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九二章 王谋赵断

作者:董王不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海澄的复兴会起义军赶到漳州城外的时候,城门已经被人打开。


    原来是这位镇守使曹三祝主动出击之后,城内空虚,城内的复兴会员趁机夺取了城门。


    不到五天时间,起义军就拿下了几乎整个漳州府。


    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咸丰三年,黄德美起义也是十几天时就占领了漳州和厦门。而此时漳州地方清军的实力比那个时空还要虚弱。


    因为兵力都被抽调去攻打东番岛了。


    孙延平依然没有停止扩军,他继续在漳州招募人马,丝毫不担心会影响到地方上的生产,因为他知道董良的背后有广州粮商苏家以及浙江海商沈家的支持。


    南洋的粮食产量很高,这一点在南洋呆过多年的孙延平非常清楚。而现在漕运断了之后,浙江的粮食也会产生富余,以沈家的关系,想要将这些粮食运出来并不难。


    他知道此时清军守卫空虚,起义军不需要有多强的战斗力,只要人多就好。


    人多就能够控制更多的地盘,因为他们面对的敌人主要是那些地方士绅,这些人的实力同样不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在漳州府城、长泰、石码等地,孙延平又招募了二十个大队的民兵,这下子义军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七千人。


    其中精锐被编入守备队,普通的民壮则编入民兵。


    义军迅速向漳州底下的各县进攻,扩张的势头非常猛。


    孙延平趁胜分兵攻取安溪、漳浦、云霄等漳州下辖各县。


    十八日,义军一部占领西南面的诏安,至此,漳州全境基本上都在华族的手中。


    孙延平也是一个知兵之人,尤其是对闽粤的地理十分了解。


    他知道诏安有一座分水关,此关距诏安县城约二十里路程,历来是漳潮两个州府的交界处。


    地势群峰列障,其间的分水山有一天然的壑口,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


    明正德十五年漳潮巡检司迁署至此,由此诞生了名扬闽粤赣三省的分水关。


    诏安位于闽粤交界地,是福建的东大门,“地极七闽,境连百粤”。


    塔读@<app>


    义军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暂时堵住了广东清军北上干预的道路。


    孙延平在此驻军两千人,又于关城之上增置了火炮。


    除了攻打海澄和漳州城的一战,义军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像样的战斗。


    清军闻风逃跑不敢应战,地方官员弃城而走不在少数。


    谁都没有想到,在大军进攻东番岛的时候,福建会爆发这么大规模的起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