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章不算计

作者:凡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西州,下辖前庭,柳中,交河,天山,蒲昌五县。汉时车师国高昌壁,和帝三年,班超定西域,为都护,其地汉民多为汉魏戍卒之后,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灭鞠氏高昌置西州,为安西都护府驻地,贞元七年陷于吐蕃,后为保义可汗所夺,其弟句罗俾为叶护统领至今。


    其地处东西之要冲,南北之枢纽,东北至伊州七百三十里,西至焉耆七百二十里,北至庭州五百里,南至楼兰故地一千二百里,东南至沙州千里有余,战略位置佳。


    除了地理位置,另一特殊之处在于地沃人多,开元时有一万两千户,五万多口,相较于一千七百多户的伊州,两千二百多户的庭州,堪称巨无霸级别。


    这里还实行完整唐制,州县乡里,赋税制度等与内地州完全相同。


    从贞观十四年归于大唐,到贞元七年陷落,西州人在大唐治下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安宁日子,这实在太久了,所有人都已适应并且愿意继续下去,近年战乱不休,忍受吐蕃和回鹘的轮番欺压,更对大唐念念不忘,唐人百姓得知烦了身份后,所有委屈涌上心头,伏地大哭不止。


    虽经多年战乱,唐人依旧有大量唐人村落,人的坚韧真是超出想象。男女不顾寒冷,扶老携幼奔走呼喊,跟在队伍两侧说个不停。


    “军爷来族里吃用些,小人婆娘治的好汁水”。


    “是王师来了?”。


    “当今天子还用元和年号?”。


    “太师是要亲自镇守西州?”。


    “小的道路熟悉,能干活儿”。


    “不想还能见到王师至此”。


    烦了率众在回鹘骑兵指引下前进,脸皮一阵阵发烧,百姓如此,身为大唐武人,真是耻辱……


    过午至赤亭镇,此地乃西州东部门户,大唐曾于此设守捉,蒲昌县千夫长带人赶来迎接。


    这千夫长兼领蒲昌县军事民政,从一路见闻看,他哪样都没干好,倒也不奇怪,不经受系统的教育,能管好一地军政的人或许会有,但也绝对是极少数。


    不过对于突然出现的大唐太师他还是很恭敬的,热情招呼太师去蒲昌城,还自称山野之人粗陋少礼,已派人急报于叶护云云。


    烦了懒得搭理他,只让小玖去应付,身份相差太大,跟他说话都丢份,随后下令在赤亭镇落脚。


    千夫长对他的身份丝毫没有怀疑,不光因为随行侍卫,还因为杨大帅的身份足够响亮,不可能有人敢冒充,可他招呼都不打就突然出现在这里,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先安顿住下,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种级别的人物跟自己关系也不大,等上边安排吧。


    烦了让亲兵去打探情况,跟勇子洗漱一番后在驿馆闲逛,在角落发现一块石碑,擦拭后才发现刻着一首长诗。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


    ……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


    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


    ……


    作者是岑参,落款却是一位过路的官员,他与岑参相熟,要去赴任安西行营判官,临别岑参作诗为其壮行,途经此处有感,录诗刻石为念。


    给勇子讲解一遍诗句,二人都有些沉默,遥想当年,前辈们何等雄壮豪迈,如今这里悬挂的却是回鹘狼旗……


    “你怎么打算?”。


    烦了道:“看看再说,总不能失了大唐威严”。


    朱勇说道:“西州乃大唐州郡,一帮杂胡盘踞于此,还妄图会盟建国,不可纵容!”。


    烦了有些意外的看看他,点点头道:“你说的对”。


    来的路上他便想通了,西州乃大唐州郡,自然不能容忍回鹘在此会盟,原因很简单,大唐拥有说不的实力。


    所以他此行不为观礼,观礼代表默认对方的所作所为来捧场,实在是过于下贱。


    他来这里是为游猎,是大唐太师闲着没事,来自家的地盘打猎游玩来了。


    没错,西州是大唐的,不姓回鹘!


    傍晚时小玖和亲兵都回来了,带回一些杂七杂八的消息。


    西州分为三等人,回鹘人当然是第一等,唐人第二等,其他部落最末,按人口来说唐人最多,具体多少说不清楚,回鹘次之,再就是其他诸部。


    句罗俾威望一般,但也不算残暴,有点像软绵绵的老好人,大儿子死在庭州,小儿子多斯逻在焉耆,据说这个小儿子野心勃勃,行事狠辣。


    西州和焉耆内部不算安宁,矛盾点除了回鹘人野蛮的霸占好地,还来自信仰冲突,西州是佛教盛行之地,吐蕃占据时也一样,回鹘却信摩尼教,两边天然合不来,句罗俾倒也没强制,一直就这么混着。


    至于推举可汗的事,据小玖说就是爷俩促成的,句罗俾已经大度的原谅了庭州诸部,并与他们和解,目前为止没听到阿依和胡特勤姐弟的消息,也不知道到西州没,另外据小道消息,句罗俾还邀请了黑眼部和疏勒诸部前来观礼。


    烦了大概算了下,以目前的情况看,阿依的势力无疑最大,可是内部却派系林立,有双河州嫡系,弟弟胡特勤,山北诸部,以及最后来的回鹘残部,到底能不能紧密团结,经得起句罗俾的拉拢,尚且未知。


    而句罗俾坐拥西州与焉耆镇,又以大儿子的命换取了庭州诸部的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至于黑眼部与疏勒诸部,句罗俾肯定要极力拉拢,若是能拉到这两个外援,阿依姐弟便等于被两面夹击,基本没有反抗的机会。


    就算明着争不过,句罗俾爷俩还有最后一招可用,在自家地盘,派出心腹一顿乱刀……


    看他皱眉沉思,朱勇忍不住道:“怎么又算计上了?”。


    烦了一愣,是啊,老子干嘛来了?怎么又算计上了?跟这帮人算计个球?


    “呸!吃酒!”。西州,下辖前庭,柳中,交河,天山,蒲昌五县。汉时车师国高昌壁,和帝三年,班超定西域,为都护,其地汉民多为汉魏戍卒之后,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灭鞠氏高昌置西州,为安西都护府驻地,贞元七年陷于吐蕃,后为保义可汗所夺,其弟句罗俾为叶护统领至今。


    其地处东西之要冲,南北之枢纽,东北至伊州七百三十里,西至焉耆七百二十里,北至庭州五百里,南至楼兰故地一千二百里,东南至沙州千里有余,战略位置佳。


    除了地理位置,另一特殊之处在于地沃人多,开元时有一万两千户,五万多口,相较于一千七百多户的伊州,两千二百多户的庭州,堪称巨无霸级别。


    这里还实行完整唐制,州县乡里,赋税制度等与内地州完全相同。


    从贞观十四年归于大唐,到贞元七年陷落,西州人在大唐治下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安宁日子,这实在太久了,所有人都已适应并且愿意继续下去,近年战乱不休,忍受吐蕃和回鹘的轮番欺压,更对大唐念念不忘,唐人百姓得知烦了身份后,所有委屈涌上心头,伏地大哭不止。


    虽经多年战乱,唐人依旧有大量唐人村落,人的坚韧真是超出想象。男女不顾寒冷,扶老携幼奔走呼喊,跟在队伍两侧说个不停。


    “军爷来族里吃用些,小人婆娘治的好汁水”。


    “是王师来了?”。


    “当今天子还用元和年号?”。


    “太师是要亲自镇守西州?”。


    “小的道路熟悉,能干活儿”。


    “不想还能见到王师至此”。


    烦了率众在回鹘骑兵指引下前进,脸皮一阵阵发烧,百姓如此,身为大唐武人,真是耻辱……


    过午至赤亭镇,此地乃西州东部门户,大唐曾于此设守捉,蒲昌县千夫长带人赶来迎接。


    这千夫长兼领蒲昌县军事民政,从一路见闻看,他哪样都没干好,倒也不奇怪,不经受系统的教育,能管好一地军政的人或许会有,但也绝对是极少数。


    不过对于突然出现的大唐太师他还是很恭敬的,热情招呼太师去蒲昌城,还自称山野之人粗陋少礼,已派人急报于叶护云云。


    烦了懒得搭理他,只让小玖去应付,身份相差太大,跟他说话都丢份,随后下令在赤亭镇落脚。


    千夫长对他的身份丝毫没有怀疑,不光因为随行侍卫,还因为杨大帅的身份足够响亮,不可能有人敢冒充,可他招呼都不打就突然出现在这里,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先安顿住下,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种级别的人物跟自己关系也不大,等上边安排吧。


    烦了让亲兵去打探情况,跟勇子洗漱一番后在驿馆闲逛,在角落发现一块石碑,擦拭后才发现刻着一首长诗。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


    ……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


    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


    ……


    作者是岑参,落款却是一位过路的官员,他与岑参相熟,要去赴任安西行营判官,临别岑参作诗为其壮行,途经此处有感,录诗刻石为念。


    给勇子讲解一遍诗句,二人都有些沉默,遥想当年,前辈们何等雄壮豪迈,如今这里悬挂的却是回鹘狼旗……


    “你怎么打算?”。


    烦了道:“看看再说,总不能失了大唐威严”。


    朱勇说道:“西州乃大唐州郡,一帮杂胡盘踞于此,还妄图会盟建国,不可纵容!”。


    烦了有些意外的看看他,点点头道:“你说的对”。


    来的路上他便想通了,西州乃大唐州郡,自然不能容忍回鹘在此会盟,原因很简单,大唐拥有说不的实力。


    所以他此行不为观礼,观礼代表默认对方的所作所为来捧场,实在是过于下贱。


    他来这里是为游猎,是大唐太师闲着没事,来自家的地盘打猎游玩来了。


    没错,西州是大唐的,不姓回鹘!


    傍晚时小玖和亲兵都回来了,带回一些杂七杂八的消息。


    西州分为三等人,回鹘人当然是第一等,唐人第二等,其他部落最末,按人口来说唐人最多,具体多少说不清楚,回鹘次之,再就是其他诸部。


    句罗俾威望一般,但也不算残暴,有点像软绵绵的老好人,大儿子死在庭州,小儿子多斯逻在焉耆,据说这个小儿子野心勃勃,行事狠辣。


    西州和焉耆内部不算安宁,矛盾点除了回鹘人野蛮的霸占好地,还来自信仰冲突,西州是佛教盛行之地,吐蕃占据时也一样,回鹘却信摩尼教,两边天然合不来,句罗俾倒也没强制,一直就这么混着。


    至于推举可汗的事,据小玖说就是爷俩促成的,句罗俾已经大度的原谅了庭州诸部,并与他们和解,目前为止没听到阿依和胡特勤姐弟的消息,也不知道到西州没,另外据小道消息,句罗俾还邀请了黑眼部和疏勒诸部前来观礼。


    烦了大概算了下,以目前的情况看,阿依的势力无疑最大,可是内部却派系林立,有双河州嫡系,弟弟胡特勤,山北诸部,以及最后来的回鹘残部,到底能不能紧密团结,经得起句罗俾的拉拢,尚且未知。


    而句罗俾坐拥西州与焉耆镇,又以大儿子的命换取了庭州诸部的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至于黑眼部与疏勒诸部,句罗俾肯定要极力拉拢,若是能拉到这两个外援,阿依姐弟便等于被两面夹击,基本没有反抗的机会。


    就算明着争不过,句罗俾爷俩还有最后一招可用,在自家地盘,派出心腹一顿乱刀……


    看他皱眉沉思,朱勇忍不住道:“怎么又算计上了?”。


    烦了一愣,是啊,老子干嘛来了?怎么又算计上了?跟这帮人算计个球?


    “呸!吃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