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1章 但凡有不忠,请陛下诛臣九族!

作者:小小甲壳虫339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达用,从长安城一路赶回,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李洵淡淡的说道。  “等我们确定好三省六部的人选,便会公布你们的职位。这几天你可以多了解一下刑部方面的知识。”  “多谢陛下。”李达用叩拜之后,离开了皇宫。  李洵和萧若无他们继续商量其他的人选。  今天萧若无和向天歌来到皇宫,主要就是和皇上商议三省六部的人选。  这些官职是朝廷的核心组成,挑选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以后出问题,影响还是挺大的。  李洵道:“三省之中,尚书省就不用说了,还是你们二人担任。”  “在我大明帝国,三省以尚书省为主,中书省和门下省负责审核与辅助。”  “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要选择执政经验丰富、沉着老辣的官员。”  萧若无和向天歌微微点头,赞同皇上所言。  “陛下,要不门下省还是由杜泽杜大人担任,如何?”萧若无思索之后说道。  “准!”李洵正有此意。  杜泽这个人经验很丰富,能力也不差,在三省六部里面为官多年,无论是他的个人经验,还是资历,都是足够的。  “中书省便由孔一达担任吧,礼部尚书的职位由徐庶来担任。”李洵开口说道。  对于徐庶担任礼部尚书的决定,萧若无二人没有意见。  礼部尚书掌管礼仪、学校、外事活动等,徐庶在这方面还是很擅长的。  至于户部尚书,肯定要由张临辰来担任,他在搞经济方面可是一把好手,  “于文涛还是继续担任户部侍郎,辅助张临辰。”  ……  李洵三人认真的商议着,如今三省六部的人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尚书省是萧若无和向天歌。  中书省中书令是孔一达,门下省侍中是杜泽。  户部尚书:张临辰。  礼部尚书:徐庶。  兵部尚书:周傅宗。  刑部尚书:李达用。  工部尚书:公输长风。  现在还剩一个吏部。  自古以来,吏部在六部中的重要性非常的高。  因为吏部掌握天下官员的资料,并且拥有任免权,影响还是挺大的。所以这个位置的人选非常重要。  “陈玉华可做吏部尚书。”李洵思索一番后说道。  萧若无和向天歌微微一愣,陈玉华确实是有能力做吏部尚书。  他的组织能力很强,而且也懂得识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寸把握的也很好。  “陛下,陈玉华做吏部尚书,臣对他这个人能力没有任何意见,但是陈玉华毕竟是陈家的家主,万一他以家族利益为主……”向天歌站出来说道。  向天歌虽然没有说完,但是李洵和萧若无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旦陈玉华做了陈家家主,到时候以他们家族利益为主,便会以权谋私,从而影响官员任免的公平性。  “天歌不必担心,朕既然选择陈玉华做吏部尚书,自然有朕的考虑。”李洵淡淡的说道。  “是,陛下。”向天歌不再多言。  他们对李洵还是非常服从的,既然皇上有把握,他们便无需多说。  “你们两个人再确认一下三省六部的名单,如果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明天便把这份名单公布出去。”李洵继续说道。  大明朝堂的核心官员要快速确立,这样施政的时候才能提高效率。  不然仅靠萧若无他们这些人,还是有点忙不过来。  如今的大明帝国比大周要大得多,需要大量的官员来管理。  “臣等并无异议。”萧若无和向天歌对三省六部的名单并无意见。  ……  第二天,三省六部的人选便公布了出来,并且还发布到了《北凉日报》上。  对于皇上的任命,百姓们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皇上乃是圣人,他选择的人肯定没错!  三省的官员要亲自向皇上复命,而六部的官员则是去上尚书省复命,领取官印以及任命书。  孔一达和杜泽二人还是挺惊喜的,没想到皇上让他们做了大明帝国的中书令与侍中。  在大明帝国,中书省与门下省的权力被削弱了一部分,强化了尚书省的权力。  但即便如此,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地位依旧比较高。  二人赶紧来到含元殿,向皇上表示感谢。  尚书省的两个仆射此时也赶了过来。“各位大人都请起吧。”李洵面带笑意的说道。  杜泽和孔一达跪在地上,又向李洵表明一番忠心,这才起身。  北凉城的陈家,陈玉华被皇上任命为吏部尚书,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  皇上竟然把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了自己!  陈玉华抬眼看向家族的人,此时整个陈家的子弟都非常的欣喜。  他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幸好当初跟随了皇上,否则他们陈家现在早就灭了。  “备车,我要进宫,”陈玉华思索片刻后,朝着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早有下人备好了马车,陈玉华乘车朝皇宫而去。  来到皇宫门前,陈玉华便下了马车步行入宫。  李洵此时已经回到了御书房,听闻陈玉华到来,倒是有些意外。  六部的尚书今天都会去尚书省登记,领取官印和任命书。  陈玉华这个时候来皇宫干什么?  “陛下!”  陈玉华进门之后直接叩拜。  “臣何德何能,竟能被陛下任命为吏部尚书。”  陈玉华叩拜后,抬头说道。  “吏部尚书职权较大,很容易以权谋私。臣向陛下保证,在臣担任吏部尚书期间,绝对不会任用陈家一人为官!”  听了陈玉华的话,李洵有些哭笑不得,自己都没在意这件事情,陈玉华倒是主动来说了。  在大明帝国,哪怕你整个家族的人在朝廷做官、掌握大权又如何?  只要谁不听话,李洵便能轻松灭了他全族!  别的皇帝可能会担心权臣掌权,但李洵并不担心。  而且李洵还能看到每个人的忠诚度,谁的忠诚度如果发生变化,李洵一眼便知!  “玉璋,朕任命你为吏部尚书,自然是对你的信任。”  李洵淡淡的说道。  “记住一句话,举贤不避亲,如果你陈家也有能人,自当向朕举荐,莫要埋没了人才。”  听到皇上的话,陈玉华感动的都要落泪了。  陛下对自己真的是太信任了!  “陛下,玉璋以后但凡有不忠之举,请诛臣的九族!”陈玉华再次表忠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