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6章 观摩团到来

作者:凶名赫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明末最强钉子户》全本免费阅读


    随后,温越又想起一件事情,问道:“我记得朝廷有拨下有一千杆鲁密铳,本将曾吩咐过,将其中五百杆改成自发火铳,军工厂可完毕了?”


    朝安急忙回答,早在去年年中的时候,就已经改造完毕。


    也发到各军中去了。


    但众将都是觉得不太好,改成自发火铳,就会让鲁密铳哑火率变高。


    毕竟,在战场战斗的时候。


    如果火铳兵手上的火铳哑火,就要重新退弹重新装填。


    而在战斗时候,精神紧绷的状态,有军士会忘记火铳里面还有弹药,下意识再往里面装弹,这样再次击发火铳就会炸膛,伤己伤人。


    相比于混战时候的使用的手铳。


    手铳哑火了,丢掉拿另一把出来就行。


    可长杆的燧发火铳,在阵列的时候,是不可能随意丢弃的,一旦炸膛,己方误伤率太大。


    听到众将的建议。


    温越决定即便是未来燧发火铳的库存上来后。


    他也不打算强迫所有军士都使用火铳。


    等在日后的战争中,继续研发燧发枪,完善其技术,提高军士们对使用的燧发火铳的信心才行。


    温越淡淡道:“先这样吧,朝安,燧发手铳的事情,你要放在心上,今年至少要打造伍千杆出来。”


    听到这话。


    众将兴奋不已,各自讨论起来,若是分到了手铳之后,该如何改变与敌人作战方法。


    ……


    看过骑兵训练之后。


    温越回来到了山海关镇国将军府。


    他着手于正式开始编练新兵了。


    这第一步,就是五千新军如何招募,如何训练。


    目前温越的军队,有七个步兵千总,一个骑兵千总,和一个辎重兵千总,还有熊一扬的夜不收千总,再加上温越自己的亲卫营。


    这约莫九千六百多人,对外称是一万。


    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跟着温越多次战斗,出生入死的老兵。


    其中熊一扬的夜不收千总,由于培养夜不收需要时间,招收困难,再加上情报局的成立,内务科挑走了许多人手。


    所以熊一扬的夜不收千总,只有千总名号,但人数只有三百多人。


    考虑到这一点。


    温越打算从高严的骑兵千总中,也挑选一些精明强干的人出来,专门训练战场侦测。


    等在战争的时候,可以解决大军侦探人手不够的事宜。


    温越的亲卫营,有亲卫三百人。


    这三百人分成了六队,一队五十人,三队为火铳手,三队为刀盾手。


    平日里也是仪仗队,各种礼仪上,也可见他们的身影。


    热这三百人要和夜不收一样,进行夜不收训练,提高他们的个人武力水平。


    另外,温越还想着每个步卒千总中都配有不少马匹,不如从中寻一些强悍之士和夜不收一起训练,以便各个步兵千总在战场上消息灵通。


    另外王钩的炮兵千总和熊一样的夜不收千总一样。


    也是需要专门的培养人才,处于不满员状态。


    温越扩展新军,也要关注其中是否有符合夜不收和炮兵人才的。


    若是有,则由夜不收和炮兵两个千总优先编入。


    此外再来重新编制新兵步卒千总。


    按照一个千总九百余人计算,新军五千多人,则至少需要五个千总。


    若是多余出来的新兵人数不少,再另外新设一个千总。


    如此一来。


    又有不少人可以升官了。


    新军千总,自然从现有的老军各资深把队中选出。


    这方面人才也多。


    有雷病显,黄金玉,吴春章,沈其士,田觉知,应尽乙等。


    温越拿到这些名单后。


    思索一二,在上面画了几个圈,选了几人出来。


    如雷病显和黄金玉两人,都是祖柏千总下的军官,早在青牙军建军的时候,就有着不凡表现。


    而除了千总外,还有二十多个新出现的把队位置,八十多个甲长位置,以及许多伍长位置。


    这出现的庞大军官位置,引起了不少青牙军老兵的渴望。


    青牙军中常年保持着竞争和向上气氛。


    许多人都在努力表现,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出现在新军军官名单上。


    军官的晋升权力。


    不在参谋局的手上,是在镇抚局的手上。


    参谋局只有推举权,决定权则在镇抚局。


    对于这些老军的渴望,接到推举名单的镇抚局的官员们,一一审核,将各军官平日里的表现汇总得出建议,供上面参考。


    最后一一汇总到幕府当中,呈到温越手上。


    ……


    除了军官升迁外。


    关外许多百姓也在紧紧盯着,青牙军将要招募的五千余新兵的名额。


    如今的青牙军,在关外的地位极高,待遇优良。


    他们闲时回家时候,英姿飒爽,许多年轻人看着都是心向往之。


    那些家中有当兵的军户,走在外面个个都是神气高昂,得意非凡。


    他们不仅有专门的待遇享受,更是受到了许多文人商人的巴结。


    在青牙堡经营,无论是设厂还是开铺,都需要当地军户为担保人。


    不与军户们打好关系,完全不能立足。


    毕竟,青牙堡是关外的最富饶的地方。


    青牙军的将士大都从这里出身。


    每次出战都能获得大量的分赏。


    每家都是富足,有着大量的商机。


    只要是有点眼界的人,都想方设法,挤破头颅进来。


    现在不是以前了。


    以前温越治下民众数量就那么多,几乎是每家只要有适龄男儿,就要参军入伍。


    现在温越治下百姓有数十万。


    从中挑选五千新军名额,进入青牙军,可以慢慢挑选。


    按照温越本来的意思。


    新军的名额,从新设屯堡中的新军户中挑选。


    但考虑到新屯堡中,还有许多流民灾民在屯田,没有完善。


    而且现在各屯堡实行的是营田制。


    暂时没有给每个新军户都分下田地。


    所以温越考虑后,这五千余新军名额,就不全部都在新屯堡中招募。


    那些旧屯堡的青壮也可以报名参与。


    和老军一样。


    新军招募完毕后,会发下盔甲兵器,军服被服等。


    提供每日的伙食,但不发下粮饷。


    米粮钱财全凭战时杀敌分赏所得。


    参军五年后,可以选择退役。


    退役后,可发下关外军户户籍,分得田地五十亩,以及相应的耕牛农具等。


    平日作战的武器,除火器外,其余都可以领走,传承下去。


    崇祯元年三月一日。


    青牙军设立在山海关、中前所、青牙堡、前屯卫、宁远城等各城外的招兵处,人头涌动。


    挤满了前来报名参与的青壮。


    招兵时间一连七日。


    不过,早在前几天开始。


    得到消息的青壮们,就涌到了各城外,等待招兵开始。


    对于青壮们来说,这是一次极为稀罕的机会。


    青牙军招兵名额就只有五千余人。


    而且破天荒地,从整个关外招募。


    听闻以后,镇国将军招募新军就只会从各屯堡中的军户招募了。


    并且,还是表现出众者中招募。


    错过这次,日后再寻到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而在温越招募新军的时候。


    从京师出发的观摩团,聚在一起,进入了永平府内,往山海关过来。


    越是靠近山海关,他们越是惊讶。


    “一年多不见,没想到这边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一连串的旗牌仪仗,浩浩荡荡。


    内阁首辅施凤来,以及内阁大臣李国普坐在轿子中,看着外面的景色。


    在他们身后,则是宣府、延庆、保安、怀来等地总兵,有马世龙、满桂、祖大寿、曹文诏等人。


    看着外面的景色。


    他们不时发出啧啧称奇的声音。


    相比于京师满地满大街的流民乞丐,靠近山海关这边,尤其是抚宁卫的情形,完全是截然不同。


    越是离着山海关近,越是少见流民和乞丐。


    到处都在兴建土木,有着好些个新建屯堡,正在拔地而起,忙碌人群到处都是。


    那些忙碌的人群,在官吏的指挥下,建造着屯墙,建造着营房,建造着道路。


    还有的在开垦田地,在修建水渠沟壑。


    虽然看过去,这些百姓们身上穿着的衣服还是破烂,和大明其他地方百姓相差无二。


    不过他们脸上的笑容,对未来充满希冀的目光,是别的地方所不能有的。


    要知道,就在去年的时候。


    永平府也遭受了兵灾,又是大旱,又是缺粮。


    马贼山贼虎啸山林。


    许多地方都是千里无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