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8章 吴国之亡论

作者:爱吃酸甜腌黄瓜的许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然,商人投入多少钱,那就按照比例,拿多少分子。


    而且分钱的时候,还得先交商税。


    当然了,如果商人不满足,不想跟朝廷一起搞,那也行,你自己搞,但是你的技术,能不能搞得过朝廷,那就不一定了。


    独孤言之所以能施行这一系列的政策。


    其实就是他手中有技术。


    如果他手中没有技术那些商人肯定是不同意这种政策的。


    肯定会集体造反,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反应。


    现在,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按照朝廷的去施行。


    比如商人制造出一种很好的衣服。


    然后你自己搞。


    那明天,朝廷就能出一种更好的衣服。


    来把你的市场,给打掉。


    而你还没有办法,东西比不上朝廷,朝廷又没有以势压你,你有什么理?


    想要制造虚假信息,忽悠百姓一起反朝廷?


    那不好意思,当长安日报是摆饰不成?


    舆论政治军事,全部都掌握在朝廷手里,而且,朝廷上下官员,都支持这种制度。


    你一个商人,拿什么来跟朝廷反?


    至于后期官员会不会与商人勾结,那也丝毫不担心,因为独孤言和诸葛亮,早就已经做了合理的安排。


    对于官员的工资高,就是他们做的合理安排。


    给官员的俸禄,已经足够他们吃喝玩乐了,只要好好做事,一辈子吃喝不愁,还能恩泽子孙下一代。


    但是,只要你敢勾结。


    那遍布整个大汉的乌羽斥候,能将你晚上吃的什么,都查出来。


    一旦查出来了。


    那就是全国游行,公布天下,让老百姓们惩罚官员,而且官员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不能参加科举,都不能从事朝廷产业下的任何工作,只能去种地,永世不得翻身。


    而且,还是已经有例子的了。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个官员,会傻到去跟官员勾结呢?


    这就是独孤言对军权绝对的掌控下,以雷霆手段施行下去的。


    谁敢反,便谁死。


    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至于老百姓,那是非常支持独孤言的。


    因为这些政策,对于老百姓来说,那是非常有好处的。


    况且,还给商人那么大的利益,商人要是还不满足,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冬去春来。


    新的一年。


    却说吴念这边。


    自从独孤言把江东的科举交给她之后。


    她便没日没夜的忙碌。


    准备出考题,各个级别的科考,都要出相对应的考题,而且,很多地方,还不能是一样的考题。


    除了到最终的会試。


    不过现在会試,肯定是不能在长安的朝会殿举行了。


    只能由吴念和关羽两个人去举行。


    “关老将军,目前府试已经完成了,共计选拔出七百多人来。”


    “可见,江东的人才,也是很充的的。”


    此刻的建业府衙之中,吴念和关羽两人对坐着谈论科举问题。


    自从东吴灭亡以后,东吴的皇宫,就被独孤言给改造成了府衙。


    听到吴念的话,关羽顺了一下自己的长白美髯,笑着道:“吴姑娘说得没错,这江东,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之域。”


    “这孙家三代,也算是占据了一个好地方,就是可惜了孙权鼠辈,目光短浅。”


    关羽打心里,就看不起孙权,无他,因为孙权和其手下,基本没有骨气。


    就会搞小动作。


    孙策孙坚何等英雄,光明磊落,到了孙权这一代,却是如此阴险之人。


    “说起孙权来,关老将军,你认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吴念想听听关羽对东吴灭亡的看法。


    其实,她对于孙权之所以灭亡,心中是有一套看法的。


    只是想听听别人是怎么看的。


    听到这话,关羽呵呵一笑。


    “吴姑娘,你可是我大汉的第一届科举状元郎啊,还需问关某?”


    关羽其实对吴念的感觉还不错。


    这个后辈,虽然是女的。


    但是能以文学知识,从整个大汉的人才之中,杀出来,最后得到状元这个位置,是极为厉害的。


    关羽也自然看过吴念的那篇治政策论,他感觉,那是相当的不错,真的是有大才的那种。


    而其兄长吴与,更是为他大哥的大汉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定远侯。


    这一门双才,为大汉天下,忠心耿耿。


    这样的人,关羽如何不喜欢,不欣赏。


    听到关羽的话,吴念也是呵呵一笑。


    “关老将军,小女子岂能与戎马一生的您相比。”


    “您为先帝封的五虎上将之首。”


    “乃我大汉第一上将,征战无数,历经的事情也是无数。”


    “大将军曾经对小女子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所以,关老将军,就别谦虚了。”


    听到吴念这话,关羽无奈,于是只好笑着说道:“那关某便说一说。”


    “东吴之亡,关某认为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目光。”


    “孙权没有远大的目光,就注定会亡的。”


    “孙权此人只顾一时之利,只为眼下之利,而去争取,不为长久之计。”


    “这点,从其拿下荆州便可看出。”


    “当然这倒不是关某,因荆州丢失,就因此记恨孙权,以此来污蔑其人。”


    “而是,在当初,我大汉的国力,就已经蒸蒸日上,不输于魏国了。”


    “在如此情况下,还与我大汉作对,那就是目光短浅。”


    “白白浪费钱财,还不如直接从合肥进军,拿下大片魏国的土地,那时的魏国,定然防御不了。”


    “可以很顺利的拿下。”


    “况且,魏国的底蕴,也不是那么差的。”


    “从这次年初,襄阳以及长安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就可以看出。”


    “还有,如果拿下魏国的土地,那魏国也不会有什么动作,因为魏国得顾忌我大汉。”


    听到关羽的话,吴念点点头,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孙权有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当初就算是陆逊投降,那也不至于,身边成了无兵可调,无兵可守的地步。


    有兵的话,那也不至于会那么快灭亡。


    而且,但凡当初孙权手上如果还有三十万大军的话,那曹魏也不会派张郃冒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