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章 盐钞法

作者:潜水的夜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过陛下,新宝钞发行必须回收旧的宝钞,这能避免市面上出现伪造宝钞。”


    “这个咱可以答应你,此事就由宝钞提举司与户部一同负责。”朱元璋爽快答应下来。


    “另外便是宝钞保证金一事,若是不解决,宝钞还是会贬值的。”陆渊说道。


    “咱可没钱!万灵散赚的那些,全部都投入了扶桑和西南的战事之中,没钱还怎么打仗?”朱元璋像是生怕陆渊抢走他的钱粮,连忙说道。


    “陛下,保证金并不一定是用金银。其他价值坚挺,能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东西也是可以的,比如说盐。”陆渊说道。


    “不可,若是用盐作为保证金,那些商人又怎么会去运销盐引,这样一来,边军不是无粮可用了。”朱元璋顿时不同意了。


    盐引是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源于盐钞法。


    宋庆历八年,兵部员外郎范祥变通盐法,由折中法的交实物改为交钱买盐钞,商人凭盐钞购盐运销,官则用所得之钱收购粮草。


    而到了明朝,由于边关缺粮,执行“开中法——盐引代币”


    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开中。开中之制系沿袭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


    按明代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00斤。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


    这些盐引都被大商贾和世家控制,而这些世家大族,光靠盐引便可以每年赚取七八百万两。


    可见盐引的一本万利。


    “陛下制定开中法乃是为了充实边境军粮储备,但那些商人逐利,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便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陆渊说道。


    “此为商屯。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云南,各处都有。”


    “这些商人借此谋取大量利益。”


    “我以为,该取消盐商对盐引的垄断,以及取消行盐地界,这样一来,不论大小商贾皆可皆可量力运行,去来自便。”


    “这样一来,不只可以避免那些大盐商坐大,垄断市场,还可以打压盐价,让普通百姓也能买到贱价盐。”


    “没想到那些商人竟然如此贪婪,原本开中法乃是为了充实边境军粮储备,竟然也被这些商贾寻到了空子。”朱标不满地道。


    “商人逐利,本也无可厚非,而且商屯,也是于边军有利的事情。”陆渊说道。


    “但他们不该聚众屯盐,借此拉高盐价。陆渊,你这盐钞法改制很好!这样百姓都能得了实惠。”朱元璋道。


    “陛下之前担心用盐作为保证金,那些盐商便不会再运盐充实边境军粮,实在是多虑了,只有有利可图,又何必怕那些商人会无动于衷。”


    “另外,在下可献上新式制盐之法,此法不但简便,还可以快速制作出大量的盐,便可以解放众多盐户了。”陆渊说道。


    朱元璋闻言大喜:“哦?快快说来!”


    自古制盐便是苦差事,老朱也是知道盐户之苦,但盐乃是国本,不可马虎,他也是没有办法。


    如今陆渊献上新式制盐法,那便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朱元璋自然激动。


    ........


    陆渊关于其他几套宝钞的图样早已经设计好了,图纸都交给了雕版工匠。


    印制宝钞的事情,只要杨士奇盯着就行了。


    而随着第二天,宫廷封赏的到来,整个宝钞提举司上下振奋。


    老朱这次是真的高兴了,封赏十分丰厚,就连最普通的工匠都得了五两银子,这对于这些工匠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之前哪里有这种好事,就算有好处也是那些官员都拿了,他们能喝点汤水就不错了。


    哪里有像陆渊这样一点没贪的。


    这也让陆渊在宝钞提举司的声望大增,风头无两。


    但陆渊并没有功夫与他们一同庆祝,布置下了事情,便与朱标一同前往盐城。


    盐城,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东部,东临黄海,西南与扬州、泰州为邻,西北与淮安相连。


    西汉高帝,始建盐渎县。东晋时期,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


    盐城几乎都是盐户,世代以煮盐、晒盐为生。


    但虽然古代盐价高昂,可实际上这些盐户生活困苦。


    盐户日夜煮盐,风吹日晒,十分辛劳。


    这绝对是个苦差事,有些能力的都会想办法改户,以逃避盐户的身份。


    朝廷为垄断盐业的经济利润,建置盐场,将濒海从事盐业生产的人群“拘籍”为亭户、井户,,形成一套食盐官营管理制。


    而百姓想要吃盐,也是不容易。


    朝廷是按户口给盐,即根据州县人口数及其他需要(比如腌制鱼类),来确定实际食盐生产定额和行销引目。


    食盐的销量决定食盐的供应量,需求量决定盐业生产的规模,并将全国产盐区,分为若干大区,如两淮盐区、两浙盐区、山东盐区等,大区之下再分设若干盐场,每个盐场生产出来的盐,被严格规定专门供应给若干州县的吃盐群众。


    管控之下,买盐、卖盐,都有明确的活动区间,无论买方还是卖方,如果越界,那么所买所卖的盐,都是“私盐”。


    《大明律》规定:“凡犯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情节严重者可判死刑。


    而百姓想要吃盐也是不易。


    吃盐要纳税,明代的盐税是直接向人口征收的,天下所有吃盐的户口,都要交“盐粮”或者“盐钞”。


    每斤纳钞一贯,称之为‘盐钞银’。


    而想要拿到盐也是不容易。老百姓是要按照家庭人口总额,去官府那里纳税。


    官方再按照总额,将盐发放到里长手中,而百姓才能获得相应比例的盐斤数量。


    而除了私盐之外,根本不存在盐店让百姓私下购买盐。


    各地盐价不同,两淮盐一斤值钱14文。而一斤猪肉也不过14文。


    而在内地及西南的很多路途遥远的地方,常常因为运盐不便导致盐贵甚至无盐的情况。


    这也是划区行盐的弊端。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为您提供大神潜水的夜猫的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