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 前线消息

作者:逍遥地仙:开局获得镇元大仙传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元辰从储物袋底部翻出几个松子,用乙木培元术培养一番。


    这松子是黄鳞松的种子,而黄鳞松也是炭木的一种。


    此树生长速度极快,在灵气充裕的环境下,种子种下去,只需要一年时间,就能长到四五丈高,成人手臂粗细。


    黄鳞松对扎根的土壤没什么要求,之所以能成为灵植,主要是靠吸收天地间游离的灵气。


    其实,这也是所有灵植都具有的能力。


    野生灵植成长所需的灵气,大部分都是靠吸收游离灵气得来的。


    只是这种方式吸收灵气效率不高,灵植成长速度慢。


    为了加快灵植生长速度,提升产量,神农术中才有了各种养护灵田的手段。


    黄鳞松不挑地方,在普通农田上都能种植。


    作为低阶灵植,这是非常优秀的特性。


    美中不足的是,其松子中灵力极少,也就只能当普通坚果吃。


    刘元辰也就没有将这些松子种植在灵田中,而是直接种植在映月溪畔。


    溪水之中蕴含的灵力也不少,虽然不如灵田稳定,但绝不会耽误黄鳞松的成长。


    五天之后,松子发芽。


    与之前的禾苗差不多,松树苗在破土的一刹那,刘元辰就能看到它周围的情形。


    就连范围,也是与金丝米禾苗长出来一样,只能感应到半径一尺范围内的景象和声音。


    两个月后,经过乙木培元术培育过的金丝米,终于成熟了。


    稻杆比普通金丝米的稻杆要粗壮许多,连稻穗也超过一尺长,几乎堪比青石山灵境中种植出来的。


    乙木培元术培养出来的金丝米,至少在一茬的产量上,已经可以和青石山灵境相比。


    只是生长速度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几株金丝米从种下到成熟,用时大概两个半月。


    而在青石山灵境,这个过程只需要四十来天。


    不过,这几株金丝米还是有不小的特殊之处。


    首先,结出来的稻谷生命力远超一般的金丝米。


    若是用这些稻谷作为种子,以后的产量也会明显超过一般的金丝米。


    只是这种特殊情况能保持几代,那就不好说了。


    想要让这种特殊情况一直保留下去,就需要每一代种子都用乙木培元术培育。


    如此下去,就有可能培养出稳定高产量且生命力强悍的金丝米。


    到那时候,也就算是培育出一种新的灵谷了。


    当然,这个可能性非常小,即便不是大海捞针,也得是池塘里捞针。


    稻穗成熟之后,稻杆依然呈苍翠之色。


    而且,稻杆之中的生命力十分强悍。


    这倒是让刘元辰有些意外,绝大多数灵谷在成熟前后,会将秸秆中灵力吸干。


    金丝米的稻杆在结出稻谷之后,即便不枯萎,生命力也会非常弱。


    就算留着稻杆,任其继续生长,后面也很难再抽穗。


    在玉津山种植灵谷时,无论稻杆是否枯萎,都会直接刨掉。


    而这几株稻杆,显然还没到油尽灯枯的时候。


    刘元辰也想看看它们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只是摘掉了稻穗,留着稻杆继续生长。


    那几株经过乙木培元术培养的黄鳞松,现在也已经有近两丈高,长势偏快了一些。


    之前的猜测也确实成立,灵植长得越是高大,探查范围也越大。


    现在,刘元辰只要心念一动,就可以看到树苗十丈以内的景象。


    可惜,这个探查范围只对地面以上有用。


    在地下,也只能感应到树根周围的情况,远远不到十丈范围。


    不过,这些黄鳞松还是和之前的金丝稻一样。


    只要刘元辰与它们之间的距离超过十里,就无法感应到灵植周围的情况。


    经过金丝稻和黄鳞松的对比,可以确定,乙木培元术培养出来的灵植,探查距离与植株大小有关,与灵植品阶、种类无关。


    刘元辰对这些灵植的感应距离上限,也始终是十里,与灵植品阶、种类无关。


    他心中暗道:“忙活了两个多月,总算是没白忙活。


    虽然还不知道感应距离上限是受什么因素影响,但已经大致摸清了乙木培元术的特殊作用。”


    随后,刘元辰又施展乙木培元术,培育新收获的稻谷种子。


    这些稻谷本来就是经过培育的二代,生命力远超普通金丝米。


    现在又用乙木培元术培育一遍,稻谷中的生命力,比第一批金丝米还要强上一截。


    他也想看看,经过反复培养,乙木培元术带来的探查能力会不会有提升。


    刚刚种好金丝米,就收到了一个传信。


    取出传信玉符查看,原来是又有炼丹任务了。


    除了最开始的那三个月,后面的炼丹任务都比较少,一个月也没几炉。


    开启洞府的防御阵法,随后徒步前往青丹峰。


    到了青丹峰顶上,就听到两名炼丹师在窃窃私语。


    其中一名看起来四十出头的中年修士叹了口气:“这次前线失利,我的两个好友一死一伤。”


    另一人年纪稍轻,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


    “此言当真?我的族人也有在金鳌山的,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金鳌山有没有丢失?”


    中年修士摇了摇头;“宗门派出了数名凝元境修士坐镇金鳌山,又借助乌云岭大灵脉,布下了几十层阵法。


    真要是强攻,恐怕魔云教那帮邪修死光了,也不可能啃下来。”


    “这次失利,是魔云教邪修行险。


    魔云教那边派出大批高手,趁夜里黑雾封山,冒险潜伏到金鳌山以南百里处。


    咱们这边派人攻打灰雁湖,强攻了大半天之后,返回金鳌山。


    魔云教邪修趁机杀出,截断后路。


    敌众我寡,邪修又是以逸待劳,咱们派出去攻打灰雁湖的修士,损失了六七成。”


    闻言,刘元辰有些担忧。


    此战若是青丹宗战败,魔云教顺势占领金鳌山,以后青石山就成魔云教的地盘了。


    自己再想进出青石山灵境,都得冒着被邪修围攻的风险。


    更别说以后还要让灵境融合新的灵枢,凑够六个灵枢,升格为福地。


    完成了炼丹任务之后,刘元辰径直向青丹峰西边的金阳峰而去。


    向八叔打探一下金鳌山那边的具体情况,顺便看看能不能淘换点品质优良的法器。


    炼器堂对外出售的法器,实在是一言难尽。


    金阳峰是炼器堂的所在地,青丹宗只有一个天然的地火眼,就在青丹峰。


    而炼器也需要地火,只能用阵法从青丹峰地火眼引来少量地火,满足炼器所需。


    所以,宗门就把炼器堂安置在青丹峰旁边。


    八叔刘青原作为炼器堂管事,自然是常驻金阳峰。


    给刘青原传了个信,径直来到他的洞府门前。


    刘青原从洞府中出来迎接:“元辰,快请进来坐。”


    短短数月功夫没见,刘青原整个人憔悴了许多,鬓角上也多了几缕白发。


    进入洞府落座后,刘元辰问道:“八叔,我听丹药堂的弟子说,金鳌山那边遭逢大败,不知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一提这事,刘青原就唉声叹气起来:“情况没有太过严重,金鳌山那边有许多道阵法守护,魔云教不敢强攻。”


    “你也知道,魔云教驻扎在灰雁湖。


    那里只有一条一阶上品的小型灵脉,连散修都养不活几个。


    魔云教在那里驻扎了上千名修士,靠那小型灵脉,根本无济于事。


    那些邪修所需的资源,都要靠后方转运,消耗自然极大。”


    “而金鳌山处在乌云岭大灵脉上,附近有好几个灵枢,灵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果这场大战拖延下去的话,自然是咱们青丹宗占优势。”


    “可咱们这边也有一些隐患,毕竟金鳌山在乌云岭范围内,夜晚有黑雾笼罩。


    但凡有黑雾的地方,都有诡异生灵出没的记录。


    虽然这些年诡异生灵出没的记录不多,平均二十多年才有一次。


    可万一碰到了,守在金鳌山的弟子,都可能小命不保。”


    “宗门这边也不敢一直拖下去,想要尽快将魔云教耗死。


    所以,就不时派出人手,前去攻打灰雁湖,尽可能多地消耗魔云教的资源。”


    “开战以来,这种以消耗魔云教资源为目的的进攻,发动了足有三十多次,每次都很顺利。


    可没想到,这次魔云教竟然从大后方调过来两千多名邪修。


    进攻灰雁湖的修士,遭到邪修夹击,损失惨重。”


    刘元辰回想之前那两名炼丹师的对话,与八叔的说法倒是差不多。


    “这次被围攻的修士中,有没有咱们刘家的人?”


    刘青原点了点头:“若是没有的话,我岂会愁成这样?


    这次攻打灰雁湖,咱们刘家的所有族人都参与了。


    去的时候有七个人,回来只剩三个人。”


    刘元辰心中一惊:“损失竟然如此惨重?都有谁回来了?”


    刘青原满脸苦涩:“太上长老、元嗣还有元奇回来了,其他参战的族人全部战死。


    若不是太上长老全力相救,元嗣恐怕就回不来了。


    为了救元嗣,太上长老也伤得不轻。


    倒是元奇,此行没有受什么伤。”


    刘元奇为人比较谨慎,本身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全身而退倒是不奇怪。


    反倒是刘元嗣竟然还能活下来,让刘元辰万万没想到。


    “太上长老还有二哥的伤势如何?”


    刘青原轻叹一声:“太上长老是你的曾祖辈,年纪本来就大了。


    这一次又受了重伤,即便能挺过来,也难免寿元大减。


    根据元奇传来的消息,元嗣伤得不轻。


    金鳌山那边有与咱们刘家交好的长老出手相助,现在还不知道情况如何。”火山文学


    对于太上长老和刘元嗣的情况,刘元辰并不担心。


    家族那边还有家主是气海境修士,即便大长老战死,家族也没有覆灭之危。


    至于刘元嗣,这个蠢货的死活,也只是影响家族的未来,对现在没什么影响。


    刘元辰更关心的是,金鳌山到底能不能守住,这可是关系到青石山灵境的成长。


    “现在金鳌山的情况如何?”


    刘青原微微摇头:“情况不妙,本来坐镇金鳌山的宗门修士,也就只有一千多个。


    这次损失了六七百,剩下的修士不足一千。


    灰雁湖那边,已经汇聚了三千多名邪修。


    金鳌山那边的修士,也只能被动防守,根本不敢离开阵法的保护。”


    闻言,刘元辰心中一寒。


    金鳌山的修士被压制,看起来没有什么危险。


    但邪修占据上风之后,也就没必要再守着灰雁湖了。


    他们完全可以派出少量高手,潜入青丹宗地盘的边缘,抢掠各个坊市。


    比如清河镇,以及刘家的东阳湖。


    只要派几个气海境高手过去,完全可以横扫。


    “如果宗门这边不增兵的话,灰雁湖的邪修无人压制。


    他们完全可以越过几百里荒原,进入清水河流域大肆掳掠。


    到时候,咱们刘家以及邻近的陈家、张家,都有灭族之威。”


    刘青原脸色一寒:“我没往这方面想,你这么一说,还真有危险。


    魔云海和灰雁湖之间,隔着数千里的荒原。


    而灰雁湖和清水河之间,仅相隔五百里左右。


    凭这点荒原,根本挡不住那些邪修。


    我得赶紧给家主传信,让他们收拢族人,早早做好防备,免得损失惨重。”


    “宗门高层有再次下发征召令的打算吗?”


    刘青原微微点头:“我之前找几个跟咱们刘家交好的长老打听了,护卫堂副堂主提议再次征召弟子。


    不求能保持优势,至少也要和魔云教邪修保持均势。


    宗门高层已经决定要再次发布征召令,只是征召范围还没确定。”


    “另外,还有长老提议,出让金鳌山灵石矿脉的部分利益,换取铁鼎山出手。


    只是争议比较大,高层也没有做决定。”


    刘元辰心中思忖,付出一些代价,拉铁鼎山下水的计策确实挺高明。


    金鳌山灵石矿脉的事,肯定瞒不过铁鼎山。


    方圆数万里内,魔云宗、青丹宗、铁鼎山三家大势力互相牵制,其他中小势力都是三家的附庸。


    现在魔云教和青丹宗打得头破血流,铁鼎山在一旁看着,两家都不安心。


    万一两家打得两败俱伤,就会让铁鼎山占了便宜。


    尤其青丹宗处在中间位置,一旦魔云教那边给出什么承诺,与铁鼎山一起夹击青丹宗,灭门之危就在眼前。


    趁现在铁鼎山还没有与魔云教勾结起来,直接让出一部分利益,换取铁鼎山出手。


    既避免了被两家夹击的风险,又能在对付魔云教时减少伤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