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章 女子出来务工

作者:真心罐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么之后的千百年,整个华夏便有了屹立在世界之巅的底气。


    但是,一旦错过,那么等待着整个民族的将会是长达百余年的屈辱史。


    想到这里,朱桢朱桢心中一种想要奋发的豪情不断攀升。


    猛地睁开双眼,朱桢心中暗下决心。


    不管如何,既然来到这个时代。


    那么后世发生的那些,就绝对不可能让他再重复一遍!


    ....


    不多时,报社众人赶了进来。


    朱桢见到众人到位也不罗嗦,直接开口说道。


    “接下来我需要你们帮我宣传纺织机。”


    “我要让整个武昌城中的人知道,接下来我要招募女工。”


    这话一出,报社领头人表情一惊。


    身后几个主编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王爷,这样做恐怕有些不妥吧?”


    “王爷,我大明朝以儒道孝道治天下,若是此时让女子抛头露面,这实在有些不合理法。”


    听到这些人开口,朱桢眼睛一瞪。


    身上的气质陡然一变。


    这一瞬间,朱桢不再像是那个平易近人的王爷。


    而像是一个执掌了千万生民命运的君王。


    陡然的气势变化,吓得在场几个主编不由得有些瑟缩。


    虽然此时朱桢脸上并没有显露出太多表情。


    但是众人却产生了本能的畏惧。


    整个房间内骤然安静下来。


    领头人看了一眼身后众人。


    随即转身对朱桢抱拳行礼。


    “王爷,这件事情一旦登报,那么引来的余波不会小。”


    “而且极有可能会波及到京都那边。”


    “在下也是文人士族出身,因此也了解那些官员的脾气。”


    “他们绝对不可能放任王爷去做这种事情。”


    “这个你不用管。”朱桢语气平静。


    “如今武昌城中正值发展的大好时机。”


    “但是因为去大同采煤和修路这两件事已经消耗了不小的人力。”


    “武昌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劳力可供使用。”


    “这种情况下,若想要再增加劳力,除了迁移居民之外就只能走使用女工这一条路。”


    这话一出,本还脸上有些不服的主编们顿时哑口无言。


    在大明朝,想要将一地居民迁居到另外一处,除了帝王,无人有这个权利。


    如果此时朱桢选择迁移居民。


    毫无疑问是越权之举。


    两相对比,招募女工这件事情倒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只是众人依旧有些难以接受。


    看到报社领头身后这些主编脸上的表情。


    朱桢忽然微微一笑。


    “而且,我也不打算人让那些女子上去修路。”


    “只是要她们织布。”


    听到织布,报社中的几个主编脸色这才缓和一些。


    只是很快,又有人脸上露出些许疑惑,开口询问道。


    “可是王爷,如果是要织布的话。”


    “那么让那些女子待在家里就可完成。”


    “为何还要专门招募女工,将她们聚集在一起?”


    “是啊。”另外一名主编点头认同。


    “如今我大明朝本就是按照千百年来的传承,男耕女织。”


    “完全没道理,将那些女子聚集在一起。”


    “将她们聚集在一起,反而不方便管理。”


    看到众人情绪有所松动。


    朱桢表情变得温和一些,开口说道。


    “科学院再过不久将会推出一台新的织机。”


    “和那种纯手工的器械相比,这种新织机需要多人协同操作。”


    “所以才需要将这些女工聚集起来。”


    说到这里,朱桢站起身来指着房门外开口道。


    “你们可知晓这武昌城中一匹布的价格。”


    话音落下,马上有主编开口说道。


    “前些日子是四钱银子,靠近年关时差不多有六钱银子。”


    “好。”朱桢点了点头:“那这布料的成本又是多少?”


    众人相互看看。


    稍作迟疑,方才回答问题的那名主编继续说道。


    “各家各户收集布料的成本不一。”


    “不过一般不会超过三钱银子。”


    “那他们织出来一匹布料,又需要花费多久?”朱桢问道。


    这一次,那主编回答的速度快了许多。


    “快则一到两月,慢的话就不知道了。”


    说到这里,那名主编表情疑惑开口问道。


    “王爷,请恕属下无礼。”


    得到朱桢准许后,那主编才继续说道。


    “王爷和我等算这笔账,不知王爷是有何意?”


    “属下还是觉得将女工聚集在一起并不是件好事。”


    “而且,若是各家各户因此生了嫌隙,恐怕说出去,楚王府的名声也不好听啊。”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朱桢淡淡说道。


    “各家各户零散织布,成本高低完全没有一个标准。”


    “制成的布料质量也良莠不齐。”


    “而且,在售卖时,这些散户往往会忽略掉自身的人工成本。”


    “这就导致她们织布卖钱完全赚的就是一个苦力钱,没有多少油水。”


    “但是,如果将她们聚集起来,统一收购的价格。”


    “这不能能够让那些种桑种麻的农户有更多的收入。”


    “我们还能利用更高效的生产统一价格将布料进行售卖。”


    “这样一来,民众就能富足,我们也有更大的利益。”


    随着朱桢讲述,在场众人的呼吸变得急促几分。


    确实,如朱桢所说。


    如果真的将这些作坊集中起来然后统一价格。


    从上到下,都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生活一旦富足,矛盾就会减小许多。


    看到众人此时已经完全认同了自己话语。


    朱桢笑着道:“好了,既然已经明白了,就赶快照做吧。”


    众人闻言,当即抱拳道。


    “是,谨遵王爷命令。”


    ....


    次日。


    武昌城的茶馆内,大量文人书生聚集在一起。


    往日里,这些人聚在一起脸上,要么聚精会神,要么表情崇拜的相互讨论。


    但是今日,这些人有些愤慨,有些不满。


    有些则冷眼旁观。


    各样表情不一而足。


    “真的是太过分了,为何王爷要让女子出来务工?”


    “是啊,女子本就该在家里相夫教子,何时有资格出来去做营生?莫非是家里的汉子全死了?”


    “我武昌城中只剩女人了不成?”筷書閣


    “话不能这么说,如今这武昌城中人气冷落,之前大部分城中居民都被派去大同以及修路。”


    “这些事情报纸上也说过,看来,城中的人手确实已经捉襟见肘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