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暴跳如雷的朱元璋

作者: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什么大事,就是来跟王姐姐借大明日报。”


    说着,徐妙锦款款上前,走到王绮梦身侧。


    “徐妹妹,你也喜欢看这个?”王绮梦的眼中带着一丝诧异。


    “当然喜欢看,上面的一些文章可有趣了。”徐妙锦笑着说道。


    “太好了,往后咱们两个姐妹,可就更有的聊了。”


    王绮梦眉心微动,抿嘴一笑。


    “只是,我没抢到报纸……”徐妙锦的眼中露出些许懊恼。


    “姐姐派出去的下人也没能抢到,还是花了二两银子,在黑市上买到的。”王绮梦说道。


    徐妙锦看了眼桌案上的大明日报,忍不住开口道:


    “我在说书人那里,断断续续的听了一些,感觉像猫挠似的,恨不得立马就知道报纸上的全部内容!”


    王绮梦捂嘴一笑,而后拿起报纸:“徐妹妹,去你那里,咱们一块看。”


    说罢,二人挽着胳膊,离开寝殿。


    留下朱桢孤零零的一个人,独守空房。


    “大明日报的魅力,竟然这么大!”他低喃自语,忍不住叹道。


    不但男人爱不释手,就连女人也喜欢看。


    这就证明了,当初选择报纸的板块是正确的。


    既有时政新闻、专业文章,也有秘闻八卦、奇闻乐事。


    如此一来,便能同时兼顾到男、女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而且,还有一点令朱桢没有想到。


    大明日报竟然一报难求,还得在黑市上花大价钱才能买到。


    想到这,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往后凭借着大明日报,一定能赚的盆钵满溢。


    数日后。


    押送报纸的队伍来到京城。


    他们没有耽搁,当即便在城中的大街小巷,开始吆喝起来。


    “大明日报,免费的大明日报!”


    “吏部尚书贪污二十万两,被锦衣卫灭杀满门。”


    ……


    “众多精彩消息,皆在大明日报中。”


    “每人仅限领取一份,先到先得!”


    吆喝的语句,当然是提前备好的,还跟原先在武昌城中的一样。


    京城不管是繁华程度,还是人口总量,都超过武昌不少。


    因此,吆喝声一响起。


    就有许多百姓围了上来。


    虽然吆喝声听得稀里糊涂,不明白大明日报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免费两个字一出来。


    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顿时,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始疯抢。


    不一会儿,卖力吆喝的这个人手中的报纸便被哄抢一空。


    同武昌城中的效果一样。


    识字的人,在低头闷声看着。


    不识字的人,只能请求他人帮助,将上面的内容读出来。


    只不过,与武昌城不同的是。


    京城百姓看到关于武昌的一些新闻,往往会选择跳过。


    散发报纸在京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锦衣卫很快便拿着一份大明日报,交到朱元璋的手中。


    “父皇,这是什么?”


    朱标站在一旁,眼中尽是疑惑。


    “好像叫什么大明日报,是老六搞出来的。”


    朱元璋一边翻看着报纸,一边开口应道。


    “六弟这是又研究出新东西来了!”


    朱标兴趣满满,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不得不说,六弟可真是个人才。


    总是能弄出来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朱元璋一目十行,飞快地看去。


    “楚地粮食收成汇总,果不其然,老六的封地要比其他皇子的富裕上许多。”


    “武昌土地税收变化,倒是值得其他地方也借鉴一下。”


    “什么!王御史竟然包养情妇,成何体统!朕必须得让锦衣卫彻查清楚,这个王御史究竟是哪位!”


    朱元璋的声音传进朱标的耳中,不禁让他感到非常好奇。


    六弟这个大明日报,似乎蛮有趣的。


    记载的事物五花八门,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


    “六弟整了这么一个大明日报,究竟是要做什么用?”朱标一脸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朱元璋来来回回翻看着报纸,眼中亦是带着不解。


    “咱也纳闷的很,难道说老六这小子,彻底放弃修路了?”


    然而,下一秒钟。


    当朱元璋看到这么一个标题后,不由怒气中烧。


    “楚王妻妾成群,却生猛如虎,原因究竟何在?”


    “简直是不知恬耻,竟然以此为题,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


    “而且,观其遣词造句,分明就是老六写的。”


    “这个逆子,把脸都给咱丢尽了!”


    听到这,朱标也是心头一颤。


    六弟的胆子怎么这么大,把这种事情都公然搬到台面上。


    “父皇息怒,六弟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深意!”朱标连忙劝道。


    “你不用给他说好话,咱要亲自写信问问他,整这么一出,究竟是要干嘛!他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咱非得打断他的腿!”


    朱元璋的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


    老六这个逆子,就不能让咱省一天心。


    妻妾成群、生猛如虎,这样的词汇竟然能编成一篇文章,还让其他百姓都看到。


    简直是给咱脸上抹黑!


    很快,一匹快马带着朱元璋的质问信,飞速奔向武昌。


    ……


    ……


    另一边。


    武昌城内。


    朱桢没有等来押送报纸队伍的消息,反而先收到朱元璋的来信。


    一拆开信封。


    顿时,朱桢感觉到一股怒意扑面而来。


    想都不用想。


    一定是老爹看到了大明日报,上面有些内容比较不雅,这才写信质问。


    朱桢拿着信,飞速浏览完毕。


    他低喃自语道:


    “刚才想的果然不错,父皇又来质问了。”


    不过,经历过之前的种种。


    对于朱元璋时不时的暴怒,朱桢也便不再害怕。


    既然问,那我说就是了。


    朱桢提笔,快速写着回信。


    中心思想只有一条,那就是,大明日报如果获得成功,修建从南方到北方的水泥路,就不用愁资金不足了。


    将回信发出后。


    外出的报纸队伍终于返回了。


    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好消息。


    大明日报在武昌周围城镇大获成功,瞬间就被抢光。


    并且,后续收到了百姓一致好评。


    一个坏消息。


    大明日报虽然在京城也被人们一抢而空。


    可是,京城的百姓反响却一般。


    他们说,报纸上关于武昌城的版面太多,看着令人无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