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2章 奏言

作者:爱吃酸甜腌黄瓜的许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难怪,诸葛丞相,还有大将军,会说是外放。


    大将军都要出征了,那作为大将军府的参军知事,不就是要随军出征么?


    而此刻的吴念,也是明白了。


    原来,这个选择,是要让她随军出征啊。


    对于军略上的事情,她自然也是有不少研究的。


    平时在家里,天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其他的,也不用她干。


    当初独孤言的一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她家里的阶层,一路,直接上升到顶层人群。


    原本,她家还是要种地的,现在连地都不用种了,虽然说她兄长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


    才得来的这一切,不过,要是没有独孤言的话,那就算是空有一身本领,也是在大小姐身边埋没一生。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此刻,上首龙椅上的刘禅,将奏折看完了。


    然后看向独孤言道:“相父,你又要出征了!”


    “朕记得,我父皇在时,您南下,一走就是好几年。”


    “这次,岂不是,又要走很多年?”


    说实话,刘禅有些不舍。


    他对独孤言,还有诸葛亮,都是有着父子之情的。


    这些年来,独孤言和诸葛亮,有时是他的老师,会教他如何做一位好皇帝,也会教他学识,以及武功。


    在他想念父皇的时候,在他孤单的时候,两位相父,也会给他,母亲给不了的温暖。


    一直这么多年过去,怎么可能会没有感情。


    而且,刘禅其实也十分的清楚。


    以他诸葛相父和独孤相父的权力,若是想做皇帝,那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没有谁能拦得了,就算他的二叔三叔,都拦不了。


    整个朝廷,都是他的两位相父说了算。


    可是,他的两位相父,都没有这么做。


    没有做,还不说,还对他恭恭敬敬。


    在没有外人在的时候,他就是两位相父的小禅儿。


    在有外臣在的时候,两位相父,完全就是执君臣之礼。


    可能不了解内情的人,会认为,他的两位相父,是像曹操那样的人物。


    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从外观来看,他的两位相父,好像做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他这个皇帝一样。


    就像他这个皇帝,是个傀儡。


    可谁又知道,这些,是他让两位相父,不要告诉他的。


    让两位自己去决定就好。


    因为刘禅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不懂这些,不能去指手画脚,否则的话,会出事情的。


    要是把事情,给搞砸了那就麻烦了。


    而让两位相父去,弄,什么样子的结果,有目共睹。


    大汉帝国的强大繁荣,都与他们两个脱离不了干系。


    再看国库,还有他刘禅的小金库,根本花不完,真的根本都花不完。


    他自己都算过,就算他再怎么挥霍,都用不完。


    除非是被拖入战争的泥潭。


    战争是最烧钱的。


    而独孤言听到这话,再看到刘禅那不舍的表情,叹息了一声。


    他又何尝想去打仗呢?


    天天去听曲,教育一下徒弟以及刘禅。


    在跟几位夫人玩捉迷藏。


    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惬意,难道不好吗?


    当然好啦。


    可是,如今的大汉,已经发展到瓶颈期了,若是想继续发展,那就需要广袤的国土面积。


    再加上密集的人口。


    而且这些年来,他们稳定的发展,可是吴魏两国,也同样是在发展,时间拖得越久,那就越不好处理。


    趁现在,时机到了,那就得该出手时,就出手。


    统一大业,不能有丝毫的耽搁。


    毕竟,就算统一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完成。


    相比于统一之后要完成的事情,那打仗这种事情,简直不要太容易了。


    独孤言甚至都能预见,他所要完成的那件事情,可能会比打仗死的人,还要多。


    因为那是一个在这个时代,基本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


    想到这,他也不想再多想了,当务之急,还是要出征了。


    于是他便对刘禅说道:“陛下,先帝临终之际,托臣一定要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臣,自南阳一渊水旁耕种,本欲躲避这兵荒马乱的天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