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章 不行!还得继续捐钱

作者: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内。


    楚王府变得分外热闹。


    京城权贵们源源不断的往府中运银子。


    朱桢叉着腰,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进账,笑得都要乐开了花。


    武昌文武官员看到这一场景,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找到朱桢,疑惑地问道:“为何京城权贵会对捐钱这件事情如此热切?”


    朱桢只说了三个字:“纪念碑!”


    瞬间,武昌文武官员对楚王的钦佩,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后院中。


    朱桢的诸多妻妾亦是惊叹,自家王爷可真够厉害了。


    没见他做什么事儿。


    就轻轻松松,筹募到这么银子,连库房都快塞不下了。


    “王爷果真非同常人!”王绮梦赞叹道。


    徐妙锦暗暗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自己没有看错。


    楚王是一个能办成大事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桢筹集到的银子越来越多。


    先前,手上富余了。


    修建水泥路这件事,可以稍微提提速度了。


    招募修路工人。


    购买原材料。


    扩大生产。


    不但如此,朱桢还以官府的名义发布。


    封地境内的百姓加入修路队伍,可以获得一定工钱。


    百姓们自然是高兴坏了。


    挣点工钱补贴家用,这可天大的好事。


    当然,朱桢也强调了,必须是在农闲时期,才能外出修路。


    否则,把封地境内的庄稼耽误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庞大的修路队伍从武昌启程前往应天府。


    在路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水泥路从几十里,修到了几百里。


    挨着水泥路,全新的纪念碑立起来了。


    京城的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第二批捐钱的朝廷大员和世家大族得知后,立刻兴奋起来。


    他们或是骑着马,或是乘着马车。


    前来瞻仰新建立的纪念碑。


    可是,等看到新碑后,他们顿时人麻了。


    “新的纪念碑,怎么没有一开始的那个大?”


    “是啊,根本就没有第一个纪念碑雄伟壮观。”


    “老夫捐了七十万两,刻在碑上的名字竟然这么小,还没有第一批那些捐了几万两的商人阔气。”


    “别提了,我捐了五十万两,碑上的名字只有你的一半大。”


    “哈哈,我捐了一百万两,碑可要比你们的足足大了一圈。”


    看到这,这些权贵才明白,原来纪念碑和碑上名字的大小,是按照捐钱数额的多少来确定的。


    捐的钱多,自然是碑大,刻的名字也大。


    捐的钱少,碑小,刻的名字也就像芝麻似的。


    不过,这第二批碑,全然没有最初第一个立起来的大。


    登时,这些朝廷大员和世家大族追悔莫及。


    要是一开始就捐了钱该有多好。


    只要捐上几万两,就能有那么巨大的碑。


    可是现在,捐了足足几十万两,新碑反而不如前面的大。


    此刻,这些权贵对当初第一批捐钱的那些商人,心里简直嫉妒的要死。


    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为了能够青史留名,传芳百世。


    这些权贵连忙派人,把更多的银子送往武昌,送给楚王。


    这样的话,立的纪念碑会雄伟一些,气派一些。


    让后人看到,也就更加得有面子。


    就在这些权贵懊恼和悔恨的时候。


    当初最先捐钱的那一批商人结伴走了过来。


    他们挺直腰杆,眼中尽是得意与骄傲。


    不但如此,为了让这些权贵听到,商人们还特意把声音提得非常高:


    “你看这新碑,又小,又难看,根本不如咱们那个气派!”


    “是啊,周围都没有雕刻花环,档次一下子就下去了。”


    “说到底,还是咱们明智,早早得就为修路捐了钱。”


    “那可不是,现在就算捐上几十万两银子,也只能在这种小碑上刻名字咯。”


    说着,这些商人大笑一声,转身离开。


    留在原地的一干权贵恨得牙痒痒。


    想当初,这些商人是社会的下层人。


    就算是一个九品芝麻官,都不会多瞧他们一看。


    可现在,通过纪念碑,他们名声远播,反而开始瞧不起咱们。


    这叫什么事啊?


    想到这,这些权贵不能忍了。


    每个人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捐更多的钱,让自己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


    朱桢远在楚地,看到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银子进账。


    他高兴得简直乐开了花。


    整日就是抱一抱女儿羲米,逗一逗儿子朱孟熜。


    再与一众老婆们嬉戏玩耍,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水泥路修了数百里的消息,很快便传至皇宫。


    朱元璋顿时人麻了!


    他急忙找来朱标和马皇后。


    “咱的老六,竟然真把路修起来了。”


    “而且,已经修了几百里路,没动用国库里的一两银子。”


    “这可真是神了!”


    听到这,马皇后顿时笑容满面:“老六这孩子,真出息了。”


    朱元璋的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咱奇怪的是,他们楚王府也没掏钱,几百里路是怎么修出来的?”


    朱标上前一步,笑着解释道:“父皇,都是京师里的朝廷大员和世家大族捐的钱。”


    “什么!”


    登时,朱元璋大惊。


    他挠了挠头,百思不得其解:“这些权贵一向抠门,怎么舍得把钱捐出来修路?”


    “六弟聪明,通过捐钱立碑的方法,让这些有钱人主动捐钱。”朱标笑意盎然。


    “是啊,这些权贵就爱惜一个名声,盼望着能够名流千古,这个法子,咱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


    朱元璋一拍脑袋,眼中顿时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那也得你会制作水泥路啊!”马皇后不由笑出了声,“老六鬼灵精怪的,这主意怕是只能他想得出来。”


    “这小子,身上有股奸诈劲儿,像他老子。”


    朱元璋的目光流露出一丝赞叹。


    作为一名上位者,就必须得这样。


    否则,想要办成一件事,那可比登天还难。


    “重八,有你这么说儿子的吗?”马皇后笑骂道。


    “咱今天是真开心,有朝一日水泥路修起来,对百姓、对大明,都有极大的好处。”


    朱元璋声音真挚,眼中带着一丝动容。


    若新路修遍全国,大明政权会变得更加稳定。


    到时候,就算是传千代万代,也是有希望的,


    老六这孩子,这一次真是让咱刮目相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