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6章 组建骑兵?

作者:凶名赫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人在继续讨论着军队编制哪里还有些不足。


    温越的心思,却缓缓放飞出去。


    就在下个月。


    天启六年的正月。


    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被罢免,于是率领大军西渡辽河,开始新一轮的侵袭辽东了。


    虽然历史上清晰记载着,这是宁远大捷。


    袁崇焕固守宁远城,用火炮伤到了努尔哈赤,导致后金军撤退。


    可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引发了多重变数,尤其是去年自己用火器给后金军造成了不少伤亡。


    这宁远之战,后金军还会像历史上那般轻视明军火器么?


    努尔哈赤还会如历史上那般,被火炮伤到,导致后面重伤难医治,最终死亡么?


    温越不太肯定,但他知道,以他手上现在的一万人马,是各方都要看重的势力,无论如何这场仗他是逃不过的。


    既然逃不过,那就战吧!


    心思拉回面前,下面的军官们依旧讨论着不停。


    不过话题已经从军队编制,变成了军队现有的装备。


    现在温越麾下的军士装备,战兵使用的腰刀长枪和火铳。


    辎重兵大家讨论,一致决定,也可以像战兵一样,有着同样的装备,装备上火铳和腰刀。


    青牙堡外面设置了多个工厂。


    另外水力钻床的出现,火铳制作的速度更快,每个月可以打造出五六百杆出来。


    加上之前的储备,青牙堡军连着库房储藏,一共有一万余门,即便是临时再增加三四千人守城,现有的火铳数量也足以装备。


    倒是盔甲数量不足了。


    一则是盔甲打造的速度比较慢,二是消耗的铁料比较多。


    即便温越减少了火铳的打造数量,将铁料投入盔甲的打造,另外又开设了不少水力锻床,但打造出来的数量远远不足装备一万多人。


    也只有六千多战兵拥有盔甲,其余一千新战兵,和三千辅兵都只能披着库房里的皮甲、棉甲等。


    当然了。


    六千战甲军士,在明军中是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了。


    现在边关明军中,很少有部队拥有三千战甲的士兵。


    虽是如此。


    众人却并不满足,即便青牙堡的军士训练不同于家丁一流,只需要短时间的训练,加上剿匪见血就能出现成果,可以说是源源不断。


    但能有好的装备保护军士何乐而不为呢?


    温越也听到了军官们的有关盔甲的讨论,奈何他也没有办法,又不能变出多余的铁料和工匠,只能暂时如此,慢慢来了。


    等着众人讨论了好一会,温越突然开口道:


    “诸位,你们觉得训练一支骑兵如何?”


    众人闻言,一下子安静下来,面面相觑。


    在青牙堡军初建的时候,温越就考虑过训练一支两百人的骑兵队伍,但当时就被众人给劝说,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物资充足,又有多余的人手,温越觉得是可以建立骑兵队伍的时候了。


    不过温越并不熟悉古代骑兵的建制,得要听听众人的想法。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会。


    最后赵率教迟疑了片刻后,说道:“大人要训练骑兵,补充军队兵种,现在我等马匹充足,这是自无不可的,只是训练骑兵需要的条件苛刻,大人还需慎重。”


    赵率教乃是正牌官军出身,祖籍河北蓟阳,高祖父赵升迁居靖虏卫,任指挥佥事。明万历十九年,赵率教中武进士,任甘州都司,后因功多有委用,历任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


    后来因被人弹劾而被罢官,之后流落辽东,这才投靠了温越。


    有此经历,对骑兵训练的认知,恐怕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比得过他的。


    温越看向赵率教,坐直了些身体,说道:“率教,你但说无妨。”


    赵率教朝温越拱了拱手,正色道:“既如此,下官就直说了,大人想要训练骑兵,首先就是钱财问题,一个五百人的骑兵队伍,其耗费的钱财粮食就约等于三四千人的步兵队伍。


    “然后就是训练的时间很长,骑兵不像步兵,步兵只需要操练技艺,让他们熟悉阵型,见血杀敌便可小成。


    “骑兵第一需要过硬的骑术,第二还要懂得马匹习性,特别是对自己的坐骑要了如指掌,朝夕相处。


    “如此苦练半年后,可以做到熟知马匹习性,操控自己坐骑。


    “不过到了这一步还不行,这样的骑兵只能做夜不收之流,想要集合作战成一支骑兵队伍,还要训练列阵冲杀之术。


    “整体算来,想要训练出一支可战的骑兵,至少要三年才能小成。”


    众人听完后,俱是吃惊,训练一支骑兵居然要这么长的时间?


    温越皱眉不已:“要如此时间,可有简便法子?”


    这时,朝季沉吟片刻后,忽然道:“大人,下官曾听闻一种办法,这骑兵的人选可以从边关善骑者挑选,或者直接从蒙古人中挑选,如此可以事半功倍。”


    “不错,蒙古人善骑射,从他们中挑选,可以大大减少训练时间。”


    ……


    其他军官也纷纷赞同。


    想想也是如此,蒙古人善骑射,从他们中挑选在合适不过。


    温越却有另外看法,摇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我等正在与建虏争斗时期,训练一支外族骑兵,得不偿失,又并不保险。”


    说到这里,温越发现赵率教脸上含笑,似乎另外有话没说。


    他心中一动,直接向赵率教,问道:“率教,既然是你提出骑兵训练之难,可有另外解决办法。”


    赵率教笑道:“大人,确有一解决办法。”


    “哦?快快说来!”


    “这世间难事,无不一个勤能补拙,我等汉人是骑马不如建虏和蒙古胡儿,但汉唐亦有雄赳铁骑,为何能出?”


    赵率教比出两个手指,说道:“无他,苦练而已。


    “如果大人信得过我,只需两年时间,下官也可以给大人训练出一支精壮的骑兵!”


    当即,底下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


    觉得赵率教有些说大话了,两年时间便可以训练一支精壮骑兵,如果这么简单的话,现在大明边军中,不是每个将官麾下就会有一支骑兵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