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8章 欲以十三为嗣

作者:飞花逐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又是半个时辰后,朱景洪再度返回书房,此刻他面前已摆放好三道圣旨。


    最后的一道旨意,也是催促他立刻回京。


    这种情况,让朱景洪想到了岳飞,当年这位便是在前线告捷时,被高宗十三道金牌召了回去,然后就……


    老头子不会杀我,但这次回去只怕也难过关……


    我本以为老头子有气魄,能容得下我的所谓功业,如今看来是我想多了,帝王哪里有什么信任……


    此刻在这宅院内,宦官侍女们已忙得飞起,他们要收拾好东西准备启程。


    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朱景洪来操心,此刻心烦意乱的他就坐在书房内出神。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外传来嘞歪黛玉的声音:“十三爷……”


    “我可推门进来了!”


    知道朱景洪心情烦闷,所以黛玉才会找过来,只为跟他说说话并设法开解。


    “咯吱”一声,门被推开,黛玉拿着团扇,迈步走进了房间内。


    “你怎么来了?”朱景洪笑着问道。


    “见十三爷闷闷不乐,小女子特来看看……若真是如此,可见所谓英雄豪杰都是假的!”


    朱景洪反问道:“所以……英雄豪杰就不会心烦?”


    走到朱景洪身后,黛玉轻声道:“至少……不会让人看出来心烦!”


    “你一心烦,底下人不知道怎么想呢,若是因此出了什么岔子,那可就是无妄之灾了!”


    “有些道理!”朱景洪点了点头。


    “外面都收拾好了?”


    “差不多了,你要是现在出发,想来都是可以!”


    朱景洪笑了笑,站起身来说道:“倒也不必急在今日!”


    他打算明日启程,今天还要最后会见一批人,安排好东南这边的事情。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得安排好身边的事,比如几个身边的女人们。


    “你随我一同进京吧!”朱景洪问道。


    “我打算去探望外祖母!”


    黛玉这是答非所问,表达的是自己进京不是为去襄王府,而是要去探视自己的外祖母。


    这里面的意思,朱景洪当然听得明白,而且知道不能在此时点破。


    “去看看也好!”他只能这样说一句。


    这时黛玉提醒道:“婷姐姐那边……”


    朱景洪说道:“她暂且留在金陵,等生下来恢复好了,再启程回京!”


    “如此也好!”黛玉点了点头。


    所以接下来,朱景洪要先去安抚杨静婷,毕竟孕妇的情绪很容波动不稳。


    半个时辰后,杨静婷送走了朱景洪,神色之间仍带有忧郁之色。


    从本心来说,她希望朱景洪能陪着自己,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生下孩子。


    可他转念一想,连王妃前年生产时,朱景洪都没能陪着,自己如此遭遇便算不得什么。


    当然或多或少,杨静婷还是有些失望。


    好在张小月和李慧真,此二人被朱景洪下令留下,将一直陪着她生产结束。


    接到消息的张小月二人,其反应却是大有不同。


    和李慧真乐意接受不同,张小月对此则是心情沉重。


    她当然愿意靠着杨静婷上位,却不等于她愿跟这位侧妃过深绑定,更不等于愿意彻底倒向杨静婷。


    张小月是?喜欢思考的人,她跟杨静婷相处的时间多,所以观察到了许多细节,让她知道杨静婷并非表面那般豁达。


    当年与王妃失之交臂,这位心底肯定还是不服,未来与王妃必定还有冲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两位暗中斗生斗死,只会让她们这些人去冲锋陷阵,对此张小月当然不愿意。


    即便没得选,注定要被人利用,她也更愿依附于胜者。


    换言之,张小月不觉得杨静婷能斗得过现任王妃。


    原因很简单,当初杨静婷那么大优势都败了,眼下及往后就更没希望。


    “只可惜,我没得选啊!”张小月心中感慨。


    相比之下,李慧真虽然也聪明,但就没张小月看得透彻,原因在于后者阅历丰富许多。


    “小月姐,咱们这次伺候好娘娘,回京怕是能得个名分了!”


    微微一笑,张小月答道:“是啊,日子总算有个盼头!”


    转眼就是一天时间过去,朱景洪原打算第二天上午走,可他要安排的事要见的人太多,愣是把出发时间推到了下午。


    按理说即使启程也走不了多远,完全可以选择再等一天出发,可朱景洪还是率队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且说京城这边,在朱景洪选择启程时候,朱咸铭来到了坤宁宫内。


    “皇后可好些了?”


    来到坤宁宫正殿,看着消瘦了许多的妻子,朱咸铭的眼中满是担忧。


    最近这一个月,皇后的身体都不太好,其中有半个月都处于卧床状态。


    本来近两年皇后就消瘦,眼下看起来更是瘦弱。


    “好些了,陛下也得保重啊!”


    看着同样老迈的丈夫,杨清音也露出关切之色。


    他们两个人,自成婚到现在,已相互扶持走过了四十年。


    四十年的时光,他俩携手度过了无数凶险,也一起享受了无上荣光。


    可是现在,他们俩都老了!


    “我一向都好,你得好好保重才是!”朱咸铭笑着说道。


    但其实这两年,他感受到了精力不济,且明确感知到身体机能在退化。


    “我听说……前两天你也病了?”


    朱咸铭笑了笑,说道:“下面人惯会胡说,只是太劳累了,歇歇也就没事了!”


    杨清音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方才看向左右屋子,说道:“这里闷得很……”


    无需杨清音说出后半句,朱咸铭直接提议道:“那咱们出去走走吧!”


    “也好!”杨清音发自内心的笑了。


    在这个年纪这样身份的情况下,还能有跟少年一般的情谊,本就是极为难得事情。


    于是他二人随即动身,一道走出了坤宁宫。


    “想去哪儿?”朱咸铭问道。


    杨清音答道:“总是在内廷待着,去前朝大殿走走吧!”


    所谓的前朝大殿,主要是指奉天殿和崇政殿,分别是大朝和常朝举行的地方。


    只听朱咸铭吩咐道:“立刻派人,封锁奉天殿和崇政殿诸宫门,不许任何人出入!”


    这些地方的宫门,多数时候有来往官员和宦官走动,为防止这些人打扰皇后散心,朱咸铭才会下这样一道旨。


    “何必如此兴师动众?”杨清音失笑道。


    朱咸铭笑着答道:“皇帝想做什么,怎能叫兴师动众!”


    这一刻,他二人都笑得很高兴。


    然后他二人闲聊着,便往外廷方向走了去。


    一路上,他二人都是聊些琐事,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奉天殿前,行走在这巨大的广场内。


    “你们都退下吧,我跟陛下单独走走!”杨清音吩咐随行侍女太监。


    朱咸铭也转过头,说道:“都远远的跟着!”


    一众太监侍女立刻应是,然后便杵在原地没动,看着帝后二人逐渐走远。


    在高大宫阙对比下,行走在广场中央的帝后二人,看起来也显得格外渺小。


    “我听说……陛下一天之内,连下了三道旨意,要传十三回京?”


    “嗯!”


    漫步走着,杨清音说道:“此事似乎……不太寻常!”


    “却不知为何如此?”皇后停在原地,正式发出了疑问。


    “海上战事方歇,西北战局不稳,西南边疆不宁……”


    皇帝才说完这句,就被皇后打断道:“所以……你急着让老十三回京,是想让他去西北平叛?”


    杨清音认为自己所料不差,哪知朱咸铭却是摇了摇头。


    “前些日子,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我每日批阅奏报至夜深,全天几乎一刻也不曾歇……”


    说到这里,朱咸铭面露无奈之色,看向皇后说道:“正如?所说,我也老了……精力不济,身子骨也不硬朗了!”


    “四月十三我是丑初才睡,第二天卯正就醒了睡不着,然后我就起身看奏报……”


    “看了约莫半个时辰,只觉身子疲乏僵硬,就想起身来走动走动,哪知整个人顿觉天旋地转,当场竟是栽倒下去……”


    听到这话,杨清音可被吓得不行,这些事她竟一点儿不知道。


    “那你还说没事!”


    杨清音皱起眉,想到了刚才在坤宁宫时,朱咸铭敷衍自己说没事的情形。


    对此朱咸铭根本不接招,而是自顾自的说道:“好在当时运气好,摔到了椅子上坐着,若是倒地可就麻烦了!”


    他这种情况,一旦倒地重摔,很有可能就出大问题,毕竟他确实已经老了。


    “当时我怕啊……生怕自己一口气上不来,这江山社稷无人可托付!”


    听到这话,杨清音心中微动,但没有要打断的意思。


    “太子虽为正统可却暗弱,老六聪明却无格局……”


    终于,在皇后凝视之下,朱咸铭头一次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欲以十三为嗣!”


    差点儿晕死过去,让朱咸铭意识到自己不年轻,甚至随时都有可能死去,才促使他下定决心立嗣。


    听到这句话,杨清音神色未变,只是直直盯着皇帝。


    “你不意外?”朱咸铭反问,皇后的反应他很惊奇。


    杨清音答道:“虽有意外,却不惊讶!”


    随后她接着说道:“从你屡屡对老十三重拿轻放,放任他在军中培植势力,我就该想到你是在扶他上位!”


    朱咸铭平静说道:“老十三性格坚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有超越时代的格局,可以带领大明走向更大的辉煌!”


    “他从小就会吹牛,这些话你都信?”杨清音失笑道。


    朱咸铭答道:“能把说过的话做到,就不算是吹牛!”


    “太子怎么办?”杨清音问道。


    朱咸铭答道:“老十三有大格局,能容得下老四!”


    在这一点上来说,皇后认同朱咸铭的判断,虽然这看起来不太可能。


    杨清音又问道:“老十三你一回京,你就打算要先废老四,然后立他为太子?”


    这个时候,说得是最真心的话,所以朱咸铭毫无隐瞒道:“现在立他为太子,于他于我未必是好事!”


    立朱景洪这样的人为太子,对皇权来说是极大的威胁,朱咸铭把这一情况明确点出来了。


    杨清音表情凝重,问道:“所以你想让老四做明面上的太子,扶持老十三做暗中的太子,待时机成熟便废老四立老十三?”


    这话的意思同样很直白,但也确实点出了皇帝的心思不亏是陪伴了四十来年的夫妻。


    “差不多吧!”朱咸铭说道。


    “这对老四何其不公?”杨清音冷着脸说道。


    朱咸铭根本不辩解,沉默几息后答道:“这是最好的安排!”


    他的这一句话,让皇后也无法回驳。


    朱咸铭接着说道:“生在帝王家,能得个善终,已属难能可贵!”


    二人又沉默了一阵,往前走出了十几步,杨清音又开口问道:“老十三确实会打仗,可他能治国?能治好这偌大的天下?”


    朱咸铭回答道:“我当年也只会打仗,你说我治国如何?”


    “这小子能跟你比?”杨清音没好气道。


    孩子是自己养大的,想起前十几年这小子的混账事,杨清音就很难生出信心来。


    这样的人打仗或许可以,但治国真的能行吗?


    皇后的质疑,从另一角度来说,是对皇帝本人的肯定。


    所以听了他这句,朱咸铭心里还是挺受用的,毕竟皇后可难得夸他一次。


    但此时,朱咸铭仍一本正经说道:“这小子有想法,看问题很透彻,没准比我干得好!”


    听到丈夫这般肯定,杨清音就真的惊讶了。


    如果皇帝所言为真,那么杨清音就不得不承认,自己或许从来都不了解小儿子。


    以至于此刻她一细想,就发现这么多年来,自己确实没有过多去想某些事,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太子身上。


    对小儿子,只是一贯的溺爱……


    “陛下心意当真定好了?不会再改了?”


    “绝不再变!”朱咸铭斩钉截铁道。


    如今他已经五十五了,已经没有机会去更改想法,若是如此局面就更不可控了……


    很多时候朱咸铭不禁在想,如果没有老十三异军突起,自己最终到底要传位给谁。


    “或许是老六吧!”朱咸铭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在他“深谋远虑”时,杨清音接着问道:“老十三回京后,你会派他去西北?”


    兴许是说得太多走得太远,此刻杨清音连续咳嗽了几声,以至于朱咸铭主动上前搀扶。


    “第一,只有他能快速结束战争,第二……其他人去我信不过!”


    西北的战争已持续了这么久,到现在已牵涉朝廷近三分之一兵力,派别的人去统兵朱咸铭确实信不过。


    如果外人领兵打赢了,更是不小的隐患,所以朱咸铭想让朱景洪去。


    其实他却忘了,朱景洪连战连捷之后,再去指挥这样的大规模会战,赢了对他的威胁会更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