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倭寇来袭!他们的目标,或许是朕呢!

作者:大江大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徐江进来后,立刻跪在朱元璋,面前。


    “陛下,东海集结了近四万海宼,不出一日即可到达福州城。”


    李善长等人听了布政司徐江的话,一脸蒙圈。


    徐达当即追问,“倭寇向来只敢扰民,为何突然间就集结了四万大军?”


    “难不成,他们这是要攻下福州,然后对大明开战?”


    “福州虽然近海,却不是最好的登陆地点,风险极大,还易成为靶子。”


    大明火铳强大,倭寇是被猪油蒙了心吗?


    敢在这里进攻?


    倭寇突如其来的举动,徐达也是一脸蒙。


    就连身经百战的他,都想不明白倭寇这么费劲的攻打福州,想要干嘛?


    根本就没好处啊?


    莫非?


    莫非福州城里有值得让他们冒险的目标!


    “这些倭寇目的性极强,福州府兵虽说不错,但一天内抵挡住四万倭寇,怕是不行。”


    “请陛下即刻离开福州。”


    李善长一番分析,也想不明白这些倭寇进攻福州有何意义?


    朱元璋却没有采纳李善长的建议。


    他是何人?


    大明开国皇帝!


    大明河山,是他一刀一枪拼杀来的!


    四万倭寇就让他逃走,怎么可能?


    朱元璋此时想的却是另一码事。


    “或许倭寇的目标不是福州,而是朕!”


    这话一出,所有人全愣了。


    目标是陛下?


    倭寇怎么知道陛下在福州?


    李善长和徐达皆是一脸惊讶,徐江更没想到这种可能。


    “陛下,这,恳请陛下撤离!”


    “只要离开福州,倭寇就没辙了。”


    “没错,陛下,目标既然是陛下,咱得早做准备。”


    赵昌和徐江纷纷开口,劝朱元璋离开福州。


    毕竟战火一起,场面复杂多变。


    李善长同样沉声,“陛下,福州府兵跟倭寇悬殊太大。”


    “倭寇有四万人,府兵剿匪还行,上了战场根本不能比较。”


    府兵能有几人?


    福州既不是大明军备储备地,更不是军防要塞,大明禁海后,沿海一带更是没有其他的兵力。


    就算是从别处调兵,一天时间也赶不过来。


    形势逼人,福州一点胜算也没有。


    李善长甚至想不出有何计策能应对,这些不是起义军,也不是前朝余孽,而是凶残的倭寇。


    倭寇和大明常有摩擦,却都是骚扰级别,倭寇从未敢大举来犯。


    今日是吃了什么枪药,大张旗鼓而来。


    “传胡雄!”


    朱元璋没有犹豫,眼下局势不妙,福州百姓才刚刚过上好日子。


    宋隐刚把福州治理的脱胎换骨,不能为此毁于一旦。


    很快,胡雄就进来。


    “胡雄,立刻把周边兵力调来,要快。”


    一声令下。


    虽说锦衣卫去调遣兵力,显然也不能解除眼下危机。


    府兵虽说很不错,但徐达说过,朱元璋也清楚,府兵没上过战场,剿匪算不上战场。


    真的正面对上,能不能撑到援兵来都难说。


    “陛下,让臣领军。”


    “臣定将倭寇挡在福州府外!”


    徐达抱拳单膝跪下。


    随行这些人中,徐达身为开国老将,领军能力毋庸置疑。


    他来统领府兵,或许真能周旋到援军赶来。


    朱元璋看着徐达陷入沉思。


    倭寇骤然而来,需提早谋划和准备。


    仅一个徐达,怕是不行。


    朱元璋由福州府兵想到了宋隐。


    府兵还是宋隐训练出来的,这家伙的军事才能也不俗。


    想到此,朱元璋看向徐江。


    “宋隐在做什么?”


    徐江连忙答,“宋大人得信,第一时间就安排百姓避难,福州也进入战备状态。”


    这时。


    众人向外头看去,街道上官府人员正在不停的通知倭寇入侵,安排百姓避难。


    整个街面秩序井然,百姓并无慌乱。


    官府还安排人手进行人员清点,并挨家挨户分发避难物资。


    不得不说,福州府反应迅速,半日不到,就肃清了福州府的街面。


    现在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府兵,皆是大门紧闭。


    百姓避难后,大量府兵进驻城内。


    各显要位置架上火炮,战备安排一应俱全。


    整个过程,没有喧哗和慌乱,府兵步伐急促却没有慌张。


    徐达见状大感惊讶。


    战前能有如此快速应对措施,而且福州百姓全部听从安排,福州府官员非同小可啊!


    徐达征战无数,疏散过百姓无数,却从没有过这般井然有序。


    百姓默契配合,官兵有条不紊!


    福州府,果然非同一般!


    徐达往前几步,察看摆放炮台的点位。


    身经百战的他,一眼看过去,就心头剧震。


    福州跟海岸线很近,福州不是最佳的登录点,上岸时会有所拖沓。


    现今火炮的点位跟海岸线形成最佳角度。


    城内没有一架火炮,火力集中到了中后方。


    如此一来,火炮射程不会伤到福州城墙,却能对城外来犯之敌进行有效的轰炸。


    这战术部署,令人佩服!


    “陛下,臣看了,整个福州府战前准备有条不紊并已到位。


    闻言,朱元璋神色淡定,没有丝毫慌乱。


    “战前秩序井然是件好事。”


    遇事不乱,冷静部署,至少在稳定军心上做得很好。


    宋隐这小子的实力,不得不另眼相看。


    到福州时间不长,却让福州脱胎换骨,更是训练出一支强兵。


    就连百姓都对他信任有加。


    即便是面对战争,也能迅速应对。


    看来,宋隐到福州时,就已经为战乱做了准备。


    否则,不可能反应这么神速。


    “虽说积极应对,但……倭寇多达四万人,若是对方强攻,凭这点准备还是等不到援军到来。”


    李善长虽是儒生谋士,没有在战场上的杀敌经验,可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见识广。


    自然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短板。


    再强的战术部署,再稳定的军心,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回看史上多少战役,以少胜多的能有几场?


    即便是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眼下福州城的布置,明摆着想要保住福州辛苦建成的成果,可四万的倭寇,战争一旦爆发,损失无法估量。


    损失更是避无可避。


    安排的再妥当,战争也不是仅靠计谋能取胜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