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
24号文字
启体

第422章 后悔当初放虎归山之举啊!

作者:凶名赫赫本书字数:4528K更新时间:2024-09-10
    “陛下。”


    看见天启帝激动的样子,孙承宗叫了他一声后,他没有反应。


    于是,孙承宗提高声音,继续叫了一声:“陛下!”


    “啊?”


    天启帝这才反应了过来。


    孙承宗着急道:“陛下,能否将这捷报给予老臣看看。”


    “老师,尽管拿去看。”


    天启帝将捷报递给旁边一个太监。


    太监急忙往下走,要将捷报递给孙承宗。


    但孙承宗着急,没等太监走来,便伸手抢过了捷报。


    他定眼看去,顿时神色也是震动,脸上变得狂喜。


    “孙阁老,能否给老奴看看?”


    看孙承宗也变成了这样,魏忠贤终于是坐不住了,急忙询问道。


    “哈哈哈,拿去看吧!”


    孙承宗哈哈大笑,神情充满喜悦,将手上的捷报转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接过后,看了两眼,神色立即变得震惊莫名。


    天启帝则在焦急朝孙承宗询问:“老师,你看这报捷之文可是属实?”


    孙承宗面露笑容,道:“陛下,这马世龙和满桂,曾都是老臣的麾下将领,那温越也是陛下的爱将,之前他们传来的捷报未曾虚言过,想来这次也是如此!


    “不过这斩首贼虏首级有八千多,还有阵斩贼酋杜度,事关重大,虽然关宁军不敢造假,但还是需要兵部勘验之后,才能真正下定论。”


    这话看似是稳妥,不敢确认温越等人报上来的功劳是属实。


    但听在天启帝的耳朵里,似乎是隐隐告知他,传来的捷报绝对是属实,不是假的。


    天启帝脸上焦急之色顿消,站起身来,来回走动。


    “好啊,好一个温越,好一个关宁军啊!”


    天启帝脸上全是笑容:“之前我还以为他们消失没有踪迹,是在畏罪,不敢传报朝廷。


    “呵呵,可现在居然不声不响,立了如此大功!


    “哈哈,斩杀杜度,击溃镶白旗,如今捷报传响,军心民心必然大振,看建虏还敢如何在北方肆虐?”


    闻言,孙承宗也是笑容浮出在脸上,正待说话。


    这时。


    魏忠贤突然整理下了衣冠,双膝跪在地上,重重拜倒。


    “陛下,此乃大捷啊!”


    魏忠贤喊道:“全赖陛下天威,又有将士三军用命,成了如此大捷,奴才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天启帝转头看去,便见魏忠贤脸上满是泪珠。


    当即,天启帝感动不已。


    这大伴虽然之前推举了高第那样的蠢货,但也是一时识人不明,他还是忠心于我的啊。


    接下来,天启帝宽慰了魏忠贤几句。


    又接着大笑连连传旨下去,催促兵部尽快勘验捷报。


    *******


    天启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居庸关南十里。


    此时在这里,密密麻麻都布满了明军的营帐。


    孙传庭新领的两万京师兵马,正在扎营,时不时还有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勤王援兵,汇入此地。


    如今孙承宗可谓是大权在握,这些兵马全部都归了他的管辖。


    本来之前还有魏忠贤派过来的阉党,过来监军。


    但那监军不说平庸了,简直是一塌糊涂。


    惹来一大堆的麻烦不说,还几乎激起了兵变。


    孙传庭迫不及待向朝廷打了报告。


    天启帝还不算太过昏庸,这关头上,魏忠贤也不敢太放肆了,再加上孙承宗在朝中的作用。


    几方合力之下,那糊涂监军不仅被赶走了,还落得了个看守皇陵的下场。


    由此,孙传庭一手掌握着两万大军。


    初掌握这么多大军的孙传庭,颇有意气风发,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这时,在营寨各处内,却有了不少的骚动。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营寨内传开。


    关宁军大捷,斩首建虏首级过万,还阵斩了镶白旗的固山额真杜度!


    所有将领和士兵,听闻之后,无一例外,都是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八千个建虏头颅啊,这怎么可能啊?


    他们身为大明官军,能不知道?


    斩首贼虏八十多个,就已经是不错的胜仗了!


    八千多个,当是杀猪啊?


    而且就算是杀猪,这么多,也要杀很久吧?


    更别说,还阵斩镶白旗的固山额真杜度,生擒抓了不少将领,献俘两百旗丁。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温越等人传来捷报,每个人都认为,关宁军是在虚报。


    而且这虚报数量实在太大了。


    这些日子,他们已经知道在慎水河畔大战后,温越等人的兵力已经损失大半,甚至在后金兵肆虐的时候,不知道躲到哪个地方去舔舐伤口了。


    可现在出现了不说,居然还立下如此大功。


    这绝对是温越他们为了洗脱战死主将的罪名,故意虚报功劳。


    好些个总兵游击,都聚在一起讨论这事,言语中多是想看好戏。


    每个人都觉得温越等将领,虚报功劳实在太大了,这传到朝廷上去,追问下来,不好收拾哦。


    不过。


    在四月三十日这天。


    随着报捷人马奔入京师之后,有关温越等人大捷的消息传的越来越激烈了。


    尤其是,从京师当中奔来了使者,进入他们的大营中。


    整个明军骚动到达了顶峰。


    很快,每个将领都听到了孙传庭大帐内,传来点兵招将的密集鼓点。


    他们互相看着对方,心中惊疑不定:“难不成关宁军报捷之事,是真的?他们真的斩获了八千首级,还真的阵斩镶白旗固山额真?”


    *****


    居庸关的西方,保安府。


    保安府城内已经飘满了后金兵的旗号。


    在城池内外同样插满了各种旗号,旗号的下方,还布置了许多营帐。


    不时有财帛百姓被送入这些营帐当中。


    在攻破了保安府后,后金军意气风发,正想一鼓作气南下攻击大明的京师,北京城。


    就算攻不下来,也要好好吓吓明军,让他们见识见识大金勇士儿郎的兵锋。


    然而,此时。


    保安府内外,各旗营中都弥漫开来一股恐慌的氛围。


    一个震惊众人的消息在这几日,已经传遍了各旗:留守在后方大宁城外的镶白旗,全军覆没,镶白旗旗主杜度被阵斩,只有少数十几人逃出。


    而攻破镶白旗营寨,能有这战力的,不是别部,正是明朝的关宁军。


    其中温越所部的青牙军,更是主力还是前锋!


    乍听闻这个消息。


    代善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啊!


    在慎水河畔大战过后,温越等人损失惨重,余下的人马想来近几年都不需要去担忧了。


    可是,这才多长时间啊。


    就突然给了自己等人一个“惊喜”?


    保安府中,在宽敞的官府大堂之内。


    每个旗主,贝勒,贝子还有各级后金将领,都是沉默不语。


    前些日子,因掳掠过多的欢喜消失不见。


    在南下突破喜峰口,居庸关,入侵延庆,宣州,保安府后。


    大肆掳掠之下,后金军掳获的人数,已经有二十多万,还有大量的物资财帛,畜牧牛马等。


    正在这个时候。


    后方大宁传来的消息,就如一盆冰水浇了下来,让他们瞬间从欢天喜地的状态下,变得无比冰冷。


    真是难以置信,真是不可思议。


    每个后金将领的心中都充满这种感觉。


    然而,这消息传来是真真切切的,他们也多次确定无误的,不容他们不去相信。


    而代善他们得知这个消息之所以,如此缓慢。


    也是因为杜度派过来求援的人马,在半路上遭到了明军哨探的拦截。


    花了许多时日,绕路了许多,又等赫特硕新一批求援的人马派出去后,才将求援情报传递过来。


    在最开始,代善、皇太极等人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不说关宁军怎么突然多出了这么多人马。


    就是镶白旗的营寨有数千多人,旗丁不少,怎么就能在半天的时间被明军攻破?


    而且还被阵斩了一个旗主?


    虽然杜度的资历小,在八旗各旗主中,也是担任时间最短的。


    然而,他是从大金国崛起之后,第一个死的旗主。


    是前所未有经历过的大事。


    这消息传遍在外掳掠的一干后金兵耳朵里,军心士气眼见地,直接掉落到了谷底。


    这回去之后,该如何朝努尔哈赤交代?


    见屋内气氛沉闷压抑,几乎让人窒息。


    正蓝旗旗主莽尔古泰猛然跳将了出来,大声道:“之前在慎水河畔的时候,我就说过,不能放温越他们走,放他们走就是放虎归山,现在好了吧,后果来了吧?”


    莽尔古泰吼了好一会。


    却没有人接他的话头,只能恨恨再次坐下。


    满洲镶红旗岳托,这时道:“父王,诸位,现在不是讨论镶白旗杜度事情的时候了,木已成舟,无法挽回,我等还是讨论如今之事吧。


    “我估计此消息明军得知此事后,军心必然会大振,而我军却辎重繁多,行动缓慢,若是明军趁此机会攻过来,恐怕……”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


    是啊,不能再逗留下去了。


    自从慎水河畔大战后,他们的大金就损失了数量不少的兵马,加在一起都快有两万多了。


    导致他们对关宁军,尤其是其中的温越所部的青牙军,心中都已经是非常恐惧,害怕再次与他们作战。


    也还是趁着在慎水河畔,大战获胜后,多少有了些勇气和锐气,又想到白白损失这么多,才敢来从喜峰口处,破关入侵明朝。


    可这时传来的消息,宛如晴天霹雳。


    这下子辅兵跟役什么的,就不说了,光是他们八旗子弟,正兵旗丁就已经损失快上万了。


    如今各旗各营中,勇气和锐气消失不见。


    剩下的只有害怕。


    如果这时,明国朝廷调来关宁军,以及配上其余的明军,再来对付他们。


    八旗子弟还敢战的先不论多少。


    反正那些蒙古人,小部落出身的披甲人,是绝对会落荒而逃的。


    只是听岳托意思,是打算抛弃刚刚缴获的人口和物资。


    许多后金将领和蒙古人,都是纷纷叫道:“我等之前运往后方的掳获已经被温越他们多了,现在刚刚掳获的,难不成又有抛弃?那我等入侵明国,白白费了这么大力又是为何?”


    “是啊,二阿哥,各位贝勒爷,我们不能就这么丢掉好不容易掳获的人口财帛啊!”


    “现在咱们各旗都是损失不少,再没有补充,回去之后,我大金各旗都要没了啊!”


    ……


    看着众将领焦急的神情。


    一直没有说话,保持冷静的代善,摆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


    代善说道:“这些掳掠来的人口财帛,自然是不能放弃的,这样……”


    他看向皇太极:“八弟,你领着你本部正白旗的骑兵,我再补你两千精骑,日夜兼程赶往全宁,务必要保住存放在那里的辎重财帛。


    “至于现在还在外面的掳掠的兵马,全部收回,掳掠在手的人口财帛,只取财帛便可,我等马上准备撤离。”


    皇太极在众人心中做事稳重,代善让他撤兵回去救援,每个人都没有异议。他


    而且现在退兵,也符合各人的想法。


    当即,代善就从各旗中抽调精锐骑兵,分拨给了皇太极。


    做完这些后,代善就打算让各旗准备,随时撤离。


    突然,这时。


    一直没有说话的多铎道:“叔父,侄儿认为光是如此不够,我等应该还需向大王求援,让他将剩余的兵马派出,如此一来,大军汇集在一起,足以保住我等剩余掳掠来的财帛人口。”


    闻言,屋内各人脸色纷纷变幻,各有不同。


    代善、岳托几人脸色难看,莽尔古泰一脸无所谓,皇太极脸色平静,眼睛微眯,看不出喜怒。


    多铎此言,分明是让镶黄旗几个留守旗,过来抢夺掳获的人口财帛的。


    本来大军损失惨重,又被温越等人夺回了不少人口财帛。


    而剩余的人口财帛如何分配,代善、岳托、皇太极几人心中已经有所定计。


    自然是先分配给自己所旗,然后再看情况,分给其他几旗一点。


    多铎虽然领着正黄旗,可年少言轻,对于分配人口财帛是插不上嘴。


    但这时,提起努尔哈赤,很显然是想要用努尔哈赤的威望,来压制他们。


    多铎似乎是没有看见屋内众人脸色的变化。


    “我大军现在还占据着喜峰口,青山口等地,可居庸关所处有着两万明军,后方大宁处温越等部还有可能存留在那。”


    多铎继续道:“所以,以防万一还是让大王再派些勇士儿郎过来,才算稳妥。”


    他的话说完,屋内依旧沉默着。


    显然许多人还是不情愿的,但多铎说得有理,也没有人反对。


    代善看着这一幕良久,缓缓道:“也罢,便如多贝勒所言,派人向大王求援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