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9章 盐的问题

作者:磕磕绊绊的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御书房。


    李世民面色凝重的坐在龙椅上……


    “江南、凉州之地远离长安,盐价暴涨,百姓怨声载道……”


    “盐价都暴涨到八十文了,长安才收到消息!”


    李世民眼中闪过浓浓的杀机。


    旋即看向魏征:“玄成,你不会怪朕将叔玉派遣到其他地方去吧?”


    “陛下,叔玉能为民请命,臣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心生不满。”魏征对着李世民施礼。


    李世民点点头。


    御史台监察百官,连这么大的事情都没禀告,很可能是被渗透了。


    他不敢轻用!


    恰好斩了两个背锅的监察御史,让褚遂良,魏叔玉替换上。


    实际马周、褚遂良、魏叔玉都是李世民亲自点名的。


    马周农民出身,自幼父母双亡,平时行事作风严谨,也是李世民亲自提拔起来,可以信任!


    褚遂良在弘文馆任职十几年,任劳任怨,除了跟虞世南等人练习书法,跟朝臣也无多大关系,可以信任。


    魏叔玉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小年纪,谁吃了饭没事干跟他勾结,再说还有魏征在,绝对是可以信任的。


    “这次的事情很棘手,不知叔玉能不能调查清楚……”李世民摇头叹息一声。


    盐价暴涨到八十文,又该有多少百姓遭难。


    “陛下放心,叔玉若是完不成任务,臣亲自前往调查!”魏征恭敬的施礼。


    “叔玉朕自然是信任的。”


    李世民笑着夸赞一句:“你也别动不动就行礼,此刻没有外人,我们君臣好好聊聊……”


    李世民就喜欢魏征这一点,办事认真!


    “陛下万不可如此说!”


    魏征脸色一变,严肃的劝诫道:“君是君,臣是臣,该有的礼怎可以废了?”


    “承蒙陛下厚爱,让臣担任侍中之职,就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维护好陛下的形象……”


    “陛下以后切莫再说这般话。”


    “如果传出去,外人骂臣不知尊卑是小,影响了陛下的声望是大。”


    “陛下你也不需要担心臣,臣的腰还硬朗,多施几次礼还是可以的……”


    李世民呆坐当场……


    神你娘的腰还硬朗。


    朕刚夸你几句,你就飘了是吧?


    还跟朕扯腰硬朗?


    你硬朗的过朕吗?


    “玄成所言有理。”


    李世民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先让你得意一阵。


    等朕把武丫头抢了做儿媳妇,还看你硬不硬朗的起来!


    御史台。


    韦挺开完会后。


    魏叔玉、马周、褚遂良三人又来到一处的屋子开始会议……


    三人都是耿直的性格,又不熟,不知道怎么开口。


    “咳咳……”


    马周干咳一声:“你们是新来的,那么我先说两句吧……”


    “我叫马周、字宾王,现任侍御史一职。”


    “我做事的宗旨就是……”


    “有茬找茬,没茬也要抠出茬来!”


    魏叔玉一脸震惊。


    我就说你升官怎么那么快,感情全是努力的结果啊。


    “说的好!”


    褚遂良附和一声:“马大人此言深得我心。”


    “……”


    我怎么感觉自己像是进了一个传销组织。


    “叔玉你怎么看?”


    褚遂良看向魏叔玉。


    “好,很好,非常好!”魏叔玉违心的点头。


    “哈哈……”


    马周大笑:“两位也介绍下吧,接下来我们可能有一段时间要在一起共同做事了。”


    三人互相介绍完,闲聊了一会儿,开始进入正题。


    “这盐的事你们怎么看?”


    褚遂良、魏叔玉摇摇头。


    他们刚来御史台,懂个屁啊。


    “那我就给你们说说吧,这件事我也关注有一段时间了,本来都准备好弹劾尚书省了,没想到陛下提前发现了蹊跷……”


    马周一脸不悦。


    好似丢失了一件大功劳。


    “等等,尚书省?”魏叔玉瞪大了眼睛。


    “对啊,盐铁归尚书省管理,自然得弹劾他们了……”


    魏叔玉一愣。


    贞观时期还没有盐铁使,盐铁都归尚书省管理。


    李世民秦王时期当过尚书令。


    所以他登基后,尚书令的职位一直没人担任,尚书省最大的官就是左仆射、其次右仆射。


    左仆射:房玄龄。


    右仆射:李靖。


    得。


    敢弹劾尚书省,又一个铁头娃……


    “说到这盐价,南北两地都出现了极大的波动!”


    “江南地带的盐价差不多涨到了八十文一斗。”


    “北方凉州附近的盐价也飙升到了八十文。”


    “其余州府虽然不明显,但也有一定的上浮!”


    随着马周的诉说,魏叔玉渐渐明白了过来……


    就是有人在炒盐的价格。


    “那马大人你的意思是……”褚遂良问道。


    “盐都掌控在官府手中,我们有必要亲自跑一趟了。”马周叹了口气。


    啥?


    跑一趟?


    我好好的官二代不做,跟你们跑外面风吹日晒?


    不去不去……


    大唐可没有飞机、高铁。


    一来一回,再加上调查的时间,不知道需要多久。


    “叔玉,你想去哪里?”


    褚遂良看向魏叔玉。


    他们两个倒是无所谓,就魏叔玉年龄小,肯定要跟随他们其中一人去一地的。


    “我在长安等你们的好消息!”


    魏叔玉一脸认真的回道。


    “不行啊……”


    褚遂良摇摇头:“陛下命你必须参与调查。”


    “……”m.33qxs.m


    魏叔玉心很累。


    “去江南吧,那里富饶,也安全。”


    “嗯,凉州靠近吐谷浑不怎么安全。”


    两人不由分说的就把魏叔玉的行程定了下来。


    “等等……”


    魏叔玉赶紧打算两人的话:“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离开长安呢?”


    嗯?


    两人露出疑惑的目光。


    仿佛在说不离开怎么查?


    “尚书省掌管盐铁,必定有盐池产量、兜售盐的记录。”


    “我们只要把这些记录翻阅出来,一一对比,就能确定大概的问题出在哪里……”


    “然后顺藤摸瓜,就能将有问题的官吏揪出来。”


    魏叔玉的话倒是让两人不由点了点头。


    不过很快,马周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你的意思我大概懂了,就是跟查账本一样是吧?”


    “没错!”


    “那万一对方是偷偷造盐,没有记录上奏尚书省呢?”


    魏叔玉虽小,但昨日在朝堂之上的表现他看到了。


    所以马周是将魏叔玉当成真正的同僚来对待的。


    “这个可能性很小。”


    魏叔玉摇摇头:“大唐的盐价才十文,利润不是很高,若是自己造盐池、开盐矿根本不划算……”


    “最重要的是,他们把盐价抬那么高,直接买官府的盐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劳心劳力的开盐矿呢?”


    “这不是多此一举留把柄给我们吗?”


    此话一出,两人不由点了点头。


    “所以只要他们打官盐的注意,我们就肯定能从盐的产量、支收中找出蛛丝马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