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准备

作者:董王不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黑火药的调配对董良来说并不是难事儿。


    他当过兵,在兵工厂做过技工,后半辈子又是技校的老师。


    这些事情手到擒来,而且他做出的还是颗粒火药。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只是多了一道工序而已,蛋清和米汤,董良都可以搞到。


    硫磺和火硝是买回来的,木炭在营地中有很多。


    这座海岛上植被茂盛,董良教林本在树林边上建造了几座土窑,这样烧制木炭不仅仅高效,而且烧制出来的木炭杂质更少。


    生活组的人现在忙的脚不沾地,他们也被分成了好几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事情。


    董良需要大量的木材,他甚至准备在营地的周围设置一圈木栅栏,建造简易的防御工事。


    光是伐木一项,生活组的人就不够。


    董良不得不组织护卫队员在训练之余充当伐木工。


    火药仓库的外面用木头和茅草围城了一个可以挡风的院子。


    这里成了董良的火器加工场地。


    董良的面前铺着一块方形的棉布。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他一边讲解,一边给那几位华工做示范。


    不一会儿一个小型的炸药包就被董良扎好。


    这个炸药包四四方方,比工兵用的炸药包要小。


    因为董良做的这种小号炸药包是当做手雷使用的。


    他现在没有条件用生铁铸造壳体,只能采用炸药包的方式做手雷。


    不过火药中被董良混入了一些尖锐的石子,在实战中应该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他还要制作一些土地雷。


    炸药包的制作不难,要掌握紧、实、密等要点。


    制作的时候要求工匠心细,要有耐心。


    包扎的紧密度直接关系到爆炸的威力。


    “包恩号”上,理查德正带着剩余的十名水手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这几个水手并没有参加甲板上的暴动,有幸活了下来。


    但是他们协助处理了尸体,大部分人都被下破了胆子。


    尤其是班纳那几乎断成了两节的尸体,让这几个洋人水手天天做噩梦。


    “理查德,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给这些猪仔打工吗?”


    一名水手对理查德说道,他知道此时船上剩下的护卫都听不懂英文。


    “不要再说了,安心干活,我不想死,那位董先生是一位学者,他说话会算数的。”


    “哎呦!”一颗石子打到了这名水手的身上,他惨叫一声,随即向四周打量。


    只见那个长的粗壮,留着一头钢针一般短发的猪仔,正坐在尾楼顶上一动不动,似乎是在看着远处海湾上的风景。


    “干活吧,布什,我们只要听命行事就不会死,你应该庆幸,他们不是一群无法交流的野蛮人。”


    “包恩号”必须要等到十天后再一次大潮的时候才能够开出去。


    在此之前,理查德必须要修理好船帆和船舵。


    康八爷也知道了岸上发生的事情。他的心中很是担忧。


    但是董良说的也对,这艘大船是他们的退路,承载着所有人的期望,必须要保护好了。


    他这两天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监视着这些船员。


    好在他们已经下破胆子了,应该不会再起什么幺蛾子。


    三天过去了,董良还是一个扶桑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护卫队的长矛都已经做了出来,船钉虽然叫钉子,但是却有一尺多长,经过打制之后很容易就能够做成长矛的矛头。


    矛杆却不是用竹子做成。


    董良在林子里面发现了一种树,这种树只有手腕粗,从根部就开始分叉,一颗就有十几根分散的主干。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种树都长在密林中,为了让树梢能够晒到太阳,它们一门心思长高。


    以至于都没有多余的能量去长粗。


    董良一见到这东西眼睛都亮了,这种树干跟白蜡杆子一般,真是天然的矛柄。


    三天时间,董良制作出了三百多柄长矛,每一根都有五米多长。


    他还用多余的船钉做了五六百把短矛。


    沙滩就是他们的训练场,董良此时手中正拿着一根拐杖形状的奇怪工具。彡彡訁凊


    “许树,你来用这个东西再掷一根短矛试试。”董良的同乡许树分在王素的长矛兵乙队。


    此时他们正在沙滩上练习掷矛。


    短矛出现的历史比弓箭早,它的使用比弓箭要简单一些。


    董良现在没时间去制作弓箭,也没有时间去训练弓箭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这岛屿上大都是山林。掷矛兵兴许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是,船长。”许树接过董良手中的小工具。


    这个东西一端有横档,在它光滑的面上放置短矛,把短矛粗的一端支撑在横档上。


    许树的手握在工具前端的握把上,握把上有凹槽,正好跟手指契合。


    许树用力向前甩出,短矛这次飞出了二十几丈,比他刚才投掷出的距离增加了将近三分之一。


    “船长,这个东西好,我用的力气明明跟刚才差不多。短矛怎么就飞的更远了呢?”


    董良现在可没有时间跟他们讲掷矛过程中的杠杆原理。


    “船长,您以前读的都是些什么书啊,怎么什么都懂。”王素一脸敬佩地说道。


    他们原本还在担心能否抵挡得住扶桑人的报复。


    但是仅仅三天时间,董良就训练出了两百多长矛兵,还给他们他们制作了锋利的长矛。


    正如董良所说,兵器是士兵的胆。


    董良教他们怎么用小型的扭力投石车投掷炸药包,指导长矛方阵怎么变阵,怎么配合。


    又教他们使用短矛。


    这群华工感觉他们现在就是去攻打县城都可以了。


    他们也见过朝廷在各地的汛兵,那些人用的家伙事儿还不如自己呢。


    “这东西已经用了上万年了,我自然知道。”董良笑道。


    这个掷矛器可是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只是我中华文明早早发明了弓箭,不大用这些原始的东西。


    董良目测了一下,使用掷矛器基本上可以将短矛投到七八十米外的距离。


    扶桑人普遍使用的长弓虽然比他们的身体还长,但是只有三四十米的射程。


    到时候他们的弓手还没开弓就已经被短矛洞穿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我再说一遍,掷矛的时候,身体尽量前倾,手臂最终停下来的时候指向正前方你要投掷的那个目标。”董良再次帮他们做了一次示范。


    在训练场待一会儿,他又被喊到工坊那里。


    营地内划出了一块固定的区域作为工坊。


    这里有铁匠铺,还有木工作坊。


    虽然条件简陋,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船长,您看看这炮车怎么样?”


    董良的面前是一辆两轮炮车。


    他提前将各个零件都画成了图纸,然后由这些华工中的木匠帮着做了出来。


    现在刚刚出了成品。


    炮车并不大,几乎全部都是用木头做成。


    董良准备将船上的几门小型火炮安装在炮车上。


    这样他们要是在岛上与扶桑人野战的话,这几门炮使用起来就更加的方便。


    这几天训练的强度很高。


    大家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运转。


    董良杀了几头牛给所有人补充营养。最后要是败了,这些东西留着也没用,还不如先吃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