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四十三章 红山镇,闹不闹凶煞

作者:夜无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晓敏突然流鼻血,让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紧张了一下。


    但我和她都是医生,对于病症方面都是有了解的。


    李晓敏说自己做过检查,而且也有对症方案,我就没多想。


    有时候鼻炎等症状,加上白酒刺激,的确可能造成鼻黏膜出血。


    看出血量并不大,因此也就没太关注。


    我们很快的吃完了饭菜,然后我们一起,送的李晓敏回了她的房间。


    除了刚才流了点鼻血,出现了一点点头晕外。


    现在的李晓敏屁事儿没有,一点其它症状都没有。


    我告诉李晓敏,我就在旁边,有事儿让她找我。


    李晓敏说好,然后我们就没打扰她了。


    随后,我也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继续开始研究厌胜法。


    晚上十一点就睡觉了。


    至于师父晚上是什么时候回的他的房间,他去干嘛了!就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二天一点,我给师父打电话,让他起床吃早饭。


    咱们九点就得坐车离开酒店,中午到地方,下午就看地。


    师父还没睡醒,让我给他带点。


    九点到了,他再下楼。


    听声音,师父昨晚睡得很晚。


    根据我对师父的了解,他晚上不睡觉就两种可能。


    要么去钓鱼去了,要么去洗脚了。


    这地方,也没钓鱼的地儿,他也没装备。


    八成是去了洗脚城……


    吃完早饭的时候,我见到了李晓敏,我问她怎么样了?


    她说没事儿,就普通的鼻窦炎引起的,凝血等什么的,她都做过检查。


    听她这么说,我也就没在意了。


    我给师父打包了一些早饭,就在外面等他。


    快九点的时候,我师父才一脸疲惫的下来。


    一众人都给他打招呼,师父只是微微点头,啥也没说。


    车上,师父吃了点东西又开始睡。


    怎么看,我师父这个黑瘦老头,都不像个大师。


    车上我和李晓敏一直在聊天,白友善是这边的总经理,还在给我们介绍周围的景点,网红打卡地。


    一路上很顺当,十一点多,我们到了一个叫“红山镇”的地方,这是一个大镇。


    这里靠近红湖公园,自然条件相当优越。


    而且靠近红山镇,有一个物流集散地,交通也很便利。


    而李晓敏让我们来看地的地方,就在这个红山镇里。


    李晓敏说,他们不仅要在这里建厂,还打算在这边搞一个实验研究室。


    这边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中草药产出资源,如果在这边建厂成功。


    他们公司的制造成本,可以缩减百分之十五以上。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缩减百分之十五的成本,就代表着利润率的提升。


    这样就能够体现在财报上,百分之十五的利润率提升。


    能让公司的股票暴涨,这就不是什么,卖药赚的仨瓜俩枣了。


    就算我这个不学金融,不炒股的人都知道。


    有这样利润率的提升,股市上肯定能赚很大一笔钱……


    师父一下车,就往四周扫了一眼。


    不断点头道:


    “不错不错,这地方山俊秀美,财得八方,是个好地方。”


    师父话音刚落,这个大肚子的白友善就说道:


    “宋大师,这地方是不错。


    就是,就是我们公司看中的那块地,有点问题,死过人……”


    白友善的话说的很小声。


    但我和师父都听清了。


    我和师父,其实并不太在意这个。


    看地看地,除了看地皮,自然得看风水地气,财势格局。


    死过人不怕,就怕闹凶煞。


    因此,我多问了一句:


    “死人没事儿,闹凶煞吗?”


    听到这里,李晓敏微微点头。


    白友善露出尴尬的表情,看向了副董黄千万。


    黄千万则开口回答道:


    “当地人都说闹,也不是说闹,就是传得邪乎。


    因为那块地,以前是侗家建鼓楼的地方……”


    这侗家鼓楼,我知道。


    这是非常有特色的民族建筑,被誉为侗家三宝之一。


    鼓楼一般都是密檐式建筑,上面可能是正八边形或者六边、四边等。


    这种鼓楼,在侗家文化里,一般是搞祭祀或者重要活动的地方。


    类似咱们京城里的天坛……


    师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肯定也是知道这些的。


    听到这话,开口问道:


    “侗家鼓楼,那楼还在吗?”


    黄千万直接摇头:


    “我们第一次来考察的时候,就不在了。


    那块地以前是另外一个公司接手的。


    只是开始建设的时候,工地出了两起事故。


    一大一小,死了四个人。


    后来那地就荒着没动。


    后来李董带我们来考察,就看中了那块地。


    还没来得及敲定,他又被调查了。


    拖到了现在,所以请来了宋道长帮忙过来看看。


    如果能在这里建厂,对我们公司有着极大的帮助和益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