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突遇敌袭

作者:天香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关宁没有过多理会,让他们碰了一鼻子灰,队伍总算是出发。


    他所带的一千人也在大部队里,出了城门,沿着官道行进。


    已经到了十月中旬,即将进入冬季,气候逐渐转凉,这个时候打仗绝不是最佳时机。


    不过也有个好处,秋收刚结束,粮草充盈,农田在冬季不能耕种,就算是临战区域,也不会有破坏粮田的情况。


    大康地处大陆北方,按照关宁的推算,应该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气候变化分明,冬天较冷,不过往南面走,应该会有好转。


    他们此行,就是一路向南。


    关宁了解过整个大陆版图,大康位于正北方向,魏国偏东南,梁国偏西南。


    两国同时各由交界处发起进攻,形成两条战线。


    这批要去往的是魏国进攻方向,主战场是靠两国边境的怀州。


    国都上京是在国中,去怀州以现在的行军速度,至少要走近三个月。


    因为都是新兵,基本都是轻装上阵,所带的补给不多,减轻负担,会在路途停留补给。


    前线吃紧,急需人员补充。


    所以是加急赶路。


    这对新兵来说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历练。


    大多都是步兵,考验脚力耐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从最初的新鲜,而变为了麻木。


    行军是枯燥的。


    除了需要补给的时候才会停留,大多时间都在赶路。


    关宁身份特殊,还带了几辆马车,平时就在马车里,这其实是为永宁公主备着。


    相比较而言,还算舒服。


    关宁的记忆中最熟悉的地方也就是镇北王府的大本营云州,再去的只有上京城。


    这是第一次外出他地。


    但这是出征,都难见城池,大多都在官道上。


    却也能明显感觉到与上京不同。


    上京是最繁华之地,其他地方可就不一样了,有很大的差距。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军越往南走,流民也多了起来,大多都是受战乱影响,往北迁移的人。


    这也足矣说明前方战事的不明。


    因是冬天,这个时候被迫迁移并非好事,在战争中没死,但也可能会在路途冻死饿死。


    这种情况,已经见到了。


    关宁心绪沉重。


    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危害。


    原地休息,注意戒备,提高警惕。


    前方有令兵骑马奔走在队伍中传告。


    队伍中明显响起一片松口气的长呼声。


    关宁打开军图。


    已经进入怀州地界,这里是主要作战区域。


    大人,徐将军请您过去。


    这时有令兵过来。


    让咱们的人不要放松,这里已经是战区,没准就有什么情况发生。


    关宁交待着齐岳,然后去前方找到徐林。


    小王爷。


    徐林问候了一句。


    因他年纪小,大家都这么称呼。


    得到统帅署的命令,我们要转往到巴县一带。


    徐林拿出军图给关宁指着位置。


    咱们不是要去统帅署主力那边吗?


    关宁疑惑问道:怎么要转去他地?


    统帅署是大康军队御敌的主力所在,是在怀州的州府怀城,大军主要集结在那里。


    因为怀城失守,主力突围转移了。


    失守了?


    关宁面色惊疑。


    他知道怀州作为边境,常驻三十万大军,因安北军成立,从此处抽调了五万,可就算这样,还有二十五万大军。


    并且其他地方兵力,新兵抽调,还在源源不断的补充。


    怎么就能失守?


    敌军攻势太猛而又太突然,第一波对战,就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徐林解释道:而且敌军不是集中一处进攻,而是分成好几路,在怀州各地搞突袭破坏,他们进攻目标很有针对性。


    怀州下辖三府,府城都是他们主攻目标,还有重要县城,都已经被他们占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已分兵,这样就陷入了被动


    关宁明白了。


    这次魏国进攻准备充足,根据这已知的信息就可以推断出来。


    他们熟悉地理区位甚至路径,说明早已经打探好了,做了细致的军图,制定了严密的进攻计划。


    距离上一次战争已过了二十年,可能他们已经准备了二十年!


    有这样的失败,也很正常。


    关宁疑惑的是,为什么隆景帝就一直没有准备?


    哪怕没有开战的想法,至少也应该有抵御之策吧?


    他整日在忙什么?


    什么盛世繁华,其实只是表面,内里早已满目疮痍,腐朽不堪。


    关宁越发觉得这个国家很有问题。


    二十年未作战,早已生疏,突然临战,难以应付,吃了败仗也可以理解。


    恐怕就想着捞钱了。


    听历修说,他提出军屯制以后,各大主力军团都忙着抢地占地,军队俨然已经成为某些人得利的工具。


    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这个国家需要一次从里到外的改革!


    只是这不是他现在想的问题。


    思绪闪过。


    关宁猛然一怔。


    如果敌军是分成各支乱入,那他们也可能面临敌军。


    他忙着查看地图。


    此时他们所在的位置,已经在怀州境内。


    关宁当即说了这个想法。


    这不可能。


    徐林摇头道:我们是在怀州边缘。


    他指着地图。


    这里,这里都有我们的人,他们想要过来,需要穿过封锁线,我们要去的巴县,是我军的一个驻地,有一万人,路途应该是安全的。


    希望吧。


    关宁开口道:在这里多休息一会,让大家吃饱饭,毕竟再继续深入可能随时面临战事。


    嗯。


    另外把你的人多派出去查探周边情况。


    徐林是主将,他还带了一千亲兵,也是唯一有作战经验的老兵。


    小王爷多虑了,没事的。


    徐林觉得关宁就是太惜命了。


    多虑?


    关宁开口道:你所知道的情况都是两个月前的,两个月能发生多少事情?


    战情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


    而在古代,这反而是最难做到的。


    小王爷放心吧,前几批可都是这样过来的。


    徐林还说着。


    他的话音刚落下,就听得两边有稀稀拉拉的声音响起,并且逐渐密集!


    这是脚步声!


    敌袭!


    敌袭!


    就在这时,有尖锐的声音响起,关宁面色大变,还真被他说中了。


    --


    作者有话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