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一章 朕不给的,你没资格要

作者:无言不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322章朕不给的,你没资格要


    其实这种小错误的解决方法很简单。


    死者的追封不好轻易改动,但只要改一下活人的追封就好了。


    李治行事向来追求结果,不讲过程,只要下一道旨意,将姬?持的封号略作调整,并不影响任何事情。


    但李治偏不……


    不因为别的,就是觉得武家不配!


    姬?持从是他一出生开始就跟在身边伺候的下人,这份历经三十多年的深厚恩情与朝夕相处的感情,远非杨氏这种因为婚姻而来的裙带关系可比拟的。


    凭什么要为了武家委屈自己的保傅?


    故而此事不容置喙。


    现在姬?持却亲自入宫,请旨修改封号。


    李治眉头都忍不住跳了跳道:“受封的周国夫人是朕的心意,是朕感念保傅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特地为保傅选的尊号,岂是说改就改的?”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低头叩首的姬?持,一字一句的道:“保傅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或是受到什么威胁?”


    姬?持说道:“陛下,您误会了,是老身自己的问题,与他人无关。”


    其实在当初这尊号问题出现的时候,姬?持已经在第一时间选择上书请辞周国夫人。他体谅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怕对方为难……


    但是李治宁愿错下去,也不愿意委屈自己的保傅,已经否决了一次。


    此事过后,姬?持也没有坚持,现在突然入宫,请辞周国夫人,绝对发生了特别的事情,致使对方有此举动。


    李治瞬间就想到了武皇后与杨姥、武顺。


    “是不是皇后,或者武家的人?”


    李治想不到第二人选。


    此事与他人完全无关,杨姥本来就是国夫人,作为皇后的母亲,皇帝的丈母娘,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枝头上的凤凰。受封什么称号的国夫人不牵扯任何外在利益,唯有武家是才会有心争夺这个头衔。


    毕竟哪有丈夫是周国公,周国夫人却是他人的道理?


    李治知道武皇后、杨姥都有这个心思,也理所当然想到了他们。


    姬?持态度依旧没有多余的变化,只是说道:“陛下莫要误会,此事与武皇后她们并无关系,实在是顶着周国夫人的尊位,很有些不自在。”


    李治看着姬?持,相处了三十年,如何不知自己这位保傅的性格?


    他的两个保傅姬?持、卢从壁都是因为贞观元年李孝常造反事件入掖庭宫的。


    但相比卢从壁,姬?持更凄惨一些。


    卢从壁的丈夫杜才干只是地方刺史,牵扯不深,而姬?持的丈夫却是造反主谋李孝常的儿子,都死于当初的叛乱。


    卢从壁出宫以后,还能寻得亲戚,甚至能过继叔伯的儿子,自己养着,含饴弄孙。


    姬?持却除了一个年长的母亲,再无亲人。


    如果不是因为姬?持有这个母亲在,李治都不舍得放她出宫,打算将她留在宫里享福。


    因无所依,李治一直知道姬?持将自己视为亲人,不愿意给自己添任何麻烦,事事都向着自己考虑,哪怕遇到事情,也不会同自己说。


    但越是如此,李治越容不得有人欺负她。


    “此事,让朕考虑考虑。”


    李治揭过了此事,与姬?持闲聊,说着家长里短。


    李治说着宫里的新内侍笨手笨脚,不及两位保傅贴心。


    姬?持话不多,但在一旁认真听着,时不时发出点点轻笑。


    直至时近黄昏,姬?持才起身告退。


    李治这才惊觉竟过了两个时辰了。


    李治将姬?持送出大殿,吩咐内侍将之送回府邸。


    李治转身走入殿内,一张笑脸,森然阴寒。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去查一查,周国夫人今日的动向,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内给事冯士良告退而去。


    当天夜里,李治一直未眠,处理着手上因为姬?持突然进宫而耽误的工作,也是在等宫外的消息。


    “陛下……”


    冯士良走进了大殿。


    李治放下了手上的事物,问道:“调查的如何?”


    冯士良道:“今日是周国夫人去大慈恩寺为母祈福的日子,在大慈恩寺的途中有一位寒门书生拜见周国夫人。到底说了什么,外人不清楚。只是周国夫人见了他之后,并没有去大慈恩寺祈福,而是返回府中,穿上了正装,便入宫了。”


    李治问道:“可知那书生是谁?”


    冯士良摇头道:“不知。”


    李治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下去吧。”


    李治打算将未完成的工作做完,只是看着手上的奏章,却无心思量,索性将奏章丢在一旁,说道:“通知皇后接驾。”


    李治乘坐车轿来到后苑。


    武皇后兴致高涨的领着宫女在殿外迎接。


    自从安排武家为李治在长孙无忌这事上背黑锅之后,武皇后明显察觉李治对她的态度更加亲近,大有独宠之意。


    武皇后深知乘胜追击的道理,李治越是如此待她,她越不能恃宠而骄,尽量做到李治心中最完美的皇后:长孙皇后。


    “妾参见陛下!”


    武皇后恭恭敬敬的相迎。


    李治点了点头,颇为冷淡的说了句:“都平身!”


    说着就向殿内走去了……


    武皇后察言观色的能力何等之强,心中立时打鼓,但也没有半点胆怯,只是让身旁的人散去,独自一人跟着进殿。


    “陛下为国事操劳,实在太辛苦了,妾看的心疼……”


    她说着走到近处,亲自为李治宽衣,她故意装作看不懂李治的脸色,嘴里不住的念叨:“陛下是先坐着休息,还是沐浴?”


    “要是休息,妾下让人熬了点补身子的药膳,空着肚子不易入睡……”


    “若是沐浴,妾身又从御医那里学了推拿的手法,能够缓解疲累,可以助陛下放松精神。”


    她逼逼叨叨的说了很多话,也不管李治理不理会,在李治面前,没有半点母仪天下的样子,到有几分小女儿姿态。


    李治心中的怒意面对武皇后这般殷勤也略微消散,自从卢从壁,姬?持出宫以后,整个后宫唯一能够让他舒心的也就面前的武皇后。


    相比王皇后的傲慢,萧淑妃的愚蠢,武皇后贴心又有能力,让他完全不用为后宫的事情犯愁,若不是有今日之事,对于这个皇后还是很中意的。


    也因如此,他给了武家不少赏赐,表明自己的态度,甚至对于武家个别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一次……


    李治忍不了。


    “皇后想要为令堂谋取周国夫人的头衔,来找朕便好,去骚扰周国夫人作何?”


    李治并没有显现怒意,只是看着武皇后,很轻柔的说着。


    武皇后脸色却瞬间煞白,双膝一软,跪伏在地。


    她没有任何辩解,只是叩首道:“妾知罪。”


    李治略感意外,问道:“真是皇后所为?”


    武皇后摇头道:“不敢欺瞒陛下,妾确实动过此念,可从不敢有妄动之心。妾深知一切册封,皆是陛下之意,妾纵然有通天之胆,亦不敢行此事。”


    李治追问道:“那是你母亲、阿姐所为?”


    武皇后拜服道:“妾身不知,许是他们,许是有人为了讨好武家,自主行事。可不管如何,都是因为妾身之故,才有此事。妾认错认罚……”


    李治深深看了面前的皇后一眼,道:“知道错在哪里就好!”


    他说着直接起身向外走去,快出大殿的时候,回头说道:“皇后若管不好家人,便由朕替你管。”


    说完人就离去了……


    “谢陛下!”


    武皇后跪伏在地,只觉得全身都冒出了冷汗。


    她并没有起身,依旧跪着,李治没有让她起身,她不敢……


    听着李治离去的声音,武皇后才大松了口气,知道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这几年的相处,她太了解自己这位丈夫的性格了,在他面前任何抗辩都是无用的。


    不管是非对错,只要他动怒,先将错认下,才能获得解释的机会。


    否则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越是抗辩,情况越糟……


    李治这一离去,自己这一关是过了。


    只是武皇后并未高兴,眼眸中却透着一抹忧色,这事并没有结束。


    她知道自己这位丈夫,心眼再小不过,自己贵为皇后,不好严惩,但自己的母亲、姐姐却不在此列。


    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势头,功亏一篑了。


    武皇后想着此次突发事件:


    周国夫人的封号一事,确实是她与母亲杨姥的心病。


    古人最重名讳,怎有父亲是周国公,母亲却不是周国夫人的道理。


    但武皇后是最知分寸的,她知道姬?持在李治心中有一定地位,自己刚刚进宫,不足以撼动,故而她心里的打算是等自己地位巩固以后,再寻机讨要周国夫人的称号。


    其实武皇后这里还是小觑了姬?持在李治心中的地位,历史上帝后同朝,她以为自己已经成为李治最重要的臂膀,在李治心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姬?持,设局为自己的母亲讨要周国夫人,结果却是让李治一巴掌打了回去,甚至于记仇到杨姥死了,李治还不轻不重的在此事上羞辱了武皇后。


    当然这是后话。


    武皇后在想挽救之法,她不知道是谁去骚扰周国夫人姬?持的,但左右不过是自己那愚蠢的母亲或者姐姐,又或者是揣摩上意,自诩聪慧的蠢货……


    如果是前者,也便罢了。


    再蠢也是自己为数不多的亲人,要是后者……


    武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绝不能饶恕。


    突然她又想到一种可能。


    会不会是自己的敌人利用了此事?


    特地与自己为难?


    长孙无忌?


    武皇后第一个就想到了那个老狐狸,糟老头子,也只有那个糟老头子能够精准的摸到李治与自己的脉门……


    “混蛋!”


    武皇后暗骂了一声,发泄心中的愤慨。


    除了这老狐狸,没人有本事。


    天家无私事。


    武皇后跪了一夜的消息,毫无意外的传开了。


    当然消息并没有传向市井,只是在庙堂核心官员之间传递,没人敢往下传。


    陈青兕就属于其中的一员,毫无意外,第二天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对于李治惩处武皇后的速度,陈青兕并不意外。


    陈青兕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从历史的脉络中寻得对方的弱点。


    便如对付李义府……


    此番出手对付武家也是一样。


    历史上武皇后是在自己巅峰的时候,想要为自己的母亲争取周国夫人的称谓……


    结果自以为已经走进李治心里的武皇后,再一次认清了自己的地位。


    最好笑的是杨姥死后,李治为杨姥加封,给了她一个耐人寻味的鲁国夫人。


    这个“鲁国夫人”就是姬?持请辞周国夫人,表示谦逊,意欲退守的封号。


    说这是巧合,那真就太巧了。


    如果不是,显然就是李治在告诉武皇后,朕不给的,你没资格抢。


    陈青兕看着告诉自己这消息,一脸痛快的源直心,目光却望向了许敬宗宅邸的方向。


    现在是他作出选择的时候了……


    历史上这事发生的时候,帝后同朝,那个时候,李治因为身体问题,已经准许武皇后涉政协助自己。


    武皇后已经成为李治掌控庙堂的助臂,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治依然没有给对方好脸色。


    现在更是如此……


    武皇后贵为皇后,为了庙堂的稳固,李治不可能严惩,不惩处的罚跪对于一个皇后来说已经很重了。


    真正遭殃的将会是武家,武家这些年仗着李治的宠,武皇后的纵容,行事无所顾忌。


    芙蓉园一事,只是一个缩影,不是个例。


    正因为武家人跋扈惯了,遇到赵持满的拦截才会直接选择硬刚,而不是婉转的商量。


    这也导致了双方都下不了台,一方不愿丢了面子,一方不愿放跑贼人。


    但如果武家人不是那么跋扈,双方能够心平气和的商量一二,搜查贼人的行动完全可以在暗中进行,不至于闹得人尽皆知。


    也是因为这样的武家,要不是有李治、武皇后撑腰,早就让御史弹劾八百回了。


    陈青兕在等许敬宗接下来的表现。


    李治出手严惩武家,许敬宗还会不会在这关键时候卖武家一个人情?


    拭目以待。


    带着小宝宝出门吃年饭了,提前祝兄弟姐妹们新年快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