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〇七章 苏文灿

作者:董王不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拿下台州水营之后,护卫军将这里的人员和缴获的物资全部装船拉走。


    十2艘梭船以及那些海沧船则交给了卓1清统领的私掠舰队。


    董良又将缴获的粮食和弹药全都留下,张明也将带着十几艘火箭艇暂时留下协助卓1清。


    然后董良才带着俘虏和缴获的金银离开。


    这次在黑旗帮和台州水营1共缴获了金银财物合计价值上百万两白银。


    这1战是净赚无疑,董良也算是不虚此行。


    等华族私掠舰队发展起来了,董良就可以控制浙江外海的航线,同时也能够为华族今后对江浙地区的攻略提前打下1个前站。


    黑旗帮和台州水营的俘虏加在1起也有56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壮。


    这些人只要劳动改造1段时间就能够发展成为自己人,也是1笔不小的收获。


    董良在本土作战的时候都是能够俘虏就俘虏,尽量少造杀孽。


    华人虽多,但是在董良的眼中都是有用之人。


    随着董良回归8重山,对东番岛的征伐提上了日程。


    护卫军的规模几乎达到了极限,再这样下去,琉球已经容纳不下华族的发展了。


    ……


    当董良还在8重山的时候,1条从湖北传来的消息引起了董良的重视。


    自去年十1月底,太平军从湖南长沙北上,于12月3日占益阳,13日克岳州,获大批粮饷、军械、船只。


    最重要的是太平军以岳州当地的船民、纤夫为基础重建了“水营”。


    17日,10余万太平军撤离岳州,水6并进,直趋湖北省会武昌。


    此时武昌清军仅3000余人,湖北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将城外兵勇悉撤城内。


    21日,自湖南来援的总兵常禄、王锦绣所部千余人亦赶到,入城固守。


    22日,6路太平军67千人抵武昌城外,占领城东洪山、小龟山诸要点,并向南北展开,挖沟筑垒,内围武昌城,外阻清军,水路太平军抵武昌江面,经1昼夜激战,攻占汉阳,后又夺占汉口。


    典水匠唐正才率部于汉阳、武昌间江面以铁索巨舟搭成浮桥。


    24日,清军向荣部万余人自岳州赶到武昌城南,随后分兵城东,多次对太平军发起进攻,均被击退。


    自25日起,太平军日夜环攻武昌城。清军依城高墙厚,拼死抵御。


    虽然太平军攻破武昌的消息还没有传来。


    但是董良早就知道了这场战斗的结果。


    清军没有在长沙之战彻底消灭太平军,是战略上的1次重大失败。


    实际上岳州之战才是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太平军的水师早就在流窜的过程中损失殆尽。


    占领岳州之后,太平军从新获得了水师战船,这极大地加强了太平军的机动性。


    从而为太平军争取到了在长江流域作战的主动权。


    ……


    董良回到西表岛之后,立即召开了推迟的年会,暂时将华族接下来的工作给确定下来。


    然后陈得利回到福州城,继续北上建设琉球馆。


    而孙延平这次也跟着1起离开,他要回本土秘密发展暗部的力量,同时组建华族复兴会在本土的各个分部。


    之前投送出去的《告华族同胞书序言》已经在沿海的1些港口城市暗中传播。


    这样1份华族复兴宣言,果然有1定的市场。已经有人开始主动打听这份宣言的来源。


    董良觉得是时候继续推进这件事情了,在这个时候推出华族复兴会,让这些迷失的小鹿找到自己的组织。


    东海之上,5艘老闸船偏离了传统的航线,向8重山海域开去。


    苏文灿为了见到苏达,连年都是在船上过的。


    他先是到鸡笼港休整了两天,然后就直奔8重山群岛而去。


    因为这里以前没有修建港口,除了被风浪吹过来的船只,很少有商船会主动靠近这里。


    苏文灿终于看到了西表岛上的山峰,按照苏达所说,这里应该有1座港口。


    就在这时,有几艘小型的帆船巡逻艇飞快地靠近船队。


    那速度快的惊人,苏文灿跑了这么多年海,竟然都没有见到过这样快的帆船。


    这帆船果然是华族的官方巡逻艇。


    琉球唯1对外开放的港口在那霸。


    8重山是不对外开放的,1方面这里没有合适的商业港口,另1方面董良还要对外保持华族的隐秘性。


    苏文灿似乎知道自己要被拦截,招呼手下船队乖乖地停了下来接受检查。


    巡逻艇上,几个穿着蓝色军装的军人跳上了货船。


    态度倒是还好,对方1上来就问各种问题。


    苏文灿都11做答。让苏文灿感到惊讶的是对方竟然认识自己的儿子苏达。


    苏达1直被岛上众人看作是元首的大弟子,他为人成熟、成绩优异,深受元首的喜爱。


    护卫军就那么点人,圈子并不大,巡逻艇上的守备队员认识苏达也不足为奇。


    上原港上,苏达站在码头翘首以盼。


    巡逻艇编队已经提前派人将消息送回了港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