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2章:如此的令人怀念啊

作者:人世几春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星柔秀眉紧蹙,盯着梁萧的背影,眼里尽是不满。


    难道只是因为先前自己的冷眼,他就如此轻视自己?


    一想到心中的那个可能,星柔仍是不甘,耐着性子,轻声吟诵。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她的话音刚落,现场先是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掌声雷动!


    “不愧是巴蜀第一才女,此举精绝!妙绝!!”


    端木云城第一个出声赞扬,满脸激动。


    根据端木家的情报,剑族和梁萧的关系似乎并不愉快。


    曾受梁萧赠诗的美人公孙月,在百姓看来,此女成为武王妃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后来她却回到了巴蜀。


    剑子房身为巴蜀大元帅的幕僚,最近频繁对他们几家示好,由此可见,此事与他多半脱不了干系!


    一想到其中联系,端木云城就兴奋得彻夜难眠。


    没能追到沐琴雪,是他毕生遗憾。


    但追求此女,并不是没有机会!


    众人也纷纷附和,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江拂雪回头望着星柔,清澈的眸子里多了几分得意,心中呐喊。


    关你何事?


    那是哥哥写给我的!


    写给我哒!


    她对剑族抱有莫大的警惕,即使此女美若天仙,能与姐姐们平分秋色。


    星柔叹道:“这诗句,不是我作的!”


    全场哗然。


    “另有其人??”众人一脸不信。


    也只有如此美艳绝伦的才女,能作出这种水平的诗词吧?


    星柔快步追上梁萧,哼道:“吟诵这首诗的人,是否在你船上?”


    “不在。”


    梁萧毫不犹豫的回应,无异于当面泼了一盆冷水。


    星柔心头一冷,却仍不死心,柔声问道:“是不是你?”


    梁萧这才回头看着她,反问道:“我像那种人?”


    星柔语塞片刻,端木云城等人已经忍不住起哄。


    “星柔姑娘!此等无礼狂徒,断然不可能作出如此绝美诗句!”


    “我等虽才疏学浅,却也可以献丑,补全此诗!”


    星柔没有理会众人,只是望着梁萧,道:“可我听声音……”


    梁萧的语气逐渐严肃。


    “星柔姑娘,你跟我一个商人探讨诗词,多少对我有些不礼貌了。”


    “什么?!”全场众人差点石化,一脸的不敢置信。


    “此人莫非是太监?居然对如此美人无动于衷?!”


    “这种满身铜臭味的人,怎么可能作出这种好诗!”


    随行的林端心头一颤,只感觉有被冒犯,忍住了没有骂娘,只在内心咆哮。


    “这群世家井底之蛙,王爷早晚收拾你们!”


    跟着梁萧久了,林端也发现自己的眼界更宽了。


    曾经高谈阔论的这群世家子弟,在他们眼里的确等同于井底之蛙。


    星柔怔怔地望着梁萧离去,满心委屈。


    有生以来,从未有人如此无视自己。


    就因为自己先前冷眼相对?


    秦百里全程一言不发,直到梁萧转身,才惊骇地望着他的背影,心潮澎湃:“这厚颜无耻的性格,难道真的是他……”


    恍惚间,秦百里的脑海里闪过,某人那看似正经实则恬不知耻的嘴脸。


    虽厚颜无耻,却是如此的令人怀念啊……


    面貌不像,但高大的身形也太像了,声音也有几分像。


    “是易容么?还是毁容了?看他似乎行色匆匆,又是急着见谁?”


    秦百里一头雾水,仍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很清楚,梁萧绝对不是骄奢淫逸之人,有必要抛弃军队,亲自来江南游玩么?


    自己该相信哪一种判断呢?


    无奈之下,秦百里上前安慰星柔。


    “小妹别难过了,他言语间似乎多有讽刺,想来是内涵你看不起商人。”


    东野清月没好气地瞟了他一眼,郁闷不已。


    有这么安慰人的么?


    “是么……”星柔失落一笑。


    张雪宁终于忍不住道:“兴许他这是欲擒故纵呢,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好吸引星柔姑娘更多的注意力。清风大哥,有些人就是蹬鼻子上脸,给他点颜色就开染坊!”


    星柔一怔,默不作声。


    真有这种可能么?


    东野清风老脸一红,连忙赔笑。


    世家公子们趁机询问其他随行的才子佳人,终于得知,离去的人名为萧清。


    端木云城招来随从,小声道:“通知家族众人,记住这个幽州商人萧清!我要他在金陵寸步难行!”


    金陵城北,一处豪宅内,玄卫们纷纷去安置房间。


    梁萧就在院子里等候。


    片刻之后,顾平休领着一身甲胄的诸葛定进了院子。


    “王爷,诸葛元帅回来了!”


    诸葛定连忙向梁萧行了军礼,满脸喜悦。


    “末将诸葛定,参见帝君!”


    眼前的伯乐,让他平步青云,名垂青史!


    “诸葛将军不必多礼,江南情况如何?”梁萧问道。


    诸葛定接过林端奉命递来的热茶,一饮而尽之后,娓娓道来。


    “原本我军入驻江南各地,臣等通过查探,发现各大世家已有谋反的迹象。但不知为何,江南大儒剑子房从巴蜀赶赴庐州,再去了金陵之后,这些世家突然冷静了下来。东野太守怀疑,可能双方私下达成了某种共识,正在暗中筹划。”


    “但帝君应该比臣等还要清楚,江南固然有我军镇守,威慑世家,但江南的文人和文官,仍是以世家占据绝对优势,如此形势,也并非旦夕可以改变……”


    言讫,诸葛定无奈叹息。


    梁萧微微颔首。


    这也是他来江南的原因之一。


    即使朝廷灭亡北胡,给大周军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可是国内的读书人就那么点儿,绝大多数还深受世家影响,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朝廷也试着从北方调集官员,取代大部分江南官员,但收效远不如北方各郡。


    原因也很简单:故土难离。


    如果是担任州郡太守、别驾、郡丞这种级别的官职,调往外地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本地人不适合担任地方长官,可避免以公谋私。


    而本地的下层官吏,往往是本地人可以胜任。


    跑去异地担任地方小官,前途未知,还要背井离乡,让许多有乡土情结的读书人犹豫不决,不如在本地当个不起眼的官吏来得实在。


    换作以前,朝廷可以借助皇权、报纸和军队,慢慢改造江南。


    但现在朝廷已经迫不及待要收拾这些世家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