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6章 京兆府尹

作者:北冥耙耳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京兆府。


    府尹徐来正端坐在府衙大堂上,神情肃穆。


    紧蹙的双眉,让他脸上的皱纹显得更加深沉。


    大案后,画有旭日东升海的墙上挂着一副镶着金边的牌匾,其上书有‘天下为公’四个颜体大字。


    上任京兆尹提笔的‘明镜高悬’被他接任后就给拆了。


    被京都人称之为小太岁的韩小虎,此时正坐在西侧大椅上,脸上挂着平静,左瞧瞧右看看,好像在辨别与上次来时哪里有了变化。


    徐来没有看韩小虎,转而看了一眼楚宁,眼神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情。


    随后,徐来的目光落向此时正放在大堂上用草帘子遮盖着的尸体。


    他看见那皱纹满布的双脚,此时正裸露在外,很明显,这是一双老人的脚。


    左脚脚腕上还挂着一只裹了棉布的破草鞋,几片干腌菜挂在草鞋上。


    右脚却是光光的,草鞋早已不知去向。


    徐来看了好久,韩小虎便发呆了好久。


    楚宁看见像个没事人儿一样坐在公堂上的韩小虎,双眼里流露出凶狠的目光。


    韩小虎却是全然不以为意。


    “啪!!!”


    突然,高坐大堂上的徐来抓起惊堂木猛然一拍。


    似乎像是铆足了劲,声音响彻公堂。


    原本嘈杂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


    也是这一拍,竟把韩小虎吓得猛然一颤。


    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徐来高声说道:


    “大庭广众之下,家奴韩葆葆当街行凶,如此欺杀百姓,如今人证俱在,着判处韩葆葆流三千里。”


    徐来知道此刻韩小虎正紧紧盯着自己,却没有去看他,依然对着堂下尸首缓缓说道:33qxs.m


    “着判韩小虎出白银三百两,厚葬死者并安抚死者家属。此案可结了!”


    坐在大堂一旁的文书提笔顿了一顿,还是将此话记录在案。


    “敢问府尹大人,可是公正执法?”


    韩小虎坐在凳子上,余光瞥了一眼墙上的‘天下为公’,这又才转过来直视着徐来。


    “本官当然是公正执法。”


    徐来缓缓说道:“我朝律令早有言明,杀人偿命。人证俱在,此案已经明了,有何异议?”


    “当然有异议!”


    韩小虎也站了起来,目光冷冷看向楚宁:


    “就凭此人一己之言就说我家奴杀人,徐大人,你可别忘了,这楚宁与我先前便有过节,如今他为人证,这叫人如何信服?”


    徐来一时愣住了。


    接着,韩小虎竟然说起了律法来:


    “据《唐国律刑讼令》规定,一个证人的证言属于孤证,孤证不能定案,必须有其他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有效。”


    “另外,倘若证人与被告人有利害关系是不能单独使用其证词证言,作为认定案件的事实依据,而这楚宁与我便存在利害关系,所以他和他的护卫自然都不能为证。”


    韩小虎说着,又朝台下走去,看了看楚宁和温知妍,环顾四周说道:


    “所以,除此二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牵连外,可还有证人?”


    堂上无一人敢接话,就连徐来都是凝神屏息僵在原地。


    大堂上气氛显得更加安静。


    堂下那些看客们更是敢怒不敢言。


    “……”


    楚宁真的懵了!


    这他娘的啥情况啊!


    这《唐国律刑讼令》漏洞也太大了吧?


    楚宁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前世社会的各项法律都比较完备,对于撞死人这件事情也都会处以严厉的刑罚。


    但是眼下这个时代,想以律法约束那些有权有势的贵族,本就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


    如今,《大唐律刑讼令》漏洞百出,自己的一番证词根本无法作为呈堂证供。


    就连温知妍这样与证人有直接牵连的也无法为证。


    难道这样当众撞死了人难道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难道就这样白白地看到那个老头蒙受不白之冤吗?


    “诶!我说,姓楚的,有人证赶紧叫出来,没有就赶紧给我道歉。”


    韩小虎得意地挑了挑眉,脸上带着得意地笑。


    楚宁目光扫向堂下众人,这里面很多都是当时在场的围观百姓。


    可他们竟是一言不发。


    楚宁的目光落向徐来,只见徐来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悲凉的绝望。


    徐来自然也知道,虽说此案发生于大街之上,过往行人都可为证。


    但有谁敢与韩小虎对簿公堂呢!


    依《大唐律刑讼令》,还须得有除去利害关系第三人当堂作证方可量刑定案。


    就在徐来举足无措之时,只见贾亮匆匆走上堂来。


    他的目光扫过楚宁,两人对视一眼。


    随后很快走到徐来近前,附耳说了几句。


    只见徐来连连点头,随后便当众宣布:


    “楚宁,你可以走了。”


    “什,什么?”


    楚宁一愣:“走?去哪?”


    徐来朗声道:“你现在不能再作为证人出堂,所以请你现在离开。”


    “徐大人,那这里怎么办?”


    楚宁脸色阴沉:“就白白地放过他们。”


    “本府已然说了,鉴于你已承认与韩葆葆先前有过恩怨,所以你现在不能再作为证人。”


    说罢,朝着贾亮使了一个眼色,让他把人带下去。


    这时,贾亮走到楚宁跟前,劝慰道:


    “楚大人,走吧!外面有人找你。”


    楚宁僵持不下,心中却是无比悲凉。


    这一刻,楚宁知道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韩小虎,更让他明白在强大的权贵阶级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而他现在真的无法与之抗衡!


    “楚大人,走吧!”


    跟着贾亮往外走去。


    走了一段路,楚宁忍不住开口问道:


    “贾捕头,是谁找我?”


    贾亮道:“见了就知道了。”


    “那我走了这边怎么办?那老头就白死了?”


    “楚大人,听兄弟一句劝,这样的事,没有法子的。”


    直冲冲抬望了一眼楚宁,贾亮又宽慰道:


    “你放心好啦,徐尹绝不会轻易放过行凶者的。”


    贾亮领着楚宁来到府门外,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就停靠在街边。


    这马车看似低调,实则是用上好的紫檀木打造而成,两侧雕刻的图案十分精致。


    很明显,这车驾里一定是某位身份高贵之人。


    贾亮走到车驾前,禀告一声。


    这时马车的账帘从里面掀开。


    映入眼帘的正是那位总是面带微笑,谦逊有礼的鸿胪寺卿范仲。


    范仲的年龄约在五十岁左右,白面长须,眼睛炯炯有神,显出极有智慧的样子。


    此时,正满脸关切地看着楚宁。


    “范大人?”


    楚宁略略一滞,还真是没想到来人会是范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