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5章 奸臣与忠臣之题

作者:爱吃酸甜腌黄瓜的许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些说的,都是文科的。


    至于武科那边,其实是直接采用比武的方式。


    比如射箭,骑术等等之类的东西。


    后半场的话,也需要像文科那般,直接在纸张上回答事情。


    只不过,不是政务上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关于如何打仗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被诸葛亮他们解决了。


    自然不用独孤言来操心。


    接下来,就是科举真正的开始了。


    周围戒备森严。


    不容外面一只蚊子飞进来,也不容里面的蚊子飞出去。


    层层包围。


    而张飞关羽,俩人,是直接去了武科那边,监督学子们比武。


    至于李严,徐庶,以及刘巴,黄权,则是去了文科考场瞎转悠。


    武科只能是张飞关羽去,因为现在考的比武,其他人也帮不上忙。


    至于独孤言,还有诸葛亮,他们依旧坐在看台上,俯视着所有学子。


    这时,独孤言突然想起来什么般扭头朝诸葛亮问道:“孔明,那个奇才,是在哪一个棚子里?”


    他也是突然想起来的。


    之前没有怕影响对方考试。


    但是现在,他以主考官的身份,去看看对方,那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有问题,也是那个学子的问题。


    闻言,诸葛亮笑着点点头。


    “不瞒阳明,亮也早就想去看看了。”


    “所以,特意让人安排在那里!”说着,诸葛亮指向最前面的一个棚子里。


    那里看不到人,被棚子挡住了。


    只能下去,才能看见对方。


    独孤言也是会心一笑。


    其实,他还是想验证一下。


    虽然按照道理来说,不太可能是他心中所想的那个人。


    但是,他不看个究竟,心里憋得慌。


    老是想着这件事情。


    接着俩人便起身,要往下面走去。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手捧着书籍的刘禅注意到了他们。


    于是立马问道:“二位相父,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闻言,独孤言直接拱手回答道:“陛下,数日前,我等发现了一个奇才,现在那奇才正在下方考试,于是便想看看这奇才,究竟长个什么模样。”


    “哦~那相父你们去吧!”说着,刘禅又低下头,看起了他的书。


    见状,独孤言笑着点点头。


    刘禅这么痴迷于看书,是发奋图强了吗?


    显然不可能。


    就算是之前,刘禅因为黄皓的事情,有所改变了。


    但是,不是读书的料子,就不会是。


    再怎么读,也没有用,独孤言深知这一点。


    其实有些时候,像刘禅这种人,不是不想读书。


    而是因为读起来太费劲了。


    难以理解书中的意思。


    如果要读个通透的话,就要花费比别人更长的时间。


    而且,枯燥时间,也越长。


    这点可以对比一下诸葛亮。


    诸葛亮,就是个读书的料,包括徐庶他们也是。


    他们这些人,往往看个一遍,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再看几遍,便可以直接背下来。


    如此轻松的事情,如果换作是刘禅来的话,独孤言相信,刘禅也是个学富五车的人了。


    所以说,读书,是真的要靠天赋的。


    有天赋的话,做什么都感觉很容易。


    没有天赋的人,感觉就是爬天梯一样。


    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说,有些时候,别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


    不是他们不努力,是他们如果要成绩好的话,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比别人要多。


    至于刘禅之所以捧着那本书看个不停。


    完全是因为,那书,是独孤言给对方的。


    说白了,就是一本西游记。


    这种小说,里面又充满妖魔鬼怪以及各路神仙等等。


    是最受刘禅这个年龄段的人喜爱的。


    当然了,独孤言也不是说直接就给对方看的。


    还要求,等对方看完了,然后写出观后感。


    以及获得的收益。


    领悟了些什么。


    四大名著,就是四大名著,里面蕴含的道理,还有知识,是很广很多的。


    对于这点,刘禅也是欣然同意。


    说白了,就是独孤言想利用这种娱乐的方式,让刘禅学习。


    接着,俩人便往台下走去。


    很快,他就来到了那个学子的棚子前。


    这些棚子,是没有门的,都是属于那种镂空的。


    一个学子一个棚子。


    此刻的里面的那个学子,正在背对着他们答题。


    见状,独孤言和诸葛亮直接走了进去。


    这时,学子也察觉到了,不过,他并没有回答。


    因为监考官来看他们很正常。


    这前面的学子们,都已经被徐庶他们光顾过了n


    这位学子,只以为,又是徐庶他们那群人。


    所以,连头都没有动一下。


    继续埋头在纸上写。


    而独孤言,还有诸葛亮,则是轻手轻脚的走上前去。


    在这名学子的背后驻足,往其纸张上面看去。


    只见,此刻的学子,正在答诸葛亮出的忠奸题。


    题目是这样的。


    问,如果一个君王被奸迷惑,宠信这名奸臣。


    而这名奸臣,势力很大的话。


    你作为一名忠臣的话,你该怎么做。


    注:“这名奸臣,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名学子,已经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堆了。


    独孤言和诸葛亮大概的扫了一遍。


    不禁点点头。


    写得不错啊。


    这名学子,大概是这样回答的。


    他没有直接向皇帝进忠言,让皇帝去杀了那名奸臣,或者说,去罢免那名奸臣。


    因为他知道,皇帝是在被迷惑下的。


    所以,直接进忠言的话,那是没有效果的。


    同时,他这么做的原因,也是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


    都说奸臣势力大了。


    如果直接暴露的话,那就会招到奸臣的记恨。


    自身都难保的话,有这样的忠,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白了,就是愚忠。


    奸臣还在皇帝身边,未铲除,怎可不保全自身,以待时机,一举铲除奸臣。


    大概就是这么写的。


    当然,这名学子,还没有写完。


    只是先简述一下开头。


    对方的笔,还在不断的往下写具体该如何做。


    由于还没有写完,独孤言和诸葛亮,也就没有继续看下去。


    他现在,最想看到的是,对方的容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