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章 072 全员到齐07

作者:烟波江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少装神弄鬼,到底怎么回事?”


    见林海越说越不靠谱,能见里香打断了他。


    实话实说没人信啊。


    林海给出了一个便于理解的解释。


    “我前段时间上网的时候看到一个教人骗保的帖子,发帖的人声称曾经通过伪造食物中毒的方式诈领保证金。我有些担心,所以查了一下对方的ip地址,发现位于和歌山市。正巧hyde是那里人,他的父母又是开酒吧的,所以我拜托他帮忙打听,发现确有这方面的传言……现在各地都在举办夏日祭,我担心发帖的人真像帖子中说的那样,在分发的食物中下毒。”


    能见里香顿时严肃起来。


    “为什么不报警?”


    “没有证据啊。”林海耸肩道:“一切都是假设,那个也网站已经关闭了,先不说警方会不会配合我胡闹,万一闹出乌龙,我该怎么收场?”


    能见里香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需要你的配合……”


    林海将计划和盘托出,同时观察着能见里香的反应,见她没有反对,终于松了口气。


    总算搞定这个难缠的女人了。


    ……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那么在1998年7月25日,会发生一起震动全日本的恶性案件,这起案件,就是鼎鼎大名的“和歌山毒咖喱事件”。


    和歌山毒咖喱事件,指的是在日本和歌山县园部地区举行的夏祭上,因分发的咖喱中被掺入了吡霜,造成四人死亡、数十人中毒的恶性杀人事件。


    在二十年后,上映了一部名叫《检察方的罪人》的电影,这部由木村拓哉 、二宫和也主演的电影,影射的就是这起案件。而在这之前,“和歌山毒咖喱事件”已经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媒体报道和引发的社会关注也从未消退。


    而在事发当时,引发的集体恐慌和愤怒,更是空前绝后。


    说到底,“夏祭”是全国性的民俗活动;“咖喱”是国民料理;结合“投毒”字眼,很容易让人产生“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


    如果非要举个例子,“和歌山毒咖喱事件”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大约比得上“911”发生时的美国。


    ……


    之所以影响如此之大,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在二十世纪,日本发生了多起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惨剧,譬如30年代的“痛痛病”;50年代的“水俣病”、“毒奶粉”;6


    0年代的“地沟油”等等……


    单说“毒奶粉”。


    华夏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少有人知,日本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性质也更为恶劣。


    1955年,日本森永奶粉公司在奶粉添加剂中使用了砷含量较高的非食品用原料,结果造成12000余名儿童患病,130名儿童死亡的惨剧。


    这一惨剧让日本人真正开始重视食品安全。


    而到了70、80年代,日本先后发生了“毒可乐事件”和“格力高·森永事件”(毒巧克力事件)。


    详情不多说,单说影响。


    “毒可乐”直接导致可口可乐在日本的销量一蹶不振,并间接使得日本人失去了对瓶装饮料的信任;


    而“格力高·森永事件”影响更大。


    在该事件中,日本警方出动了上百万警力,和自称“怪人21面相”的嫌犯斗智斗勇,然而经过半年多的大搜捕,最终仍一无所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为民愤难平,滋贺县警本部长(相当于省公安厅长)只好以的方式向民众谢罪。


    然而警界要员的自杀,换不回民众的信任,更为犯罪者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在这起案件发生后,接连发生了几十起企业遭恐吓事件,恐吓信的内容都是:如果不给多少多少钱,便向贵社的某某产品投毒……


    自此,日本人彻底成了惊弓之鸟,一旦发生类似事件,都会引发全民关注。


    ……


    林海之所以插手毒咖喱事件,就是看中了它引发的关注度。


    是的,他的目的并不单纯,阻止悲剧重演只是一方面,蹭热度才是根本目的。


    至于蹭热度的原因,一个字——钱。


    ……


    林海请人做了一份预算,《海女》的制作费至少需要十亿円。


    单说金额,可能很多人没有概念,这里算一笔账。


    日剧的制作成本,和制作方、播出时段、题材、集数等密切相关。


    按照单集制作成本排个序——


    深夜档最低,每集制作成本在五百万到八百万之间,能上千万,已经称得上奢侈。


    而晚间时段最高,除火九外,制作成本一般从两千万到五千万不等,至于火九剧,则动辄高达一亿円。


    为什么火九特别?


    因为每周只有周一没有棒球赛,收看电视剧的观众数量明显更多。


    上面提到的都


    是民营台。


    唯一的国营台nhk的情况稍有不同。


    nhk财大气粗,无论晨间剧还是大河剧,制作成本都令民营台望尘莫及,一部大河剧烧个几十亿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nhk的小气也是出了名的。


    nhk的小气,体现在演员片酬上。


    民营台制作电视剧时,是这样分配预算的——演员(全体)薪酬占20,编剧薪酬占10,其他人员(包括导演)薪酬、器材、场地、道具、后期制作及乱七八糟的杂项支出占50,剩下20是制作公司(如果有)的收益。


    nhk则不然,nhk的演员薪酬,往往只占总预算的5。就拿木村拓哉来说,他在富士台拍电视剧,一集片酬最高300万(日元),而去nhk的话,则只能拿到50万左右。


    事实上,很多演员在出演nhk的电视剧时,都曾主动自降身价。没办法,对方是“央视”,请你演戏是荣幸,你还敢嫌钱少?


    林海把《海女》拿到富士台,就不得不考虑演员的片酬问题。 </p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b>


    <b>aishu55.cc</b>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