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六十一章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作者:尘万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难道不是因为你觉得你这英明神武的儿子,平白无故受冤屈,待在家里太无聊,所以提前想给你儿子我找点事情放个风?”


    赵定咧嘴笑道。


    这段时间的相处向来。


    他也能感觉到赵崇远似乎是真的对他好。


    所以这爹叫起来也没有之前的那么别扭。


    “滚。”


    赵崇远一瞪眼。


    “诶。”


    赵定乖巧的应喝一声,站起身转身就向着外面走去。


    “嘿,你小子还真的走啊。”


    眼看着赵定真的要走,赵崇远一瞪眼,伸手就想把手里吃的还剩下一半的大白梨直接扔过去。


    眼看着赵崇远的架势。


    赵定下意识的往后闪了一下,但看着赵崇远没有真的扔,又咧嘴笑了起来:“你儿子我这不是和你开玩笑嘛。”


    “哼。”


    赵崇远轻哼一声,:“有你这么开玩笑,哪天我真的要被你气死喽。”


    “过来。”


    说完,赵崇远伸手一招。


    赵定立马识趣的跑了过去。


    眼见着赵定跑了过来,赵崇远在身后的那一摞摞厚厚的奏本里面,左右翻找了一下,找到其中的那一本远和其他颜色完全的不同的暗红色奏本丢了过来。


    “你看看。”


    赵崇远望着赵定道。


    “我看看?”


    赵定愣了一下,眼神不由得在这本远和其他奏本颜色完全不同的奏本上看了一眼。


    掀开第一页就是:“内府司”三个大字。


    看着“内府司”三个大字,赵定的眉头更是一挑。


    内府司衙门,其实相当于明朝时期的东西厂和清朝时期的捻杆处,和北梁的皇城司一般,都属于皇家的特务机构,不受朝廷六部领导,而是直接归皇帝直接领导,就连他们这些皇子,都无权过问。


    内府司的建立,由来已久。


    乃是大乾太宗时期建立,专门从事探事活动,独立于朝廷六部之外,只有历代大乾的皇帝和少数的心腹知情。


    下设探事司,主要从亲事官里选拔,编制为四十人,乃是皇家便衣特务,专门在京城内探查流言蜚语和企图不轨者。


    还有亲从官,近乎三千人,为天子五重禁卫的第一重,执掌宫殿门管钥契勘,皇宫内寻,宿卫以洒扫诸殿等事。


    以及亲事官,执掌听候应副皇城内宿卫,守门(殿门,宫门,皇城门),稽验四色,敕号等差役。


    还有最后的监冰井务。


    而这份暗红色的奏本正是内府司中最为重要的探事司的人通过密奏的渠道送过来的。


    赵定虽然以前没见过,但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


    打开仔细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之后。


    赵定的眉头就深深的皱了起来,眼底更是泛起了一丝不可抑制的怒色。


    “他们怎么敢?”


    赵定神色微寒的看着手里暗红色奏本。


    赵崇远咧嘴笑道:“你抢了人家的饭碗,断了人家本该有的上升之路,人家明面上不敢反抗,但暗地里搞点小动作总是可以的吧。”


    对于这份奏折里面的内容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有种情理之中的感觉。


    而这份奏折里面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此次科举之中那些被冒名顶替,准确说变更了身份的士族弟子名单。


    这一次科举考试和以往不同。


    以往都是士族子弟亦或是豪绅士族的子弟参与科举。


    毕竟读书在这个时代是个费钱的活,普通老百姓连温饱都很难了,更别说花钱供自己家孩子读书。


    所以以往的科举基本上都是被大乾的士族和各个地方的豪族士绅所垄断。


    而今年因为赵定改革了国子监,所以特地给寒门弟子单独开了科举考试,并且试题都与正常的科举考试完全不同,更为简单,而且也并未都是以往科举考试所必有的四书五经内的内容。


    更多的是一些实用性的科目。


    目的就是为以后的大乾培养一些专业性的人才。


    科举或许有用,但科技更加重要。


    尤其是民间的那些技术型人才。


    赵定目的很简单,就是用朝廷这个大舞台,为那些以前受于条件有限而受到限制的技术性人才提供更多施展的空间,以此达到技术革新的目的。


    毕竟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而前世的近代屈辱史,就是吃了达子为了维护统治封锁科技发展的亏。


    否则的话,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从未断绝的古老文明何至于在近代落后于世界之林,又付出了整整三千万人身死的代价,以及那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整整两三代人夜以继日的追赶才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当然说这些还太早了。


    以现代的大乾文化科技发展也远远达到前世近代的水平,可任何一个科技和技术的革新都是生产力的飙升。


    自然是宜早不宜迟。


    可让赵定万万没想到的是。


    今年一千名的寒门士子之中,其中有过半居然都是士族子弟和各个地方的豪绅子弟所冒充的。


    这些人花费大代价让自己的族人伪造身份,改名换姓,借此钻漏洞。


    当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意思,真的有意思。


    看着眼前的名单,赵定眼底露出前所未有的异色。


    而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这还仅仅只是内府司探查出来的。


    若是没有探查出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你想让儿臣怎么做?”


    过了半晌之后,赵定抬起头看向赵崇远问道。


    声音之中依然带着一丝丝杀气。


    听着赵定话语之中透露出来的厉色,赵崇远眉头一挑,眼中不由的露出一丝欣赏之色,望着赵定笑道:“凡事过犹不及,你今天把他们全杀了,明天他们就敢造咱赵家的反。”


    “那你父皇你的意思是?”


    赵定眯着眼问道。


    他自然听出了赵崇远的话外之音。


    科举是这个时代唯一的上升之路,做得太绝,自然会遭到大部分的士绅阶层的反对,到时候各种子虚乌有的骂名自然也就出来了。


    所以只能温水煮青蛙,一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