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9章 老六这个孽子,又在搞什么

作者:真心罐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片刻,大量表情茫然的民夫被指派着各自分开。


    三两成群开始收集裸露在外的煤矿。


    一群人表情迟疑。


    一边翻找一边小声讨论。


    “王爷要这些黑乎乎的石头是做什么?”


    “不知道,不过我看这东西一摸一手黑。”


    “王爷大概是想要用这些东西做墨石吧。”


    ...


    晋王府。


    “你说什么?”


    晋王府内。


    朱棢瞪着眼睛。


    看着面前身穿短装的探子。


    表情有些难以置信。


    “你说,老六派的那个家伙啥也没干,带着人漫山遍野的找黑石头?”


    “是的,王爷。”


    短暂的沉默,王府内顿时传来朱棢的大笑。


    “哈哈哈哈。”


    朱棢不顾威严。


    笑的眼角出了泪花。


    好不容易笑累了。


    朱棢擦了擦眼角。


    脸上满是揶揄。


    “老六这混小子。”


    “当真还是个人中奇葩啊。”


    “之前就听说他在武昌城里做的那些荒唐事。”


    “为了这件事,他可没少挨父王的骂。”


    “没想到,这混小子,现在不生孩子,改行去玩石头了。”


    跪在地上的探子脸上稍有挣扎。


    还是小心说道。


    “王爷,说不定那些黑色的石头里面另有玄机。”


    “不会。”


    朱棢大手一挥,表情笃定。


    “那破玩意,漫山遍野都是。”


    “虽然说里面也夹杂些铁渣。”


    “不过根本没什么冶炼价值。”


    “老六,这小子大概是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些些歪门邪道才特意跑来。”


    “他想折腾,便让他折腾去吧。”


    稍作停顿,朱棢又开口补充。


    “对了,把派出去的探子也全叫回来。”


    “这一次老六派的大将可是奉旨前来。”


    “我不知道他与父王说了些什么,但是等到这次老六把事搞砸,父王定会问罪!”


    “到那时候,可莫要牵连到我才好。”


    听到这里,探子不敢再说,当即应了一声,起身离开。


    .....


    此时朱桢封地内。


    张龙接连几天将黑色石头运回。


    朱桢看着面前的黑色的石头,脸上露出笑容。


    大量的独轮推车上面装载满了散碎煤矿。


    此时,这些小彻排成长列,沿着车辙朝着武昌城的方向一路前行。


    从远处看,如同行军蚁。


    “目前,这些煤矿虽然个头不大。”


    “而且杂质颇多。”


    “不过,按照这个产量,应该完全可以满足的了将蒸汽机铺开之后带来的煤炭消耗。”


    朱桢的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


    等到后续蒸汽机进一步发展。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才获得了更高的教育。


    将整个大明王朝拉到新的阶段时。


    自己应该也有更加高效的煤炭开采技术。


    心中正想着,朱桢看到张虎手中拿着一封信快步跑了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吗?”


    朱桢伸手接过信件,一边拆开一边询问。


    张虎脸上带着憨厚的笑。


    “王爷,这一次可是大好事啊!”


    “听说武昌城现在可有不少青年士子都赶过来了。”


    朱桢心中一动。


    拆信的动作也快了几分。


    打开信件,将里面的内容看过一番,朱桢脸上露出笑容。


    “人才引进计划起作用了啊。”


    ....


    武昌城。


    小茶馆内人满为患。


    茶馆老板张罗着在门店门口架了几个临时的位置。


    桌子刚一摆下,便有大量士子聚集过来,将桌子坐得满满当当。


    “听说这次王爷广纳贤良,兄台,可是来这武昌城碰机会的。”


    “我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无非是一展才学。”


    “只是可惜,这一次王爷招募和科举撞在一起,倒是不能两边全占。”


    “嗨呀,若是能被王爷看中,以王爷的奇思妙想,我等定然能够大展宏图,即是如此,又何必要去参加科举。”


    “兄台说的极是,老板,快些上茶,我等歇歇脚,还要赶去王府。”


    ....


    京都首府。


    金銮殿上,朱元璋看着臣子的奏本,气的手都颤了起来。


    “老六这个孽子,又在搞什么?”


    “竟然选在科举这个档口来广纳天下寒门。”


    朱元璋心中暴躁,刚要开口。


    下方,户部掌事罗文已经横跨一步,主动开口。


    “陛下,如今科举开考在即。”


    “但是前来京都的学子却寥寥无几。”


    “相较于往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听闻这些事情,似乎和六王爷有关。”


    听到罗文开口,朱元璋意识到话里有话。


    当即按下奏章。


    眼眸深邃,如同寒渊。


    让人看不清心中所想。


    “那依你之意,要如何啊?”


    罗文低眉顺目。


    只是嘴中依旧说到。


    “楚王乃是陛下嫡子,是千金之躯。”


    “按理来说,此番六王爷广纳贤良,我等本不该过问。”


    “但是这一次,六王爷动作实在太大。”


    “而且又赶在科举这个档口。”


    “臣觉得,六王爷有轻慢国祚之嫌。”


    话音落下,各部又有几部官员横跨出列,开口附和。


    朱元璋越听,脸色越是难看。


    眼下,这些各部官员虽然看似毫无关联。


    而且个个都是大义凛然。


    似乎都是国之忠臣。


    但是,朱元璋却清楚,这些人抱着什么心思。


    因为,眼前这些朝臣毫无例外,都是祖籍江浙一带。


    若按常理而言,考试的人少了这些科举大省的各部官员李当高兴才是。


    却偏生今日却好似个个王八吃了秤砣。


    大有一副要将朱桢入狱的架势。


    朱元璋再扫一眼桌案上的奏章,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朱桢这个混账小子。


    又给你老子添乱!


    “好了。”朱元璋阴沉着脸,一挥长袖。


    满堂文武这才安静。


    朱元璋目光一扫,落在朱标身上。


    “去一封书信,问问老六这个孽子。”


    “如今科考在即,他为何要与朕唱对台戏。”


    说着,朱元璋哼了一声。


    “让送信的官员带根藤条去。”


    “若是这孽子敢说什么大逆不道之言,就直接给老子抽他!”


    ....


    大同。


    得了大批煤炭。


    见到运输的流水线也归入正途。


    朱桢不再关注,带着张虎返回武昌城。


    几日功夫,朱桢回城。


    刚过城门,王府执事带着几个账房先生快步跑了过来。


    “王爷。”


    众人齐声问候。


    朱桢摆了摆手,看了一眼城内被官兵分隔的街道两侧。


    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看来这些时日前来武昌城的世子数量不少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