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恢复神采,前往御膳房

作者: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臣之所言,皆为肺腑之言,虽说字字诛心,但……都是臣所见所闻,毫无保留!!”


    “还望陛下……”


    魏征拱着手,声浪激昂:“能从谏如流!!”


    “如此,哪怕陛下要怪罪臣,臣,也认了!!”


    打从说出这些话。


    魏征就没想过自己能善了。


    这不是讨论国事,而是李世民的家事!!


    并且。


    还是李世民最不愿意被提起的伤疤!!


    魏征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忠言逆耳。


    他只希望,自己的这番话,能够让当今陛下听进去。


    哪怕……


    只听进去一点点,魏征也认为自己是成功了。


    这就是为人臣子的职责。


    为当今圣上诉说他所知之事。


    李世民想知道家事,那他就说!!


    魏征此时认为自己已经完成这项任务,哪怕得到最坏的结果,也,死而、无憾!!


    “陛下,您,还好吗?!”


    看着眼前愣神的李世民,魏征忍不住提醒。


    此时,


    李世民宛如落水呗打捞上来的溺水之人一样,脸色煞白,双眸无神。


    “陛下,您还好吗?”


    见李世民迟迟不回应,魏征忍不住再次开口。


    “魏征,你走吧,朕乏了。”


    李世民有气无力道。


    魏征没听见,因为李世民就像是虚脱出声,没法听到。


    “陛下,您刚才说什么?”


    李世民这一次声音渐大。


    “走!朕乏了,需要静静。”


    魏征闻言应允,拱手缓步离开太极宫,独留李世民一人在此深思。


    太极宫的宫人们,尽皆惶恐。


    他们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魏征的嗓门很大,连他们都听到了。


    仿佛……是在骂陛下?!


    至少在他们耳中是这样的。


    而魏征辱骂陛下。


    他哪来的胆子呀?


    辱骂当今圣上,不要命了?


    以他们对魏征的理解,还真有这个可能性。


    魏征太冲了。


    方方面面的冲动。


    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于是。


    一整个下午。


    太极宫宫人们,都在诚惶诚恐中度过。


    生怕圣上一个生气,殃及池鱼,把他们都给灭了。


    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毕竟,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这是帝王的权限,也是帝王的能力。


    历朝历代,无数事件已经验证如此观点。


    然而。


    宫人们一直都没听到李世民任何声响,直到傍晚时分,才有宫人见到李世民踱步走出。


    模样恢复往常般威严。


    精神极佳,一点也看不出来与魏征有口角之争模样。


    这让他们顿时都松了口气。


    还好……


    下午的事情,都是他们自己瞎猜。


    “陛下,天色不早了,陛下这是要用膳吗?那奴才前去安排。”


    有奴才自告奋勇。


    “不,不必。”


    李世民摆摆手,开口道:“朕不用膳,不过,朕的确要去御膳房一趟。”


    “带朕过去,你一人即可!!”


    当今天子有令,没人不敢遵从。


    当即这名太监带领李世民前往御膳房。


    李世民抵达后,遣散所有御膳房御厨,独留他自己一个人在里面。


    诺大的御膳房,食材无数。


    只剩下李世民一个人。


    不过。


    李世民见御膳房实在太大,就又让人把最熟悉御膳房布局的御厨找来。


    “陛下,您这是找小人做什么?!”


    御厨有些诚惶诚恐。


    作为御厨的他,从出生到现在,还是第一次直面皇帝。


    近在咫尺!!


    “朕要找面条,还有……”


    李世民将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一说出,让御厨把食材一一带来。


    等全部带完。


    御厨眼眸明亮:“陛下,您这是要吃莜面饸饹吧?”


    莜面饸饹,是山西高寒一带的一种名为“栲栳栳”的面条,由于它的外形像“笆斗”,所以人们把它叫做“栳栳”。


    这道菜的做法非常的精细,形状和味道的鲜美程度完全融合在一起,再配上一碗“羊肉馅和台菇羹,堪称鲜美至极。


    关于它的剧情有很多,最为出名是关于李渊的一条。


    李渊当时在寺院逗留期间,经常和老方丈讨论世间的事情。


    有一天,老方丈告诉李渊:“吾夜观星相,近来天下纷争,众强相争,须得好好休整,以备日后之功。今天我叫人去香积楼,为你准备一份难得的饭菜,你喝了,必能恢复体力。”


    中午时分。


    老和尚拿着一个“蜂窝”形的泡子,李渊在里面沾了点辣椒,顿时觉得精神一振,李渊又问:“栲栳栳“。


    栲胶是一种通用的名称,它是用竹子或柳条编织而成的容器(《辞海》)。唐寅曾作过一首诗:“一首琵琶作词,一首词成愁,一枝一枝花,一枝一枝。


    “老方丈说,这是由“蜂窝”做成的莜面饼,因此被当地人称为“莜面窝窝”。


    李渊继位之后,就把他的住持送往五台山。


    老方丈率领众僧入仕,途经静乐县,见到本地出产的燕麦,就将“莜面窝窝”的手艺传授于静乐人。


    自此,莜面馆就成了静乐人的待客之道。


    这道菜也成为李渊最爱吃的食物。


    这名御厨经常做这道菜,因为他是负责李渊饮食范围的厨师之一。


    每每太上皇李渊吃这道菜,都会心旷神怡,再坏的心情都会变好,堪称神菜。


    “不错。”


    “不过朕不是吃,而是要做。”


    李世民看着各种食材,目光灼灼。


    做?!


    御厨愣住了。


    是做?陛下做?


    不能吧?!


    当今天子,要下厨做菜?这怎么回事?真的有可能吗?


    抱着无比困惑的心情,他被李世民赶了出去,御膳房再次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御膳房里。


    李世民亲自下厨。


    在曾经还没有起兵,他也不是名耀天下的秦王时,李世民曾为家中做菜。


    这道菜是李渊最爱吃的。


    他记得十分清楚。


    忙碌将近半个时辰,一道热气腾腾的莜面饸饹出炉。


    李世民趁热端着走出御膳房。


    一步一步,前往他那个记忆无数次、清晰无比,却怎么也不敢去的地方。


    太上皇李渊,所在住处!!


    ……………………


    ps:不知道有没有,求一些数据看看吧,作者想看看多少人看书来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