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7章 父母兄弟

作者:飞花逐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时皇帝已然换好便袍,慢悠悠的走向一旁的椅子。


    从一侧宦官手中接过茶盏,朱景洪小心递到老爹面前,同时说道“以前听王妃念过一句诗,叫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那时王妃说得天花乱坠,于儿子看来也就十四个字,没什么意味……”


    “可在哈密城下,看着我军战死的将士,儿子当时就想起了这句,想着战死将士们的家人还盼着他们回家,顷刻间大胜的喜悦荡然无存……”


    “当时儿子不禁在想,若是当日儿子有个好歹,母后和宝钗又该何等伤心,念及于此当真心有余悸!”


    朱景洪这一次说了很多,全都是有感而发的内容,更让朱咸铭高看了他几分。


    只不过,朱景洪的最后一句话,却让皇帝心不太舒服。


    难道老子就不担心你?


    “如此说来,你西北你不打算去了?”朱咸铭慢悠悠说道。


    虽然小儿子的成长令他满意,但作为皇帝朱咸铭还是问出了这句,其意也在于试探朱景洪的心意。


    只听朱景洪斩钉截铁答道“打死儿子也不去了!”


    他立的功实在是太大,如今自然要给自己降降热度,此事他在返京路上已考虑很久,如今张口就应了出来。


    没有评价朱景洪这句话,朱咸铭笑着问道“那伱接下来有何打算?”


    “第一件事,就是先生儿子,免得有小人乱嚼舌头,还以为儿子做那事不行呢!”


    朱咸铭刚接过茶,只喝了一口就被这虎狼之词呛着了,连续咳嗽了三次才停了下来。


    咳咳……


    清了清嗓子,朱咸铭方问道“听说你此番回京,身边还带了两个女子!”


    “错了……儿子带了三个!”


    朱咸铭当然知道他带了三个,他想要说的是琪琪格二人。


    没理会朱景洪插科打诨,朱咸铭直接问道“那木部的丫头且不说,你还把那准噶尔的女子带身边,你不知道她是阿拉布坦的女儿?”


    “儿子当然知道!”


    “知道你还把她带身边?”朱咸铭皱眉问道。


    “儿子好色!”


    “你……”


    朱景洪的这句回应,当真是言简意赅,而且显得无可辩驳。


    “爹,此前儿子一直说,看事情要有格局,您怎么就不听呢!”


    这话确实听着耳熟……朱咸铭心中暗道。


    “只要您把天下坐稳了,管她是谁的女儿,儿子想要谁就是谁……”


    “别说是区区阿拉布坦,就是天王老子的女儿,儿子若要也得给!”


    天王老子?这不说的就是我……朱咸铭心感怪异。


    “混账,胡说什么!”朱咸铭呵斥道。


    “儿子妄言!”


    “算了,看在你立了些功的份儿上,此事也就由着你了!”朱咸铭一副不想管的态度。


    私留准噶尔叛臣之女在身边放在常人身上当然是死罪,可在朱景洪这里则可大可小,结果如何全看皇帝心情。


    “去坤宁宫,给你娘问安吧!”朱咸铭摆了摆手。


    一会儿他还得看奏本,所以没工夫和朱景洪瞎扯,便摆手示意小儿子赶紧滚蛋。


    “是!”


    离开了大殿,直到走出了乾清门,朱景洪才是真的松了口气。


    刚才他看似轻松诙谐,实则每句话在路上都推敲过,甚至还专门练了神态语气。


    “十三爷……”


    听到熟悉的招呼声,朱景洪抬头向前望去,就看到了迎面赶来的陆育新等人。


    在陆育新几人身后,虽然多数都是熟人,但朱景洪也看到了些新面孔。


    每年龙禁卫都要选拔侍卫,出现新人是很正常的事,只好多走动新人也就成了旧人。


    “育新,升百户了?”


    朱景洪离京时,陆育新就才升队正,不到一年竟又升了一级,不得不说是非常之厉害。


    龙禁卫是储备将领之所,这里的百户外放就是千户或参将,已经是非常高的职务。


    “侥幸,侥幸……”


    与其他一些人打过了招呼,朱景洪方说道“我得去坤宁宫,后面再跟你们说话!”


    “十三爷慢走,臣等改日再来叨扰!”


    朱景洪离开了,但他却又没离开,只因他还存在众人议论之中。


    “今日得见十三爷,果真英雄本色……”


    “大丈夫当如是也……”


    “陆百户,你说过些日子邀十三爷打马球,他会来吗?”


    听到有人发问,陆育新答道“那是自然!”


    别看陆育新答得笃定,其实他心里也没什么底,无法确定能否把朱景洪请来。


    再说坤宁宫这边,皇后正跟宝钗说话。


    若是以往,皇后必会把三子一女叫齐,然后在坤宁宫举行一次家宴,然而今天她却没这么干。


    其原因有二,一是皇后精神不大好,没有那个心思去筹办;二是她被老四老六气到了,眼下根本不想看到这俩家伙。


    “所以缮国公府,就没去找回面子?”


    面对皇后的好奇,宝钗笑着答道“他们家老太君跟媳妇说,这件事本是他们有错在先,如今就当是长个教训,不必再与人为难……”


    毫无疑问,这婆媳之间是在聊八卦,这是从古至今都避免不了的事。


    只听皇后道“她一把年纪还知分寸,比起贾家那位可好多了!”


    能与缮国公府老太君同列,贾家便只有贾母一人。


    对此宝钗没有接话,毕竟太子妃元春就出自贾家,说人家坏话也不太好。


    “这小子为何还没过来?”


    谁知皇后话音刚落,就听外面传来朱云笙的声音“娘……十三哥来了!”


    皇后还没答话,就听外面又传来一道声音“三妹,你咋咋呼呼作甚?这么大的人还不懂规矩?”


    “规矩?十三哥你还懂规矩二字?这皇宫里最不守规矩的就是你了!”


    “放肆,有你这般和兄长说话?”


    听着外面传来的吵闹声,杨清音失笑道“你看看……这才回来,就搅得不安宁了!”


    虽是在抱怨,但宝钗还是清晰感受到,皇后娘娘此时心中的喜悦。


    “母后,媳妇出去看看!”


    从宝钗脸上,杨清音也看出来了思念之色,于是说道“你去吧!”


    “是!”


    提起裙摆,宝钗行礼后就向殿外走去,动作太快以至于钗环摇动,相互间碰出了“叮叮”声。


    “这丫头……也这般毛毛躁躁!”皇后露出了作为母亲标准的笑容。


    再说大殿外,朱景洪站在台阶下,正跟台阶上的朱云笙理论。


    “我这头一天回来,你就寻你哥哥的不是?你可真是好妹妹!”


    “谁让你先说我?”


    “我还说不得你?”


    眼看这兄妹二人斗嘴,跟在朱云笙身旁的黛玉和湘云都笑了。


    尤其是黛玉,此刻直勾勾盯着朱景洪看,想上前接话却又没那勇气,让她在欣喜的同时又深感懊恼,直接在心里骂自己不中用。


    倒是湘云“磊落”一些,上前分辨道“十三爷,你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竟跟公主一个弱女子计较,传出去就不怕被人笑话!”


    目光扫向湘云,朱景洪上下打量了几眼,方才说道“云丫头,你长大了……”


    顿了顿,才听朱景洪接着说道“连你也来教训我了!”


    湘云躲到朱云笙身后,轻声说道“十三爷可别不识好人心,我可是为了您的名声着想!”


    眼看朱景洪的目光,随着湘云移动而移动,朱云笙顿时警觉起来,以为自己这兄长又有企图。


    然而朱景洪目光只在湘云身上短暂停留,随后就扫向了一旁的黛玉,也发现后者也在看着他。


    虽然黛玉急忙移开了视线,但她那“痴痴”的眼神,还是被朱景洪敏锐捕捉到了。


    这丫头,显然也是想我了……


    正当朱景洪想要上前,与黛玉攀谈几句之时,宝钗却从大殿内走了出来,将他的注意力引了过去。


    站在门口,看着阔别已久的丈夫,宝钗本以为自己会格外激动,但最终她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不是她不想说话,而是她有些哽咽,已经说不出话来。


    夫妻二人两两相望,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在他二人深情相望时,朱云笙三人观察着他俩,相互之间议论起来。


    “十三哥这是怎么了?”


    朱云笙话才说完,就听湘云答道“莫非是出去太久,已经认不得宝姐姐了?”


    这时黛玉插话道“云丫头,你若再敢胡说,小心宝姐姐罚你!”


    然而下一刻,宝钗浅笑开口道“兴许云丫头说得对,西北那么多新鲜人和事,他忘了我也属正常!”


    朱景洪走上台阶,来到妻子面前说道“宝钗……我可日夜都思念着你,又岂会把你忘了!”


    “这话你也就骗骗英莲她们,我却是一个字都不信!”


    伸手抓着宝钗,朱景洪一边把她的手往胸前按,一边说道“我这话皆是出于真心,不信你来摸摸看……”


    虽说是夫妻二人,可周围有那么多人,如此亲昵也实在过分了些,宝钗慌忙间便挣开了去。


    “你干什么!”宝钗低声斥道。


    看着脸上挂满红霞的宝钗,朱景洪瞬间生出一股热气,但最终还是被他憋了回去。


    “回来就跟笙儿拌嘴,也就你做得出来,赶紧进殿去……母后还等着你!”


    言罢宝钗转身进殿,在招呼了朱云笙几人,朱景洪随后也就跟进了殿内。


    “儿子叩见母后,唯愿母后身体康健,万寿无疆!”


    看着眼前大变样的儿子,杨清音神色平和,关切道“起来,快起来!”


    待朱景洪起身,杨清音来到他面前,同时上下打量起他。


    “没受伤吧?”杨清音问道。


    朱景洪答道“娘,儿子听您的话,之后从未上过战场,又岂会受伤!”


    “你还好意思说,谁让你亲上战场?朝廷那么多的官兵在,有何须你去逞能?”


    “你知不知道,为娘得知你亲上战场,心里是何等忧心?”


    “你若有个好歹,娘岂不……”


    皇后的指责,饱含的是母亲的慈爱,这让朱景洪深受感动,一时间也不敢油嘴滑舌,只能老实听训并安抚老母亲。


    当然宝钗也没闲着,又是替皇后顺气,又是递绢帕又是端茶水,一时间他们三人都挺忙的。


    好一番数落之后,皇后才坐回了位置,询问起儿子在西北的见闻。


    对此,朱景洪是怎么有趣怎么说。


    刚好这时朱云笙也溜了进来,她是专程来听故事的,跟她一起进来的黛玉湘云也是如此。


    西北的许多事,朱景洪也是听别人说过,但这不妨碍他跟别人讲。


    就这样,很快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到了要吃午饭的时候。


    将好此时,皇帝也赶了过来,除了皇后众人都出去迎接。


    因有了皇帝在,现场气氛就拘谨了不少,侃侃而谈的朱景洪也变得话少了。


    “启禀陛下娘娘,太子睿王到了!”


    虽然没得到邀请,可儿子来给亲娘问安,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太子二人赶了过来。


    除了他俩,元春和陈芷也过来了,顿时让这坤宁宫气氛更诡异。


    本来朱咸铭还算不错,可当太子和睿王到了,他的脸色就没有好看过。


    虽然睿王夫妇想尽办法活跃气氛,可最终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把自己活成了笑话。


    一番沉闷午膳之后,皇帝便让朱景洪去宁寿宫,毕竟他是专门赶回来拜寿,总得去老爷子面前露个脸。


    朱景洪早就想离开,听到此话便带着宝钗告辞了。


    他夫妻二人走了,太子和睿王几人也没留多久,便很识趣的一起告辞离开。


    待子女们离开,皇帝夫妇便去到了暖阁,同时挥退了所有宫女宦官。


    “这两个混账,还好意思过来!”朱咸铭没好气的说道。


    “差不多就行了,他俩变成这样子,你也有责任!”


    “我……”


    朱咸铭本想要辩解,可最终没有多说话,因为他知道自己确实有责任。


    二人沉默了一阵,朱咸铭突然问道“十三媳妇的事你问了没有,她怎么说?”


    “问了,她承认是她指使!”杨清音随口答道。


    “哦?她这么做什么意思?”朱咸铭皱眉问道。


    指示锦衣卫做私事,严格来说也是犯忌之事,但朱咸铭没有追究的想法。


    情况如何已经很清楚,他现在只是不明白宝钗这样做的意图。


    于是杨清音答道“她怕事情闹大,会损了皇家的颜面,所以授意锦衣卫动手!”


    听到这话,联想到当众斗气的老四和老六,朱咸铭忍不住感慨“她虽年少,却有这般心胸,实在难能可贵!”


    “只是就得多受些委屈!”杨清音答道。


    虽然已搞清楚怎么回事,但为了维护皇家的脸面,这件事就只能冷处理,所以流言事件不会有人受罚。


    朱咸铭感叹道“老十三这小子,虽不爱读书进学,选妻的眼光却准得很,当日认准了薛家丫头,我还说他是鬼迷心窍,如今看来……这小子才是真的慧眼识珠!”


    这话杨清音就不爱听,当即反驳道“不爱读书怎么了?又不消他为官做宰,再者说即便他不通文墨,不也成了国之柱石?”


    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朱咸铭当即转移话题,问道“你那个侄女,打算如何处置?”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