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章 不杀之心难安

作者:真心罐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元璋臭着一张脸,不去看文官们的表演。


    狠狠一甩袖子,转身坐回龙椅。


    朱标看着身前一地跪伏的官员,心里暗自一叹。


    接着,他把目光,看向了之前被锦布包裹的,两份信函中的第二份。


    打开。


    只是瞬间,朱标神情变化,逐渐难掩激动。


    片刻,胸口起伏,随后情绪高昂道。


    “父皇容禀,因燕地战事,儿子朱桢不能在左右尽孝,不知父皇母后身体安否……”


    开篇满是真情意切的话,让人感到头皮发麻的那种。


    其他人什么感想不知道,反正此时朱元璋脸色松懈了下来,倒是听得认真。


    不时也在心里冷哼。


    觉得老六虽然一天天的不着调,又荒淫无度,但还是有点文采的嘛!


    朱标嘴上没停。


    “儿臣想过处决蒙元王子会有什么后果!”


    “想必父皇在听到儿臣这些肺腑之言时,已经有小人在显露丑恶嘴脸了吧……”


    念到这儿,话音停顿,朱标下意识的往前面看去。


    朱元璋也是如此。


    而两边的文武齐齐移动目光,同样都看向了,跪伏在大殿中央,刚才向朱元璋谏言要定朱桢罪责的几个官员身上。


    文官一方很是安静,而武将们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加上武将一方多勋贵,不需要顾忌文官们的颜面。


    当即就有人忍不住。


    “哈哈!楚王有点意思!”


    “杀了就杀了!一个残元的王子而已,要是放咱早出身一百年,他们祖宗成吉思汗咱照样杀!”


    “说的我都想和楚王把酒言欢了,其战绩可称彪炳,不说打赢蒙元,就是能保全北平城,就比咱们强了……”


    “……”


    文官们自觉颜面扫地,而大殿中跪着的官员,更是恨不得把头埋进地板里。


    朱元璋明明想严肃下来,可嘴角又止不住的往上翘。


    目光看向朱标,故作沉稳道。


    “继续念!朕倒要听听楚王有什么说法!”


    朱标松了口气,心底清楚六弟朱桢不仅无事。


    相反,待事情发酵后,恐名声大躁!


    点点头,大殿安静下来后,继又道。


    “一群无脊梁、只会匍匐之辈,儿臣不屑之,让他们去说吧!”


    “杀蒙元王子之举,非一时之痛快,而是不得不杀矣!”


    “燕之一地,城数座,堡垒军镇数之不清,然如今皆涂地也,人畜无迹……”


    听着这些不出彩的语言,但好似最能直击人的内心。


    大殿内只要是沉浸下来的人,都能在脑海里拼凑出画面。


    上方龙椅上,朱元璋面容是真的沉凝下来。


    听到整个燕地都化作赤地,人畜无迹的时候,他呼吸好似都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要知道燕地再如何贫瘠,那也有着一二十万人啊!


    不算上北平城的十余万人。


    也就是说,此役,蒙元瓦剌人,屠杀了大明数万的军民!


    就在朱元璋杀机四起之时,又听朱标念道。


    “夷人一百难换大明百姓一人!”


    “儿臣不杀之,心难安!”


    “儿臣以为,不仅要杀!还杀得不够!”


    “异族杀我百姓一人,儿臣愿让其百倍千倍万倍偿还!”


    朱标念不下去了,满篇杀字,让他感到难以呼吸。


    而这段内容,引得当堂武将勋贵们齐齐喝彩。


    “好一个不杀之心难安!”


    “杀得好!若是咱,咱也必杀之!”


    “楚王真是人才啊!”


    “……”


    与武将们的集体高潮不同,文官一方一片死寂。


    对于楚王朱桢,他们好似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还是那个,传闻不是在女人身上使劲,就是在找女人路上的楚王朱桢吗?


    怎么,比一些杀才的杀气还要重?


    又或者,楚王朱桢,才遗传了洪武帝的真传?


    老子经常杀人,还是很残忍的那种,而儿子满口也是杀字,却又显得干脆利落。


    文官一方心里嘀咕的时候。


    朱元璋起身,背着手,在高台上徘徊。


    最终顿足,昂首,情绪莫名的自语道。


    “好哇,好!”


    但下一刻,朱标小声道。


    “父皇,六弟还有话说……”


    兀自沉浸的朱元璋回过神,扭头,带着期待。


    朱标犹豫了一下,才缓缓道。


    “望皇上与诸公容禀,朱桢在此拜上,武昌子弟此役损失略重,急需钱财以作军恤!”


    “武昌子弟苦啊!从接到旨意,立马北上,一路风驰电掣,只用了一半时间,就到达燕地……”


    好似朱桢就在眼前,一阵叫苦连天。


    与之前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连原本恨不得与朱桢把酒言欢的一些武将,此时也有些无语起来。


    更不用说朱元璋了。


    满怀期待的他,心一下子落下,随后听着诉说,脸也开始拉长。


    见朱标没有停歇的样子,篇幅竟比之前的要长。


    遂即阻止道。


    “太子够了!”


    虎着脸,朱元璋不爽道。https:/


    “朝廷没钱!”


    “而且别以为咱不知道,哼!”


    “他楚王比朕这个当皇帝的都有钱!没钱找他那些老丈人要去!”


    “反正朝廷没银子……”


    朱标不作评价,但随后问道。


    “那是否需要下旨让六弟到应天述职?”


    朱元璋嫌弃的摆摆手。


    不耐烦。


    “让他从哪来回哪去!”


    说罢,他对着文武道。


    “散朝吧!”


    “中书省记得出个恢复燕地的折子!”


    朝臣们礼送后,相约三三两两,出了奉天殿。


    一直没被朱元璋叫起来的几个文官,更是第一时间掩面离去。


    文武泾渭分明。


    纷纷言论的内容,基本上都离不开楚王朱桢几个字。


    而对于应天府发生的事情,对于朱桢来说,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如今随着解除了北平城以及燕地的危机,他就已经开始归心似箭。


    后续的事情,如燕地还有分散在隐蔽角落的草原人这些。


    就交给朱棣或者其他打酱油的人了。


    至于朱桢,则告别自己四哥四嫂后,不在燕地多做停留。


    来时用了不到十天时间,而回到武昌,他用了将近二十天!


    与战场上,全是糙汉子不同。


    一回到武昌,自己的王府内,朱桢直接被一群莺莺燕燕给包围。


    望着周围的女人,朱桢咧着的嘴突然止住,暗自数着。


    一二三……十!


    加上正宫王妃,他还是只有十个老婆!


    燕地一趟,都忘了找媳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