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5章 东南沿岸倭寇猖獗

作者:真心罐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嘴上说着,李平和其他研究员同时侧身让开身后的道路。


    顺着众人的空档,朱桢看到,前厅摆放着一台蒸汽机。


    和最初级的版本相比。


    此时的蒸汽机个头明显要小上不少。


    而且构造越发精良。


    整个外壳还特意用钢铁做了一层外包装,用于保护齿轮传动的位置。


    此时,李平走到蒸汽机旁,指着蒸汽机,开口说道。


    “王爷,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重新将燃烧室所在的位置进行了改良。”


    “同时,将煤炭口和蒸汽的出气口放在了同一个高度。”


    “这样一来,蒸汽机在排除废气的时候,可以从顶部的烟囱向上排出。”


    “也不用担心煤炭燃烧时所产生的黑灰遮挡视线。”


    ....


    听着李平的解释,朱桢心中惊讶更甚。


    李平他们竟然抽空将蒸汽机优化到这种程度了吗?


    眼前这台蒸汽机无论是结构的合理性还是利用效率都已经非常接近自己看到的西方蒸汽工业时代末的蒸汽机构造。


    以蒸汽机而言,眼前这台蒸汽机只要再将传动部分活塞部分进行一些优化,就可以达到蒸汽机的科技巅峰!


    想到这里,朱桢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


    “没有想到,让你们去研究枪管,你们竟然还能抽着空把蒸汽机给优化了。”


    “现在这台机器既然结构更合理,那么到时候制造船只的时候就可以这台蒸汽机应用到船只上面。”


    “王爷,昨日夜里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这台蒸汽机如果应用在船只之上,我们可以在船只两侧安装类似于水车一般的构造。”


    “这样一来,整个船只的机动性会变得更高。”


    “按照我们的推测,一般的风帆船只只要不遇到大风天,根本没有办法与我们的船只相提并论。”


    听到李平话语,朱桢心中一惊,忍不住暗自说道。


    这不就是日后会出现在世界上的明轮船吗?


    作为螺旋桨没有出现之前,拥有最长续航,最强动力的船只。


    “明轮船无论在运力还是动力等综合性能方面都要远远超出普通的风帆舰船。”


    当然,明轮船也有属于自己的巨大缺点。


    动力侧在舰船两端。


    这导致了明轮船不太符合流体力学,能耗比较高。


    而且,两侧负责提供动力的轮子很容易受到敌人的主动攻击而瘫痪。


    眼下,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有限。


    不可能像内燃机那般驱动的了螺旋桨。


    不过,有了明轮船,对付那些倭寇应该绰绰有余。


    心中想到这里,朱桢正想夸赞李平几句。


    就在这时,张虎突然跑了进来。


    看到张虎,朱桢脸上表情惊讶。


    自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在大同监督挖矿的属下了。


    张虎跑进来后,在朱桢面前单膝跪下,同时一抱拳道。


    “见过王爷。”


    朱桢伸手将张虎扶了起来,同时开口问道。


    “你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是大同那边出什么问题了吗?”


    听到朱桢开口询问,张虎脸上露出笑容。


    “王爷,天大的好事。”


    “我们又挖到石油地脉断层了。”


    “要不了多久,石油的产量又能够提高不少。”


    “什么?”朱桢双眼一亮,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


    “竟然发现石油矿了吗?”


    “是的,王爷。”


    张虎重重点头。


    “现在大伙都在商量要怎么储存开采出来的石油。”


    “毕竟这些东西是液体不太好容纳。”


    “这件事情我会想办法。”


    朱桢点点头,目光转而落在李平等人身上。


    察觉到朱桢目光,李平当即会意,开口道。


    “王爷放心,我们在铁匠打造的空档会研究出相应的储存办法。”


    “很好。”朱桢点头笑道:“张虎,你和李平他们去科学院吧。”


    “你在大同待了那么久,对那里的具体情况要比我熟悉。”


    “到时候你们相互沟通,尽快优化储存方案。”


    张虎憨厚一笑:“属下这就去办。”


    .......


    京都首府。


    御书房。


    御书房内,朱元璋手上拿着锦衣卫最新汇报上来的消息。


    眉眼之间露出掩饰不住的自豪笑意。


    “这几个儿子里面,除了太子之外,也就老六这混小子给老子争气。”


    “总算是我老朱家的血脉,这话说的够硬气。”


    有关朱桢打算组建海军去剿灭倭寇的事情,朱元璋早在大明日报还未刊登时,便已经提前知晓。


    对于这个很不给自己省心,但是却又总会做出些出人意表的贡献的老六,朱元璋是打心底的喜爱。


    只是,平日里朱桢做的事情太过出格。


    经常会受到那些文官弹劾,这让朱元璋不得不对外绷着,以防某些有心人想要投机。


    不过这一回,朱桢算是真真给自己长了脸。


    让大明朝的子民百姓,看到了老朱家的脊梁。


    饶是朱元璋坐在帝王之位已经数10年,却也仍然掩饰不住心中的想法,一张老脸乐开了花。


    “陛下,臣等求见。”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声音。


    听到话语,朱元璋脸上重新恢复往日的古板。


    淡淡说道。


    “进来。”


    话音落下,兵部尚书和几名文官一同进来。


    只是这些官员行进过程中,在暗地里相互推搡。


    显然,矛盾已经到了不加遮掩的地步。


    看到两方这般表现,朱元璋眉头一皱,开口呵斥道。


    “尔等都是我大明朝的股肱之臣。”


    “如此相互推搡,像什么样子?”


    被朱元璋开口呵斥,两方这才罢手,只是,脸上仍有不忿。


    “陛下,兵部尚书脸上满是委屈。”


    “如今东南沿岸倭寇猖獗。”


    “臣虽知陛下要处理南边和北边的事情,抽不出身。”


    “但是,陛下总也不能让其他人去弹劾楚王啊。”


    “此番楚王主动召集人手,而且还将消息放在大明日报上。”


    “为的无非是不忍看我大明朝子民百姓生灵涂炭。”


    话音刚落,一边马上有户部尚书表情不忿道。


    “陛下,各个王爷封地内的私兵不得过万,这是陛下亲自定下的规矩。”


    “这一次虽说楚王是想要出兵剿灭倭寇,但是,这也不合礼制。”


    “还请陛下让楚王遣散那些乡勇!”


    “你们!”兵不尚书表情狂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