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6章 反对

作者:爱吃酸甜腌黄瓜的许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些汇报完毕之后,有问题的,一一由诸葛亮回答。


    或者说写解决方案下去。


    没有问题做得好的,诸葛亮则是鼓励一番。


    完事之后。


    刘禅觉得没有事情了。


    于是便想宣布退朝。


    他旁边的那个太监,也是蠢蠢欲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独孤言站起身来了。


    随后从袖口之中,拿出他昨天和诸葛亮俩人制定的科举内容。


    “陛下,臣有本要奏!”独孤言对着刘禅拱手说道。


    “哦?相父有何本要奏?”


    刘禅听到独孤言说有本要奏,先是一愣,随即连忙追问道。


    每次独孤言奏本,都是关乎大事。


    否则的话,坐在他旁侧的独孤言,在上朝的时候,根本连话也不会说。


    接着刘禅见到独孤言手上的那张奏折,于是连忙让太监将奏折拿到他的面前。


    接着,刘禅便开始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


    他看上面的内容,看得有些头疼。


    不过还是得看,他的两位相父提出来的事情,他都会重视。


    良久之后,刘禅缓缓的合上了奏折。


    说实话,他没看明白……


    刘禅将目光投向独孤言,希望独孤言能帮他解围。


    独孤言见状,当然知道刘禅没看懂。


    其实拿给刘禅看,就是走个过场。


    接着,独孤言便开口说道:“陛下,臣意,举办科举,实行选拔人才制度。”


    选拔人才?


    众位大臣在下方,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知道这位权势滔天的大将军,想要干嘛。


    听到这话,刘禅装模作样的点点头。


    “哦~这样啊!”


    这时,下方的有人站了出来。


    朝着独孤言问道:“不知大将军说的科举,还有选拔人才制度是什么?”


    闻言,独孤言寻声望去,只见正是糜竺。


    糜竺这人,也可谓是位极人臣了。


    除了独孤言,还有诸葛亮,大汉帝国中,身为臣子的,就属糜竺的地位最高了。


    官职位列安汉将军,兼任吏部尚书之职。


    糜竺是除了孙乾外,最早追随刘备的。


    听到糜竺的问话。


    独孤言缓缓的为其解释道:“糜大人,这科举,乃是为了选拔人才而制,如今我大汉朝廷,还有各地方,官员严重不足,还有很多地方的官员,丝毫不作为。”


    “所以,我意举办科举。”


    “为朝廷,每年都选拔一波人才。”


    说着,独孤言便对刘禅身边的太监道:“汝,将奏折内容念给大臣们听。”


    听到这话的太监,没有马上照做,反而是先看向刘禅。


    刘禅见到太监不为所动,于是便立马对太监说道:“相父让你念,你就赶紧念啊。”


    见状,太监这才开始念了起来。


    然而,随着他念出奏折里面的内容后。


    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震惊无比。


    有些更是直接傻眼了。


    听到奏折里面的内容,所有大臣都非常明白,这科举是干什么的了。


    说白了,就是利朝廷,而减少他们的权利。


    以前,他们还可以自己举荐人才给朝廷。


    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名望。


    可是,如果这个科举一出来,那以后他们就不能举荐人才了。


    要举荐,也是不能举荐些关系户。


    想到这里,众大臣们,立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而独孤言和诸葛亮看着下方的众臣,心中了然。


    果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这些个大臣们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


    这时龙椅上的刘禅,听着下方众臣议论纷纷,他非常的疑惑。


    于是他便问道:“众位爱卿,你们对相父的什么科举,有什么异议吗?”


    听到刘禅的话。


    其中有些大臣顿时眼睛一亮。


    这事,他们肯定是不同意的。


    这些都不符合祖宗立下的规矩。


    不过现在皇帝还没有拍板呢。


    只是大将军提出来的。


    那就还有转机的机会。


    于是,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终,群臣里面的孙乾,站了出来。


    对着刘禅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认为,这科举非常的不妥,绝对不可以实行下去。”


    “我朝,承继祖业,建都于长安。”


    “自高祖皇帝起,就是择贤而用之。”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科举。”


    “平民就是平民,我们这些朝臣举荐的人才,已经足够朝堂调用了。”


    “并不用多此一举。”


    “所以,还望陛下三思,也望大将军三思!”


    说着,孙乾又看向独孤言。


    不过这眼神,有些不喜。


    龙椅上的刘禅,听到这话,顿时就愣了。


    他原本就是意思意思,问一下朝臣有没有异议。


    没想到,还真的有异议。


    “相父这……”刘禅看向独孤言,有些不知所措。


    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是要同意还是不同意。


    然而,独孤言见状,却是对刘禅摆摆手,示意对方不用说话。


    接着独孤言便看向孙乾。


    “公祐,你此话何意?”


    “科举制度,在于选拔人才,于社稷,于民,都有极大的益处。”


    “你说朝堂人才够用,那我问问你,那些滥竽充数者,那些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者,也算是能用吗?”


    “也算是够用么?”


    现在的大汉,看起来人才济济,其实真正能用的,并不多。


    有很多人,其实是没有能力的。


    还有贪污腐败的。


    这些独孤言都知道。


    不然,乌羽卫,以为是用来干啥的?


    他知道,但是他没有去动,不是不动,而是现在还没有到可以动的时候。


    但是如果这些人,非要躁动起来,那就别怪他提前动手了。


    等到科举一举行完,那就该换的,全部换掉。


    该判决罪行的,也毫不留情。


    听到独孤言的话,孙乾顿时有些语塞。


    其实他也塞了不少自己家族的成员,进入一些岗位。


    有些有能力的,有些没有能力的,他都非常的清楚。


    可是,他没想到,独孤言居然直直的说出来了,丝毫不给他留面子。


    而独孤言则是冷冷的扫视着所有大臣。


    孙乾这个人的话,还算是有能力的,外交能力很出众。


    可是他家族里的,独孤言就受不了了。


    基本都是废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