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得找人制他

作者:飞花逐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殿下,殿下……”


    现场顿时乱作一团,看着地上吐出的鲜血,众人一时惊惧不已。


    若是太子有个好歹,他们可都会跟着遭殃,更别说前线还大败了。


    几名侍卫连忙上前,将朱景源抬进了门楼之内,里面有专门设置的软榻。


    作为太子,自是有太医随行,听到召唤太医很快出现,问明缘由后便开始诊治。


    一番忙碌之后,终于把汤药给朱景源喂了下去,可他还是没有醒转的迹象。


    可坏消息却越来越多,王全义和孔金山得到消息,也出现在了朱景源的榻前。


    现在情况非常不妙,甚至可以说是极度糟糕。


    至少有三千以上的倭寇,冲出了官军的包围圈,这些人穷凶极恶,又不知会造成多大的破坏。


    想到这些,王全义看到高书言就生气,从始至终没个好脸色。


    “两位,为何北面防线会被突破?”


    他二人没说话,高书言却过来质问了,而且是一本正经的质问。


    “倭寇近五千人,全力向北出击,北面滁州卫和镇江卫的人马,加起来还不足四千人,如何抵挡得住?”都指挥同知孔金山答道。


    按道理说,倭寇全力向北突围,其他方向的军队该支援才对。


    然而经过这一个月的“毒打”,一众将领再也不敢自作主张,未得到命令便绝不敢出击。


    于是就形成了,滁州卫镇江卫挨打,其他各卫干看着的局面。


    高书言冷声道:“不管怎么说,都是他们作战不利,才引出了今日之祸患!”


    这一刻,王全义终于忍不住爆发:“姓高的,你知道前线作战是何情形,就敢说是前线将士作战不力?”


    这个时候,无论从维护自身利益,还是保全下属的角度出发,王全义都不能任由高书言甩锅。


    “我虽是书生,但兵法也看过不少……”


    虽然知道是自己指挥的问题,但高书言不可能认错,他错就是太子的错,而太子是不能有错的。


    朝中有人弹劾,这件事高书言已经知道,他又岂能再让太子授人以柄。


    所以即便知道错了,他高书言也不能认。


    王全义是真的要被气疯了,正当他准备大骂高书言时,一旁的孔金山及时打了圆场。


    “二位,眼下最要紧的,一是太子爷的病情,二是如何收拾局面!”


    “倭寇往北溃逃,烧杀抢掠之下,所到之处只怕化为焦土……”


    说到此处,孔金山越发担忧道:“此等灾难,若使圣上得知,只怕……”


    上次倭寇惊扰太祖陵寝,金陵都司就死了不少人了,难道接下来还得再死一片?


    不愿跟高书言废话,王全义当即说道:“既然太子爷昏迷,那我等便先行部署兵力,并调各卫留守之军御敌!”


    金陵都司下辖九个卫,有兵大约三万五千余人,但调到前线作战的仅两万余,每个卫都有留守之兵。


    “这才是正理!”孔金山连忙帮腔。


    然而高书言没有表态,等于是太子没有表态,那这调兵的事还真就干不成。


    除了兵部例行调动,在没有圣旨特许情况下,作为金陵地方军队最高指挥机构,金陵都司只能调动五百以内军卒。


    此前朱景洪遇袭,应天守御千户所就只出了五百人,那可是皇子遇难的紧急情况,都司都必须严守这条红线。


    而当下,掌握兵权的是太子,太子的代言人又是高书言。


    “高大人?您说呢?”孔金山询问道。


    “如何行事,尔等先议个方略……”


    听到这话,王全义又忍不住发火儿:“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议个方略……先命各卫追击可行?”


    “王都使……”


    高书言大加呵斥:“注意你的言辞,你是要夺权吗?”


    仅一句“夺权”,就将王全义给镇住了,这个罪名他可担不起。


    场面尴尬之际都,便听孔金山笑着说道:“两位……这又是何必,咱都是为圣上为太子办差,有什么可以好好说嘛!”


    高书言脸色仍旧难看,当即说道:“当下可命各卫追击,后续应该如何处置,两位要尽快议个方略出来!”


    “黎民百姓之安危,可尽数担在伱们肩上!”


    为了维护太子,看起来清正耿直的高书言,自动触发了文官甩锅技能。


    黎民百姓的安危,担在了金陵都司肩上,等于是跟太子没啥关系。


    王全义本想争论,但他也知道多说无益,当即一甩袖子便离去了。


    待这二人离开,高书言转向了太子,后者仍无醒过来的迹象。


    “唉……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有东宫学士开口:“高学士,这次围剿失利,皆因将领征剿不力,得严惩……”


    “没错,滁州卫和镇江卫的统兵将领,必须为此次败仗负责!”


    推卸责任,维护太子,东宫学士很容易达成一致。


    至于责任究竟在谁,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政治人物只看利害不计对错。


    高书言点了点头:“那好,先草拟一份军令,用印之后便命侍卫拿人!”


    这时有人担忧道:“高学士,太子毕竟昏迷,若不请示直接用印……”


    “待太子醒来,我会向殿下说明情况!”高书言并不担心太子会不同意。


    …………


    这边高书言要拿人,走下城楼的王全义二人,在传达了追击命令之后,便找了个无人角落说起话来。


    “这姓高的屁都不懂,刚才老子真想一刀劈了他……”拿着水囊,王全义向嘴里灌了一口。


    孔金山无奈道:“唉……他离太子近,离朝廷也近,咱们得罪不起!”


    当下这时代,虽说文武地位相当,客观来说还是文官话语权更高。


    思索一番后,王全义沉声道:“得请个人……来把这厮制住!”


    “你是说……”孔金山欲言又止。


    谁能制住高书言,孔金山很容易猜到。


    “这……只怕不好吧,若是传扬出去,说我们利用十三爷钳制太子,那可就遭了!”孔金山想得很周到。


    王全义笑了笑,说道:“若十三爷自己看不下去,又当如何?”


    孔金山微微点头,如果是朱景洪看不下去,把高书言挤到一边儿去,那可就不关他俩的事了。


    至于朱景洪会不会排挤高书言,在王全义看来完全不是问题,他自认为很懂朱景洪的脾气。


    “所以这最要紧的事,是让十三爷知道太子殿下病危,请他立即赶过来!”


    “正是如此!”孔金山答道。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