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章 捷报传应天

作者:真心罐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而接下来,只听见朱桢机械式的,一声声令下。


    楚王府的兵卒,分作三部分。


    都一丝不苟的遵循着号令。


    一部分士兵开完枪立马退下,随后忙不迭的清理枪管,装填火药。


    而第二部分则快速无缝衔接,最后换成第三部分士卒严阵以待。


    这样的作战方式,简直是让朱棣这个戎马十数年的人,都有些开了眼。


    甚至是说瞠目结舌也不为过。


    这仗还能这样打的?


    看着楚王府士卒一板一眼,开枪、清理火枪、装填火药、再开枪,一气呵成。


    不禁让朱棣感慨。


    如果以后打仗都像这样,还有多少武将冲锋陷阵的必要?


    麻木中,朱棣耳边响起大喝。


    “停止射击!”


    周围立马安静下来。


    顾不得许多,回过神的朱棣立马趴在马车上,侧耳倾听外边的动静。


    见许久没有声响,有些不敢置信。


    甚至直接跳了出去,越过浓雾。


    一片横尸遍野的景象,便直接映入他的眼帘。


    朱棣张大嘴。


    片刻后他连忙原路返回,到神色如常的朱振身边。


    激动得手不停地搓动,语气有些颤抖。


    “老六啊!”


    “敌人骑兵,少部分逃走外,全部倒下了!”


    “以往我军也有火枪营,可为什么没有像现在这样,打得敌人没有还手之力呢?”


    朱振先是看了眼手下士兵们,都在认真的整理自己的装备。


    比如检查火药弹丸,以及维护火枪等等。


    最后才扭头看向跟在自己身边的朱棣。


    出声解释道。


    “当然是因为燧发枪要比火绳枪操作步骤简略一些,以及射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闻言,朱棣若有所思。


    仔细一想,可不是少了一个点火的步骤吗?


    而且他还发现,朱桢的火枪兵,从开枪频率来看,比使用火绳枪的大明士卒,要快上接近两倍!


    这还只是一千人。


    如果一万数万,甚至数十万呢?


    岂不是整个天下,大明就都将再难有敌手?


    朱棣把这些想法问了出来,而朱桢回答道。


    “想法很好,可四哥也得考虑成本啊!”


    指着眼前的楚王府火枪兵。


    “一场战斗下来,光是火药成本,就高达数万两银子!”


    “这只是一千支火枪,你自己算算……”


    朱棣摇了摇头,坚定道。


    “多少银子咱不管!”


    “反正到时候咱也要组建一支你这样的火枪营,银子让爹和大哥头疼去!”


    说罢,朱棣才回归正题。


    问着接下来的计划,他已经不担心是不是草原联军的对手,或者能否让敌人付出多大代价了。


    现在见识到了朱桢手下的厉害,已经开始想着,是不是可以大胆一点。


    把这段时间以来,让他憋屈至极的敌人们,全部给留下来!


    朱桢做出如下安排。筷書閣


    “凌晨咱们再来一次,并且这车阵,得一点点往前压!”


    “反正就是敌退我进,敌进我就退的打法……”


    正说着,他感觉脸上一凉。


    “咦?下雪了?”


    两兄弟相互对视,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大喜过望的神色。


    他们十分清楚下雪了,也就代表着,敌人如今该一心想着如何才能早点回去。


    主动权,到了他们手中了!


    朱桢挥舞拳头,也是有些振奋道。


    “好!咱们接下来,狠狠的咬在鞑子后面!”


    “等我后面的队伍一到,咱们就可以算计,该如何直接吃掉这十多万人了……”


    ……


    应天府,紫禁城。


    奉天殿。


    “父皇父皇!”


    “大喜啊!”


    自不久前,得知诸王和粮食的动向及位置,还有距离北平城最近的竟然是老六朱桢后,朱元璋再度陷入了苦苦等待消息当中。


    茶不思饭不想。


    政务也不处理了,连御书房都好久没有去过。


    连带着,这些天上朝好多官员都被朱元璋从重处罚。


    朱标红光满面,不顾形象的提着下摆,快步踏进大殿。


    见朱元璋刚好从龙台上下来。


    连忙上前,递上两份折子。


    在其翻开折子的同时,朱标笑容满面的看着,嘴里也快速道。


    “洪武十二年,十月十三,楚王朱桢至北平,先破敌骑五千!同日,北平城外,大破数万蒙元瓦剌联军!楚王朱桢又以言使蒙元瓦剌大军退兵至廊坊……”


    耳边听着,视线也在折子上逐字逐句的看着。


    好似形成了画面,一帧一帧的在朱元璋脑海里播放。


    最后看完,他只觉得有种畅酣淋漓之感,一吐近一月以来的郁闷之气。


    脸上不知何时笑开了花。


    朱元璋大喝。


    “好样的!”


    朱标也赞道。


    “六弟简直如霍骠骑在世啊!”


    然而下一刻朱元璋理脸上绽笑消失,不过眉角还是能看出其高兴。


    嘴上刻薄道。


    “哼!什么霍骠骑,要不是仗着火枪,还有那什么手雷,咱们现在就得想着怎么给他收尸呢!”


    说罢,继续不饶人的挑刺。


    “你看,哪有这样打仗的?”


    “竟然在野外与数万骑兵对垒!”


    “还有,士卒竟然都是片甲不沾身,要不是运气好,恐怕蒙元瓦剌骑兵,一人一口唾沫都得把他们淹死哼!”


    朱标无可奈何。


    只能在心里为朱桢表示同情。


    避免朱元璋再说朱桢的不是,连忙道。


    “父皇还有一份四弟的折子……”


    这次他没有同时口述,反而神情有些沉默。


    朱元璋以为还是什么捷报,期待的翻开。


    入眼,便是他记忆中,自家老四朱棣的字迹。


    “爹,最近身体可还安好,母后如何了……”


    想到北平城差不多在近二十万敌军的进攻下,坚守了一个月,朱元璋深知有多么艰难。


    虽然只看了几句话,他心里却有些发堵起来。


    继续向下看去,字迹有些变形。


    “儿子有愧啊,您儿媳怀了朱家子孙,而儿子却不能为其讨到一口吃的……”


    良久,朱元璋视线从折子上离开,不禁昂起头。


    只觉得手中的折子有些沉甸甸的。


    场面沉默半晌,最终朱标道。


    “父皇不用多虑,六弟最后不是去了吗?”


    “依儿臣之见,不如以母后的名义,年前往北平送上一些补品之物……”


    朱元璋打断他的话。


    “你亲自去一趟魏国公府上,带上礼物……唉。”


    叹了口气后,看向朱标,继又道。


    “老四说得对,咱朱家对不起徐家,徐家为咱养育了一个好儿媳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