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1章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作者:小小甲壳虫339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891章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读书人们不敢去看皇上,赶紧跪地叩拜。


    众人心中激动了起来,终于见到自己最崇拜的人了。


    他们很好奇皇上到底长什么样。


    之前他们也看过皇上的画像,但画像毕竟是画像,和本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各位都起身吧。”李洵在最上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温和的语气响起。


    虽然皇上的语气很温和,但大家都从温和的语气中感受到了皇上的威严。


    “谢陛下!”众人缓缓起身,抬头看向了他们最崇拜、最想见的人。


    看到皇上的这一刹,众人全都愣在了原地,眼神中的敬意更浓了。


    皇上威严庄重,神色平和却又不失帝王威仪,双眸明亮深邃,似乎能看破世间的一切……


    皇上真乃天人也!众人心中忍不住的惊叹。


    不愧是他们大明帝国的皇帝,完全符合他们每一位读书人心中向往的皇帝形象。


    众人又一次诚心实意的向他们的皇上跪拜。


    看到这些读书人紧张的正襟危坐,李洵露出了一抹笑意:“各位不要这么紧张,你们都是我大明的读书人,未来将成为我大明的栋梁!”


    听着皇上温和轻松的声音,读书人心中也都放松了许多。


    “你们从天下各郡远道而来,这份心志是值得赞赏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李洵看着在场的读书人继续说道。


    “你们从自己的家乡一路而来,见识到我大明各地的风土人情了吧?”


    “陛下,我们见识了,但是还不足够深刻,只是大概看了一遍。”一名读书人说道。


    李洵道:“朕希望你们每个人除了认真读书外,还要亲身去实践。”


    “想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必须要亲身去了解,去经历。比如说你们将来某些人为政一方,你们想让下面的百姓吃饱饭。”


    “不是你们随口一说,百姓就吃饱。你们要弄清楚百姓们种的是什么粮食?年产多少?粮仓里面储存了多少的粮食等等。”


    “这样你们才知道如何规划,如何去管理。”


    ……


    读书人坐得整整齐齐,认真聆听皇上的教诲。


    “陛下,我们可以拿笔记录您的圣言吗?”坐在前面的一名读书人举手问道。


    “当然可以。”


    李洵微微点头,继续问道:“你们在场的人都读了很多年的圣贤书,朕在这里问你们个问题,你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在场读书人瞬间认真了起来,皇上这是考他们了,必须认真回答,争取在皇上面前留个好印象。


    “陛下,我们读书是为了造福万民。”


    “陛下,我们读书是为了让大明帝国变得更加强盛!”


    “陛下,我们读书是为皇上分忧!”


    ……


    听着读书人的回答,李洵面无表情,道:“回答的太笼统了!你们要具体点,不要好高骛远!”


    “无论你们是治理天下,还是造福万民,或者说是为朕分忧,都要从具体的事情来做,而不是空想。”


    “朕建造大明帝国,也不是一下子就建造出来的,也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


    众人思索了一番后,又开始认真回答。


    这次他们的回答具体了很多,有的人说把一个县治理的太平稳定,有的人说要增加粮食的产量,有的人说增加人口……


    李洵也没有打断他们,让他们自由发言。


    虽然这里有上千人,但是他们并没有一起叽叽喳喳的吵闹。


    发大家言前都会举手,李德全负责挑选发言的读书人。


    “你们说得挺好的,比刚才具体了很多。”


    李洵淡淡道。


    “不过你们读书不仅仅是治理天下,你们也可以做其他的,比如说你们擅长木匠方面的,可以多研究这一点,将来可以去工部任职。”


    “如果你们口才比较好的,可以多练习自己的思维逻辑,增长自己的胆识,将来你们可以代表我大明帝国出使谈判。”


    “哪怕你们擅长吃饭也没问题,将来你们可以去御膳房为朕品鉴饭菜,也可以做一名美食家,为天下人品鉴美食。”


    众人静静的听着皇上的话,心中感到了惊叹。


    他们读书人也能做这些吗?


    一直以来,他们读书人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像什么做木匠、做美食家的,从来没想过。


    对于这群读书人内心的想法,李洵非常清楚,继续道:“我大明帝国不是由读书人组成的,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在一起。”


    “各行各业都需要人,而且都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引领这个行业。”


    “你们读书人知识丰富,脑子很聪明,完全可以借助自己聪明的大脑,专攻某一行业,将来必然可以成为这一行业的翘楚。”


    “你们不要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世间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都有值得学习的点。”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轰!


    听到皇上最后的话语,这千名读书人脑子像炸了一样,感到了震撼。


    众人赶紧把皇上所说的这句话记录到了《大明圣言》这本书里。


    读书人心中默念皇上所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简单而又蕴含着极大的道理。


    “朕这次同意你们来长安城,便是想当面和你们讲清楚读书的目的,不仅仅只有做官这一条。”


    “你们是我大明帝国的人才,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其他行当,朕相信你们都能够做得很好。”


    “行业无贵贱,做其他行业也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只要你们能够为我大明帝国的发展带来帮助,便是大明帝国的栋梁!”


    李洵的话传进每一名读书人的耳中,给了他们极大的尊重。


    原来读书不仅仅可以做官,还可以做其他的。


    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如今皇上给他们指点了方向,众人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为大明帝国读书!为皇上读书!”


    千名学子顿悟,跪伏在地,向皇上跪拜。


    十年寒窗,不如今日一朝顿悟!


    看着跪地叩拜的学子们,李洵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


    大明帝国鼓励大家去读书,但也要让大家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做官,还有其他的可以做。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要各行业都强大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