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1章 高台之言

作者:爱吃酸甜腌黄瓜的许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甚至,他觉得,这句话,都难以表达大将军独孤言的功绩。


    已经是封神一般的存在。


    接着两人便朝着诸葛府而去。


    诸葛瑾的府邸,在江东,还是很气派的。


    无他,孙权对于诸葛一家,是很好的。


    也可以说是很信任。


    当然,这还是建立在诸葛瑾对孙权,对江东忠心耿耿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的待遇。


    走了不知道多久,他们两个,才来到了诸葛府上。


    然后,关羽便把事情给诸葛恪说了一下,诸葛恪和诸葛瑾都是同意的。


    值得一说的,那就是诸葛恪这边,并没有摆宴席。


    按照诸葛瑾的说法是,他的儿子,不想太高调。


    诸葛瑾倒是想摆,诸葛恪不让。


    诸葛恪只对诸葛瑾说了一句话,便让诸葛瑾对摆宴席的事情做罢。


    “需知,人外有人,山外山,天外亦有天也。”


    得知这个,关羽也是很开心。


    只有这样的人,放下高傲的人,才是最可靠的人。


    就像当初的他一样,高傲又有什么用呢?


    视天下英雄为匹夫,可到头来,还不是吃了大败仗。


    好在最后关头,被吴念的兄长吴与给救了。


    其实这也是关羽为什么吴念很有好感的原因。


    对方的家族,对自己有救命之恩,那对方家族的人,他当然会报答。


    不仅仅是局限于吴与一个人。


    转眼间。


    两天过去了。


    吴念率领着八万人马,为主帅,另有战将数百名。


    至于诸葛恪和赵公承,则是为左右参军。


    就这样,八万大军,在全城的百姓目送下,出征了。


    “预祝大军凯旋归来。”


    所有的百姓大喊着的同时,又跪下给大军送行。


    虽然他们以前是在江东的统治下,而且,被大汉统治也才短短的几个月而已。


    可是,他们真的感受到了大汉的好。


    这种好,是完全不把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当作奴隶看待的。


    那些官员见到百姓,都是笑呵呵的,还有将士也是,见到百姓,也是一脸笑意。


    很温柔以待。


    无他,谁让朝廷钱给得多。


    他们天天都是开心的状态,心情好,自然就更加愿意去善待百姓。


    再者,他们已经听到风声了。


    长安那边,最近陛下按照大将军留下来的政策计划,又准备改革了。


    这次,是对官员进行改革。


    那就是官员的任职升迁,需要加上一条百姓的爱戴。


    如果百姓的支持率够高的话,那你百分之百是升职的。


    当然如果百姓对了不爱戴,反而厌恶,那你就完了,当然不会直接撤你职位制你罪,但是朝廷会直接拍派人下来调查你。


    当然,这只是风声,还不是确定了的事情。


    他们这些官员估计,陛下那边应该是在#等大将军或者丞相诸葛亮北伐凯旋的时候,再做决定。


    却说此刻的另一边。


    诸葛亮率领三十万大军,一举破了洛阳城。


    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洛阳城,终于是顶不住了。


    没办法,诸葛亮下令是强攻,而且是非常猛烈的强攻。


    不拿下洛阳,誓不罢休。


    至于曹睿和曹真,直接退守至虎牢关一带。


    随着大军缓缓的进入到这座大汉曾经的帝都。


    诸葛亮眼眶通红。


    在这一刻,历史已经定格了。


    北伐中原,还于旧都。


    他诸葛亮,终于做到了。


    大汉江山,延续了……


    皇宫中,在一座最大的高楼之上。


    这里有着被火烧过的痕迹。


    不过,大部分,已经被修复过了。


    自打当初董卓火烧洛阳之后,洛阳便陷入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无人烟期。


    到了后来,曹魏夺取下洛阳,这种现状,才改变了。


    曹操下令,将洛阳重修修复。


    然后再从周遭的城池迁移一些人口。


    当然,并不多,曹操当时的大本营在许昌,自然不可能将大量的人口,迁移至洛阳这种很难恢复经济的城池。


    当时董卓不仅仅将洛阳放火烧了,同时也是迁移了人口。


    经过好几年的修复,才让这座城池看起来,可以住人的样子。


    而高楼之上,两个人站在上面,俯瞰着整座洛阳城。


    这座城池,是如此之大。


    为什么呢?


    为什么昔年,会一夜之间,变成人间炼狱。


    为什么拥有如此都城的先汉,会灭亡。


    “丞相,你哭了!”这时,诸葛亮旁边的马良,看着诸葛亮的样子,不禁开口说道。


    只见,此刻的诸葛亮,眼泪通红,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哈哈哈,季常,亮这是喜极而泣啊!”诸葛亮听到马良的话,哈哈大笑起来。


    笑意之中,带着喜意。


    听到这话,马良也是露出一抹笑容。


    他们都是由衷的开心。


    “还是第一次,看到丞相如此大笑的样子!”马良说道。


    没错,诸葛亮以前,从来都没有这个样子过。


    他这是一次见。


    以前的诸葛亮,从来都是不那么失态的。


    就算是哈哈大笑,那也是非常儒雅的。


    哪里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对此,诸葛亮也不再说什么,而是接着让人拿来纸笔。


    然后便开始在这高台之上,缓缓的书写。


    “自臣追随先帝以来,一十又三年矣!”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出师北伐,先去函谷,后定弘农,俘司马,破洛阳,还旧都,已过数月也。”


    “今于高楼之上观天下,愚以为不能骄纵自满,当取先汉之颓势之由,为补朝堂之弊也。”


    “洛阳,城之高,墙之厚,天下无一城可匹敌也。”


    “然先汉,为何而亡矣?”


    “臣以为,先汉之亡,属其政之不合也,今阳明之政合,所以天下之兴隆。”


    “究其根,其祸出于祖制不可更,如能见害既改,必能延绵不绝。”


    “军,求天时地利人和,政亦是如此。”


    “凡一时可见之策,非长久可以用也。”


    “如此,陛下当听之用之令之。”


    “才能保我汉室,不覆也。”


    “今洛阳已取,臣当进取虎牢,一统天下。”


    “此皆臣于洛阳之高楼所思,臣去则胜,无悬无念!”


    写到这里,诸葛亮,便收笔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