没有读书参加,哪怕世家族人是头猪,都能考过那些没读书的“读书人”吧?!


    确定“禁书”计划之后,五姓七望就开始布局了。


    当时。


    天下的书籍,并不全是他们世家掌管。


    所以他们五姓七望齐发力,要一步步蚕食所有散人书店、或者是其他世家书店,必须要把全天下的书,都牢牢控制在五姓七望的手里。


    刚开始步履艰难。


    五姓七望家族,是将花费好大一番功夫,才收购全天下总计十几家书店。


    但是……


    有了收购经验之后,往后收购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顺,也从中得出属于他们的一套合理收购经验。


    已经是彻底把收购书店,做成产业。


    收购书店终端、书店前端印刷板等等行业。


    经过十几年下来,全天下书籍,不说全部控制,至少也是控制了九成!!


    可以说,只要他们五姓七望动一个念头,全天下九成书店,都要抖上一抖。


    “禁书?此计,真能实现?”


    裴寂有些不太相信。


    从物理上清空全天下读书人,这一招的确狠毒。


    到时候,全天下人看着科举出来,却又没有书给他们读,甚至还会反噬朝廷,说朝廷是做做样子让那些世家族人有个名声上的通行也说不定。


    真是极好计划!!


    但是……


    真的可以做到吗?!


    他知道五姓七望的强大。


    可是……整个天下何其大啊?!


    五姓七望,能量再大,也能禁掉全天下的书籍吗?!


    “呵呵,裴寂,老朽深知你之担忧,遇事认为其不可能,这也是你裴家有你坐镇,高官加身,却始终挤不进顶级世家的缘故。”


    “我五姓七望,凡遇事情便会把其不可能化为可能,哪怕再离谱也是如此,而你,裴寂,却不是如此。”


    饶有深意看着若有所思的裴寂,陇西李氏家主收回眼神,继续开口。


    “全天下,呵呵,听起来挺渗人,可实际仔细去查,你会发现只需要控制一部分书籍便可。”


    “自十几年前废弃科举,民间百姓深知读书在也没用,纷纷抛书烧书,即便有观望者,那这十几年来毫无科举动静,心理也会动摇,不断在一次次失望中舍弃书籍。”


    “对于百姓而言,实用才是最地道,而读书无用,完全没有出路,在他们看来便是白读、虚度光阴,他们自然也不会花费海量的钱财去买书。”


    书在大唐这个时代,极为珍贵。


    一本都需要很多钱,非普通家庭能够承受。


    十几年下来,民间藏书很少,再加上大唐九成书店被他们世家控制,只要他们封禁,那些百姓又能从哪买来书籍呢?!


    定会读书人大大减少!!


    变相的,他们世家族人考取功名阻碍就会更少。


    “等着看吧,裴寂,还有诸位,看老朽,如何让尔等看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好戏!!”


    陇西李氏家主笑意更甚。


    随即立马饮完茶水,快步流星走了出去。


    他要安排一切!!


    按理来说,这些事情只要他一个命令让下面的人去做就好了。


    但是……


    科举此事甚大,再加上又在众多世家家主面前立下海口,他容不得半点闪失!!


    五姓七望威严与强大,必须永远维系!!


    …………


    当陇西李氏家主决策传出。


    刹那之间。


    隶属于他们家族的暗卫,群巢出动,奔向长安城各个方向书店。


    朱雀街。


    某一家书店。


    “掌柜的,我要买一本【孟子】!!”


    “【诗经】,我要【诗经】!!”


    “我要【孙子兵法】,我要当大将军!!”


    书店被挤爆门槛,无数买书声不断传来。


    “好好好,都有都有。”


    书店掌柜笑的合不拢嘴,这样的盛况,已经是将近十几年没曾出现了,真不容易。


    正当他准备吩咐伙计卖书时,视野余光,却发现陇西李氏专属暗卫朝他们走了过来。


    书店掌柜心中一凛。


    立马放下手中所有动作,等待那人到来。


    暗卫走进书店,凑在他的耳边,轻声低语几句话便就此离开。


    书店掌柜听到吩咐,眼眸瞪大。


    旋即立刻如临大敌般让伙计们别开店,今天书都不卖,就此关门。


    “怎么回事啊?掌柜怎么关门了?!”


    “啊啊啊,我的【诗经】还没买呢。”


    “掌柜的开门,开门呐!家里孩子急得等书读呢!!”


    “为什么突然不卖书了?刚才那个人对你说了什么啊?掌柜的快快开门!别闹了!!”


    无数百姓用力的拍着书铺大门。


    梆梆作响。


    吵闹!


    焦虑!


    仿徨!!


    他们慌了,现在科举的政令刚刚下来,本就是冲刺阶段,可是现在为什么没有书卖了?!


    这算是怎么回事!!


    这些读书人心中蛰伏许久的火焰,因为此次科举再次燃烧起来,而现在却仿佛风被抽走了,火焰终有燃烧殆尽时刻,他们现在就处于火势不断褪减。


    百姓们堆积在书铺门前,谁都不愿意离去,毕竟这些年,他们等的就是这一次机会!!


    前朝开科举,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不少百姓开始读书,天下出现了寒门子弟这个说法。


    而后,前朝灭亡。


    刚刚兴起的寒门子弟,一下子又掉回了冰窟窿。


    从大唐建国一直到现在,选拔官员仍就是举孝廉一类说法,但是这十几年里,百姓中的寒门子弟虽然有减少,可并没有灭亡,寒门读书人的种子一直都在。


    毕竟,有前朝前车之鉴,许多读书人因为考取功名发达,带着自己家族成为新的世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其威风!!


    这道通往人上人的阶梯,曾经被打开过,有无数人苦苦等待着再一次的打开。


    就如同那一句话,如果我没有见过光明,可以一直忍受黑暗,但是光明曾经照耀过天下,自然的,有无数人都会怀念光明。


    当那抹光明再次出现,将牢牢抓住。


    而这次,他们终于等到了!!


    百姓们如何不激动啊?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书铺,关门了!!


    不只是这间书铺。


    短短一炷香时间,就像是共同说好的一样,全长安城的书铺都关门了。


    “安天铺的书铺关门了,朱雀街那边的也关门了。”


    “哎,我刚从知礼铺过来,安天铺这边也关门了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