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4章 出发

作者:飞花逐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又是几天过去,乾清宫内。


    王培安站在御前,正仔细聆听皇帝训示。


    正常来说,王培安这一级别的官员,基本没可能面见皇帝,一切只因为他是襄王府长史。


    为了给朱景洪挑选长史官,朱咸铭也是费了好一番力气,才寻得了王培安这样的直臣。


    真正的直臣很难找,只要用对了地方效果会很好,例如塞进户部就能查烂账,放去地方就能惩治贪腐,单独治理一地则可以拿出政绩……


    若不是朱景洪实在太“不成器”,朱咸铭一定会派他去更合适的位置,比如几个月后要开始的金陵清丈。


    “去了西北,你除了要看住老十三,也要走访军民查探实情,尤其青海和安西行都司要多查多问!”


    扎萨克汗国的叛乱,以及准噶尔的不驯服,青海和安西两个行都司有无过错,这些都是需要细细查探的事。


    有了皇帝这番话,王培安顿时觉得干劲十足,此去西北的差事至少不那么枯燥了。


    “陛下旨意,臣自当竭力为之!”


    “好……你下去吧!”


    这次觐见不超过一刻钟,但王培安则是备受鼓舞,因为这代表着皇帝对他的认可和赏识。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君……踏出乾清门时,王培安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而下一个接受觐见的便是朱景洪,此刻他刚好到乾清门,与王培安碰了面说了几句。


    来到乾清宫外,朱景洪略微有些疑惑,一般来说都是他去跟皇帝请安,很少有主动召见他的时候。


    进殿向皇帝问安后,朱景洪正想询问何事,朱咸铭却先一步开口发问。


    “你真铁了心打算去西北?”


    面对这个问题,朱景洪义正言辞答道“爹,北四卫的革新能否堪用,儿子必须要去看个明白!”


    朱咸铭不置可否,慢悠悠的说道“伱可知道……从你闹腾开始到今天,底下有不少官员弹劾于你,仅弹章就有一百三十多道!”


    这件事朱景洪还真不知道,这都是因为朱咸铭足够给力,把这些弹章全都留中了。


    老实说,一百多道弹劾奏疏的规模,放到明处绝对是轩然大波,比老六当前挑的事也差不了太多。


    如此也可看出,朱咸铭对朝堂的掌控程度,他想压的事半点儿风浪都掀不起来。


    “爹,你可别被他们糊弄了,这帮人目光短浅……”


    “行了,人家所言句句在理,你就别反过来泼脏水了!”


    “你既一心想去,我也就不拦你了,但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


    “爹您吩咐,别说是三个条件,就是……”


    没理会朱景洪的嘴贫,朱咸铭沉声说道“第一,绝不可亲临战阵!”


    “是!”朱景洪连忙答下。


    “第二,绝不可干预指挥!”


    “是!”


    “第三,绝不可深入敌腹!”


    “是!”


    虽然朱景洪答得很快,心里却觉得这三句话宛若指路明灯,让他接下来的路更清晰了。


    “小子,你别可答应得痛快,还得给我受老老实实守住规矩,否则趁早自己滚回来!”


    “爹您就放心吧……”


    朱咸铭接着道“宁焕祥后天出发,你跟着他一起出发吧!”


    本来朱景洪想自己走,但听老头子这样安排,他便知道自己不可以拒绝。


    “是!”


    接下来,皇帝又叮嘱了他许多事,朱景洪全都应了下来,然后他又去了坤宁宫。


    在皇后处禀明情况后,他本以为皇后还会劝他留下,哪知道老母亲只是反复叮嘱他,去了西北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在坤宁宫耽搁了一阵,朱景洪方才返回王府,他要把这消息告知宝钗。


    回到府中他才得知,宝钗等人正在后园赏花,于是他便找了过去。


    襄王府的园子很大,里面好些地方都是宝钗布置,朱景洪大致能猜到宝钗在哪一处。


    等他来到后园某处时,确实发现宝钗在此处,而且正一个人玩得很开心。


    只见宝钗手持团扇,正款款迈步游走在花间,在她身前正有一双玉色蝴蝶,正一上一下迎风蹁跹。


    宝钗欲将其扑下,可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让她几次扑下都落了空。


    而这美好的一幕,恰让朱景洪看在眼里,以至于身旁宦官想要招呼,都被他给瞪了回去。


    宝钗虽是正儿八经的美人,成婚日久便难让朱景洪有惊艳之感,可今日他不得不承认,自家媳妇儿让他心动了。


    原本他计划今晚去跟甄琴交流下,此刻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打算好好跟宝钗探讨一下人生。


    且说宝钗这边,多次扑蝶未能建功,却已累得她是香汗淋漓,最后只能看着蝴蝶飞走。


    正当她拿着手绢擦汗时,却听身后传来了掌声,这让宝钗顿时心头一紧。


    她专门屏退左右,找了个无人之地释放天性,哪知刚才竟有旁人在场。


    若方才情形被外人看去,她这王妃的威严可就兜不住了!


    透过林木花丛的间隙,看到来人是谁之后,宝钗心里方才松了口气。


    而后她摇着团扇走了出来,朱景洪笑着迎向了她。


    来到宝钗面前,从她手中拿过手绢,朱景洪一边替她擦擦汗,一边替她理着鬓间细发,满脸都是宠溺之意。


    “王妃天真烂漫,可真是难得一见,让人一见倾心啊!”


    宝钗躲回了手绢,绕开朱景洪往前走了两步,方才回头说道“王爷来了一言不发,只怕就是为看我笑话,如今还用这些话还调笑我!”


    “还说什么一见倾心?莫非方才见我之前,王爷已经移心于别处?”


    “你……唉……我跟你说不清楚!”朱景洪无奈以对。


    却见宝钗进了亭内坐下,这里早已摆好茶点果品,朱景洪也跟着坐了进去。


    亲自给朱景洪倒了一杯茶,递到他面前后宝钗说道“父皇召你进宫,所为何事?”


    偏偏这时,朱景洪还在盯着宝钗看,同时想着今晚的姿势。


    或许用不着等到晚上……


    “诶诶……问你话呢!”宝钗面带不满,虽然她心里对此挺得意。


    “父皇叫你入宫,所为何事?”


    “哦……就是告诫我,去了西北别乱来!”


    “就这些?”


    “哦……还有就是后天出发!”朱景洪平静答道。


    虽然知道他注定要去,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了,宝钗还是觉得格外的难受,以至于她整个人都有些失落。


    当然了,她知道自己是王妃,是朱景洪的妻子,这个时候她必须要坚强,不能让朱景洪有后顾之忧。


    “如此……也好,这件事总算是定下了!”宝钗故作轻松的说道。


    坐到宝钗身边,朱景洪将她揽入怀中,而后轻声说道“接下来王府诸事,就全都靠你了!”


    “嗯!”


    夫妻二人双手紧握,心连心宛如一人。


    沉默几息后,朱景洪突然开口“宝钗……我想跟你商量点儿事!”


    “何事?”


    “此地不方便说,跟我去寝宫一趟!”


    言罢,朱景洪便将宝钗拦腰抱起,任后者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


    正统十二年,四月二十八。


    黄历上说今天是好日子,所以宁焕祥选在了这一天出发,朱景洪今天也要随他动身。


    一大早朱景洪就起来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吃了早饭。


    他如今这一家子人可不少,有王妃宝钗、侧妃杨静婷、选侍甄琴,以及侍妾可卿和英莲。


    饭桌之上,所有人都被离别之情环绕,一个个只能称得上是强颜欢笑。


    现场唯有可卿心情稍好,因为她将随朱景洪一道去西北,专门照料他的饮食起居。


    当然,也不是真的要可卿洗衣做饭,只是让她做个管总而已,事情自有随行侍女和宦官来做。


    她的这个差事,包括杨静婷在内几个女人都很眼热,宝钗特意安排了可卿去。


    这多亏可卿平日为人低调,让宝钗知道她没有乱七八糟的心思,所以才把如此重任交给了她。


    很快众人吃过了饭,朱景洪也到了离开的时候,他还要去宫里拜别帝后二人。


    此番进宫,自然宝钗要陪他同去,所以他俩上了一辆马车,可卿则是登上了另外一辆。


    等朱景洪进了宫里,宁焕祥已拜见完皇帝,正在端门外等着他。


    朱景洪正打算先去乾清宫,却有宦官告诉他直接去坤宁宫。


    等他来到坤宁宫才发现,不但帝后二人都在,太子和睿王夫妇带着皇孙们都到了,朱云笙也领着湘云和黛玉出现在殿内。


    等于说,以皇后为中心的“大家庭”,全都到了坤宁宫为朱景洪送行。


    最舍不得朱景洪的是皇后,然后是落泪不断的朱云笙,再然后才是话不多的皇帝。


    至于太子和睿王夫妇,前者多少有些不舍,后者却巴不得朱景洪赶紧滚蛋,以免又坏了自己的好事。


    当然了,此刻无论太子还是睿王,心里对朱景洪多少都有些忌惮。


    这与朱景洪的态度想法无关,只是因为他如今圣眷过隆,而且还有染指兵权的迹象。


    即使太子和睿王觉得问题不大,他们手下那些人也会考虑到,并在他们耳边不断的告诫提醒。


    几天前皇帝所提起,说朱景洪受到上百次弹劾,里面就有太子和睿王手下人的动作。


    可惜,皇帝过于信任朱景洪,把所有章奏留中不发,让这些人只能无可奈何。


    且说坤宁宫内,朱景洪一待就是半个时辰,他听了不少告诫应下了不少事,同时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保证。


    最后拜别了帝后二人,朱景洪终于走出了坤宁宫,一路头也不回的出了宫门。


    在他大踏步的离开时,东殿阁楼上正有人注视着他,望着他的背影流下来了清泪。


    这一切朱景洪不知道,他出了宫门便与宁焕祥汇合后,此时监军御史梁潜和监军太监黄清也到了。


    几人说笑着一番,便一起走出了皇城。


    皇城之外,已有大队人马候着,朱景洪与几人各上了车,便正式踏上了西行之路。


    队伍除了朱景洪的两百卫队,宁焕祥还有一百人的卫队,城外还有随行出征的京营军队,他们的队伍将有六千人左右。


    当他们一行出城时,另一头的坤宁宫内,皇帝也告别了皇后,返回了乾清宫去批折子。


    当老头子一走,太子和睿王就坐不住了,二人没留一会儿就各找了接口离开。


    虽然表面相处和睦,但皇后却知道踏出坤宁门,这两兄弟就会变成不死不休的仇人。


    她更知道,近日朱景洪就卷进了争斗,或许还被太子给利用了。


    在杨清音看来,朱景洪救李晖的行为,极有可能是被太子利用。


    这也昭示着,虽然支持老四做太子,但杨清音仍信不过老四的人品。


    能完全被她倾注母爱和信任的,也就朱景洪和朱云笙两个人。


    如此说来,老十三躲出去,未必是件坏事……杨清音如此安慰自己。


    正当他想着这样的事,元春和陈芷又阴阳怪气说起话来,便让杨清音的心情更差了。


    只听杨清音教训道“你们两个,没事就回去吧……左右你们也忙得很,就别在我这里耽搁了!”


    “母后……”


    “回去吧!”


    皇后态度坚决,元春二人便不再敢强留,随后她俩很自觉的离开了。


    再说东殿阁楼上,看着伤心欲绝的黛玉,紫鹃心里也是难受得很。


    “姑娘,想哭就哭出来吧!”紫鹃只能如此劝解。


    她知道黛玉只要哭出来,心里就会稍微好受些。


    然而黛玉只是落泪,根本没有要哭的迹象。


    再度递出手绢,紫鹃接着说道“我看十三爷对姑娘亦有情,姑娘也不必过于伤心,待来日十三爷回京……”


    “别再说了!”这些话,黛玉是越听越觉得伤心。


    二人又沉默了一阵,便听到阁楼下传来动静,却是宝钗湘云和朱云笙回来了。


    殿内只剩黛玉一人,进到殿内宝钗却没看见她,于是她便问起了当值的宫女。


    一问才知黛玉是在楼上,宝钗便上了阁楼来寻,而朱云笙则是完成功课去了。


    当宝钗上得阁楼时,黛玉勉强收拾好了心情,只是眼眶看起来还有些泛红,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哭过。


    “这又是怎么了?谁又欺负你了?”宝钗上前关切问道。


    “王妃……”


    紫鹃正要答话,黛玉生怕她说话没分寸,当即接话道“今见陛下皇后与太子等团聚,共享天伦其乐融融……便让我……”


    “莫非是思念起了令尊?”宝钗关切询问道。


    “正是如此!”黛玉点了点头,眼眶中再度滑落泪珠,看起来确实像那么回事。


    宝钗年少失怙,自是相当同情黛玉的心情,于是她拉着黛玉说道“若你实在想家……我可代你向母后陈奏,准许你回家侍奉父亲!”


    啊?我是不是表演太过了?要是出了宫还能再见到他?


    黛玉一时间有些慌了,但她里面又生出一计,于是答道“虽想念父亲,但我与公主情同姐妹,我若走了她岂不更孤单了!”


    黛玉很想去掉“情同姐妹”的标签,可眼下又不得不加以利用,着实是让她痛并快乐着。


    看着黛玉孱弱的身子,宝钗忍不住叹气道“唉……你呀,就是考虑得太多了,全然不顾自己,这可怎么得了!”


    宝姐姐,你对我好得太过分,往后可怎么得了……黛玉心中在呐喊。


    拉着黛玉往阁楼下走去,宝钗徐徐说道“好了,等云丫头回来,你也找时间告个假,回去陪陪父亲也是好的!”


    “嗯!”黛玉应了一声。


    “对了,有时间也可来王府跟我说话,我如今也是一个人了!”宝钗强挤出笑容道。


    “嗯!”


    二人一道下了阁楼,便听见朱云笙正发脾气,原来是女官又来传皇后的话,让她今天要绣一副牡丹出来。


    对要嫁人的女儿,皇后是既溺爱又严苛,所以她这三子一女中,过得最爽的还数朱景洪。


    章末小彩蛋,王妃扑蝶!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