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九章 太次了些

作者:无言不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万国俊对于屋内的神秘先生很是恭敬信服,离开偏院之后,便将对方的意思逐一公布出去。


    司农寺太仓署丞崔?忧心忡忡的回到了绛国公府,看着辉煌的门庭,这位出身于清河崔氏的崔家儿郎,一脸的愁苦,在屋外呆了片刻,方才信步上前,敲开了房门。


    开门的是一位壮实的中年人,见到府外的崔?,眼眸中透着几分轻蔑,嘴上却道:“大郎君回来了,我家主人正说到大郎君呢。好似说小郎君此番月考,只得了丁等,正在厅内动怒呢,刚刚还在问大郎君,怎么还不回来,让大郎君一回来就去见她!”


    听着刺耳的称呼,命令的语气崔?面色有些难堪。


    一般而言,男主外,女主内。


    一家之主称为郎主,家中男子称为郎君,而家中女主称呼为大娘子。


    崔?这里却只有大郎君的称呼。


    原因无他,崔?是个赘婿。


    尽管崔?是清河崔氏的儿郎,却属于旁支中的旁支。


    五姓七望门第高重不假,但五姓世家繁衍数百年之久,枝繁叶茂,又被朝廷刻意针对,能够获得的仕官资源有限。一般来说,只有家族嫡系血脉的子弟才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其他旁系成员,除了天资特别出众的人才除外,其余人大多只能依靠家族寻一谋生法门。


    崔?早年丧父,孤苦无依,空有一生学问,却投报无门,母亲患病,无钱看病。


    正逢绛国公府招赘婿,看中了他这位豪门贵公子,派人说亲。


    为了给母亲筹措医药费,崔?成为了绛国公府的赘婿。


    身为赘婿,自是无法成为一家之主,也就得了个大郎君的称呼。


    中年门房口中的主人正是绛国公府的女主人敬氏。


    崔?硬着头皮走向了大厅,还没到大厅,便听一阵泼妇骂街的声音:


    “丁等?你娘我闭着眼睛也不至于考个丁等……你爹无能,不中用,为娘辛辛苦苦操持家业,给你请最好的西席。给你买最贵的用具,你到好了,直接考了丁等。你对得起娘嘛?娘亲这劳心劳力,为了谁?”


    “人家周奕,不过是江南来的穷小子,次次月考都是甲等。你就不能向他学学?”


    “娘也不求你次次考甲等,扬眉吐气,至少也得考次丙等吧。”


    “别跟?那无能的父亲一样,老娘用了五十万钱,给他买了一个五品官,他倒好,越活越回去了。几年下来,反退了两品。”


    “五十万钱,老娘就算养头猪,也不至于养成这样。”


    ……


    敬氏又急又气,对着自己的儿子就是一顿言语输出。


    敬氏的祖父叫敬君弘,绛州太平县人,出身世宦家庭。初仕隋朝,历任豳州刺史、西京留守、内史侍郎,联合刑部尚书卫玄、左翊卫将军阴世师等名臣共同抵御唐国公李渊。义宁年间,归降李渊有功,授骠骑将军,册封黔昌县侯。唐高祖即位,授左屯卫将军,掌管长安太极宫门户玄武门的守卫,加号云麾将军。


    面对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太子之争,敬君弘毫不犹豫的站位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东宫冯立、谢叔方率兵犯玄武门,意图救援李建成。


    敬君弘挺身出战,为李世民争取时间,战死于玄武门外。


    敬君弘是李世民党在政变中阵亡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李世民登基之后,念及敬君弘的救命之恩,追赠兵部尚书、绛国公等高爵显职,谥号为忠,并可使爵位荫任子孙。


    敬君弘只有一子,叫敬温。


    敬氏就是敬温独女,敬温因父亲之故,年纪不过十六便获得勋爵,身居要职,但正因了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过于张扬,在放鹰追猎中出了意外,不能人道。


    唯有敬氏一女……


    敬温不愿自己父亲用命换来的功勋便宜与之关系不好的叔伯,于是采用招婿之法,维系血脉。


    当时有娶五姓女的风气,敬温便想招一?五姓男入赘。


    此事尽管不易,然以绛国公府的资源,还是能够达到目的的,


    崔?便是这般入赘绛国公府。


    崔?是五姓子,谈吐优雅,才华横溢,敬氏也是集万千宠爱的勋贵女……


    一开始夫妻两人还算和谐,琴瑟和鸣,夫妻恩爱。


    只是生活不只有花前月下,还有柴米油盐。


    便在夫妻二人生活甜美,且孕有一子的时候,敬温病逝。


    生活的担子也落在了敬氏的身上。


    绛国公府拥有大片的田产,还有封地……


    这些田产、封地都需要打理的,崔?的身份是赘婿,既无资格打理,亦无这个能力。


    敬氏只能一肩扛起了偌大的家业,怎料敬氏特有天赋,越干越顺手,将绛国公府的田产、封地打理的井井有条,家财翻了数倍。


    敬氏也因此寻得了自信,越来越强势,对于崔?也越来越嫌弃。


    最终她忍受不了自己郎君的平庸,拿出五十万钱,从李义府手上给崔?买了一个五品官司农寺太仓署令。


    崔?也因此走上了仕途,但没过几年,李义府招贬。


    崔?买官之事,东窗事发。敬氏多方打点,又因崔?确有才略,在位期间,表现不俗,小惩大诫,贬为太仓署丞,降了两级。


    崔?在殿外听着自家夫人的数落,脸上阵青阵红,羞愧的几欲呕血。


    但崔?心里清楚,自己有今日,确实吃了软饭,也不敢入内去争辩,愤慨的甩袖而走。


    出了绛国公府,崔?一人走在大街上,脑中不住浮现那句:


    “五十万钱,老娘就算养头猪,也不至于养成这样。”


    “五十万钱,老娘就算养头猪,也不至于养成这样。”


    十几年的夫妻情谊,自己还不如一头猪?


    崔?目光刺红,神态略显疯魔,切齿道:“我堂堂清河崔氏的儿郎,怎么受这般羞辱?贱妇,汝等着,待我腾达之日,必报今日之耻。”


    他想着今日收到的提醒,心中暗思,不能如此下去,不立从龙之功,一辈子都会让那贱妇踩着,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不如一赌。


    与其等着封赏,不如搏上一搏。


    ――


    陈家宅。


    陈青兕在会客厅接见了长安县的不良帅殷铭,周奎也在一旁作陪。


    因陈青兕的关系,殷铭获得了不少的好处,其中参与封禅长安境内的治安问题,让他风头压过了与之地位相当的万年县不良帅。


    提前得到消息,清理吐蕃在长安的细作,殷铭也表现极佳,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殷铭跟着陈青兕,得了不少的好处。


    陈青兕也会时常安排一些不大不小的任务给殷铭。


    人与人的关系就这样,先有利益的接触往来,然后相互帮助,在一次次的互助互利中,关系相互牵扯,形成一个可信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加深彼此的关系。


    现在殷铭已经开始为陈青兕干一些私密的事情了。


    便如调查武皇后背后的神秘力量。


    陈青兕并没有忘记武皇后掌控的那股未知力量,只是对方藏的太深,实力上不得台面,长安是大唐王朝的政治中心,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再加上各种权贵二代,领着虚衔的官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数以万计。


    尽管陈青兕一直在想法子将他们揪出来,可要在他们这群人中,揪出几只老鼠,实属不易。


    尤其是不闹腾的老鼠……


    但现在却是一个契机。


    陈青兕知道自己在武皇后心中的分量,对方一直将自己视为潜在的敌人,不管是现在视角还是放眼未来。


    自己多次给武皇后使绊子,以武皇后的政治嗅觉,即便寻不得证据是自己所为,也会怀疑到自己头上。


    如她这类人也不会在乎什么证据不证据的,只要怀疑就足够了。


    只因她自身实力不足,又树敌太多,这才维系表面平衡。


    更何况武皇后现在将未来寄托于太子身上,她最不情愿见到的就是大臣太强。不论这个大臣最后是否会成为权臣,她需要的是太子能够依赖于她这个母亲,而不是下面的臣子。


    不管怎么样,武皇后都不会喜欢他陈青兕的。


    至于张文?,那更是如此了。


    张文?是铁打的太子党,李弘完全可以说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


    张文?属于略带迂腐的文士,他重民生而轻征伐,态度仁儒的李弘,正是他这类里心里理想的圣君。对于武皇后牝鸡司晨的行为,张文?的态度更加恶劣。他左右不了李治的决定,就将外戚的危害反复对李弘说。


    相比自己,张文?才是真正的肘腋之患。


    现在自己跟张文?斗起来,这对于武皇后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


    能够斗得两败俱伤最好,若是不能,搞死一个,也算除去一大后患。


    陈青兕最近一直压着自己的人,不要去招惹张文?,即是给李治这个皇帝面子,也有将老鼠引出来的意思。


    张文?见陈青兕不动手,也保持了一定的克制。


    官场就是如此,真斗的你死我活,那是极其少见的。


    大多都是你克制,我克制,忍着忍着,彼此将脑袋一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么揭过了。


    陈青兕心里门清,如果张文灌不改他的政治主张,依旧一门心思的要压制大唐尚武之风,两人早晚都得斗起来。


    这也是陈青兕不怕得罪张文灌的原因,在东宫与张文灌辩论的时候,他就知道,两人完全尿不到一壶去。


    但如果能够在与张文灌开战之前,诱出藏在暗处的老鼠,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崔??何人?可是五姓子弟?”


    陈青兕想了片刻,没有此人的记忆。


    如果是五姓子弟,倒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武皇后的敌人多,他陈青兕的敌人也不少。


    其中就有关东士族。


    如果此事跟关东士族有关,那有可能就不是藏在暗处的老鼠了。


    毕竟关东士族也希望看到他与张文?鹬蚌相争的。


    他自不用说,在关东士族所掌控的文化领域,给了他们致命的重击。


    而张文?与关东士族也在对立面的……


    关东士族都属王八的,最会忍。


    这个皇帝不亲他们,就等到下一个皇帝,或者扶持下一个。


    李治就防着这点,太子李弘的东宫幕僚与关东士族绝缘……


    东宫幕僚以张文?、戴至德为首,倒了一个张文?,他们是有可能趁虚而入的。


    殷铭道:“确实是五姓子弟,出身于清河崔氏,现入赘于绛国公府,当任司农寺太仓署丞一职位。”


    陈青兕听了,怔了一怔,说道:“清河崔氏?入赘?崔?受得了这份屈辱?”


    这个时代赘婿可是另类的家奴,扮演的角色不过是劳力和生育工具,根本不会被当作姑爷被妻子一家人尊重。


    崔家子受得住这些?


    殷铭道:“绛国公府情况不同!”


    他说着将打探到的消息,跟陈青兕细细说了一遍。


    殷铭手下的不良人囊括三教九流,他们打探消息的能力是一绝。


    崔?的履历,乃至于喜欢平康坊的哪个花魁,为爱鼓掌的时间长短都能打探出来,其中自然包括敬氏豪掷五十万钱为崔?买了个五品官,然后给降级为七品的事情。


    陈青兕目光灼灼,这消息可太重要了。


    陈青兕可不会忘记李义府跟武皇后的关系……


    崔?靠着买官的手段上位,这是一大污点,不为大多人所容。


    想要在庙堂上生存下去,依附卖他们官爵的人是不二之选。


    崔?有大概率是李义府的人,现在李义府已死,崔?转为武皇后效力,也在清理之中的。


    陈青兕眼中闪着光:“细细说来,你们是怎么发现他的?”


    殷铭道:“郎君让我们的人留意散布谣言者,崔?曾在不同的场合,说着不同立场的话。时儿向着郎君,时儿向着张文?,肯定不是好东西。”


    陈青兕有些茫然,这种挑唆无伤大雅,固然能够造成一种风声鹤唳的气氛,但无法造成导火索的效果。


    陈青兕一直在意武皇后背后的力量,便在于暗处的敌人最可怕,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给你致命一击。


    这“致命一击”也太次了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