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三一章 陆家的新生意

作者:董王不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肖国群还活着。


    潘平和郑明都死了,他肖国群却没有死。


    孙瑜本来准备将这些人给处决的。


    不过最后还是将他们交给了洋人。


    那时这群从西表岛逃走的华工一个个都被打得遍体鳞伤。


    很多人陆续死去。


    肖国群不想就这么死了。


    他想起了董良当初跟他们说的话——无论什么时候,活着都是第一位的,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肖国群在猪仔馆听说了元首进攻同安县城的消息。


    他知道,元首这是帮兄弟们接回家眷,不知道自己的家眷有没有被接回去。


    想必是没有的,毕竟自己背叛了弟兄们。


    他的心中充满了歉疚,在兄弟们拼死战斗的时候,他跑了回来,他是个逃兵。


    今天他吃的这些苦头,都是报应,都是他该受的。


    因此即使是吃老鼠、蚯蚓,他也要活下去,肖国群只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西表岛去向元首说一声道歉。


    “肖哥,你看洋人的军舰都走了,他们的士兵也跟着离开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跛脚的男子爬到他的身边说道。


    这人的一条腿在小腿的位置反向弯曲,是个可怜人,要不是肖国群罩着他,估计早就死了。


    肖国群在被关进来的第一天被一个馆内头头欺负,他硬生生用嘴巴咬断了对方的喉咙,就这样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几乎每一个猪仔馆中都有一个霸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过肖国群已经是二进宫。他跟着董良在石垣岛与萨摩人真正厮杀过,身上已经有了血性,而且经过了一定的战斗训练。


    不是这些被关在猪仔馆中的普通泥腿子能够比的。


    肖国群的眼睛向港口的方向瞥去,果然洋人的舰队要离开了。


    肖国群早就已经在规划着逃跑,但是岛上突然来了很多军舰和洋人士兵,打断了他的计划。


    现在洋人走了。他不知道洋人为什么走,但是他的机会来了。


    “告诉弟兄们,这两天招子都放亮一点,想要活命就必须要逃出去。”


    经过“包恩号”的事情之后,现在洋人的运奴船上都加强了戒备,想要在船上动手已经很难。


    唯一的机会就是在猪仔馆动手。


    肖国群原本是水手组的人,学习过驾船,要是能够抢到洋船的话,他有把握指挥这些人将船开起来。


    ……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福州港。


    经过紧张的装修之后,琉球馆终于开了起来。


    这是一个中式风格的会馆。


    会馆的主体是一个客栈,主要接待从琉球过来的客商。


    客栈内有专门的琉球商品展示区。


    董良现在能够拿出来的商品也只有香皂、香水、玻璃制品、珍珠、白糖、糖果、装饰性珊瑚等。


    这些东西在大清还是有一定销路的。


    现在这个阶段,琉球馆的主要作用还是采购物资,生铁、粮食、棉纱、布匹这些东西都是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华族紧缺的东西。


    馆内常年有一位琉球官员驻守。当然了也就是挂着琉球官方的头衔,方便与当地的官府打交道。


    不过这些人倒真的是琉球人,他们都是从宫良的小吏中选拔出来的。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董良还给他们做了针对性的培训。他们将是未来在各地开设的琉球馆馆长。


    因此他们不仅仅必须要学会怎么跟当地的官府打交道,还需要懂得怎么做生意。


    这段时间,陈得利一直呆在福州处理琉球馆的事情。


    因为厦门周围战火纷飞,福州聚集了大量的客商。


    陈得利能说会道,出手阔绰,很快就结交了一大批的商界精英。


    其琉球官方的名头,也让他加分不少,很多人都想要通过他搭上去琉球、扶桑的商陆。


    大家都知道扶桑盛产白银。x


    这几年因为鸦片贸易,大清的白银大量流失,银价越加高启。


    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南方各地又经常爆发动乱,商路时常中断,商户手中的商品积压严重。


    偏偏在这个时候,满清朝廷开征厘税,各地私设的收税卡点不知凡几。


    从江西运送一批货物到福州,一路上要交上十几次税。


    但是生意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不做下去,就真的要饿死了。


    战争让福州城出现了畸形的繁荣。


    乡下的地主老财也跑到福州城躲避战乱,让城内增加了不少消费人群。


    庆瑞的府邸前,送礼的队伍比以前更长,几乎排满了整条街。


    陈得利却从中感到了危机。


    跟在董良的身后这么长时间,陈得利也学会了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


    福州城的东面,鼓山的西南角,是福州的一处重要的码头区。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倚靠着码头,这里形成了一处繁华的商业区。


    街道的一处繁华地段,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门口有舞狮表演。


    原来是陆家的烟管今日开张。


    这是一栋两层的四合院楼宇,房间就有上百个。


    里面有大通铺,有包房,还有漂亮的姐儿伺候着。


    陆剑锋要么不做,既然要做这一行就要做好。


    他几乎拿出了陆家所剩的所有积蓄开了这家烟管。


    今天新店开业,所有人都可以进去免费体验一次。


    “来自印度的顶级烟土,让你体验成仙的感觉。”跑堂的小二不遗余力地向客人兜售着新货。


    十几年过去了,还有几人记得当年林公在虎门销烟的壮举?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还有几人记得三元里拿着锄头、镰刀痛击英国人的乡亲?


    还有几人记得吴淞炮台上战死的将士们呢?


    大清的地主士绅们,他们不需要劳动就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样的人总是觉的周围一片歌舞升平。


    他们的人生就是用来享受的。


    鸦片大行其道,跟这些人思想上的堕落与腐化密不可分。


    最开始吸食鸦片的就是这些不劳而获的人。


    等到他们将家财给挥霍一空之后,就转而代理销售鸦片,以赚取自己的毒资,而他们只能将鸦片卖给那些他们曾经剥削的升斗小民。


    如此传销式的扩散,让鸦片在中华大地快速扩散,成为了中华民族身上的一颗毒瘤。


    陆家的烟管还有个特色,那就是他家的守门人都是扛着洋枪的。


    陆剑锋与厦门的英国商人购买烟土,顺便从他们那里买了不少的洋枪。


    他见过绿头军一个个背着洋枪,战斗力强悍。


    那些带着刺刀的洋枪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控制这些新招募的手下,他还给这些人吸食鸦片。


    以至于后来,他甚至直接用烟土来顶替军饷。


    于是泉州团练成了一支双枪兵。


    陆剑锋站在二楼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些人在他的眼中就是一锭锭会行走的银子。


    他见过那些成瘾的人痛苦的模样。


    在上瘾的时候,人可以抛弃一切道德底线。


    有人为了能够吸上一口甚至将自己的妻女出卖,有人为了一点毒资,痛殴自己的父母。


    有人将自己祖传的家产变卖。


    不过陆剑锋最近要出去了。


    他手下的团练已经招募了将近五百人。


    不是他急着出去打仗,而是因为这福州城马上就要面临危机了。


    这是他从那些英国人鸦片商人嘴中得到的隐秘消息。


    他可不想留在这里,到时候被上官派出去做炮灰。


    再说了,不出去打仗,他的手中已经没有钱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