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7章 京都又有人来了

作者:真心罐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们在那科学院学到了多少本事?”


    “陛下。”工部士郎脸上表情略有惋惜。


    “臣等虽然静心学习,但是识海渊博,这一时半刻也无法将那些知识全部掌握。”


    “这样啊。”朱元璋眼眸之中略有失望。


    “不过。”工部侍郎眉眼之间流露出写许笑意。


    “若是陛下想要将一些基础的设施在京都城铺开,我等倒也勉强够用了。”


    “而且,楚王还有奏折,让我等代为呈奏陛下。”


    听闻话语,朱元璋眼睛一瞪,有些气恼道。


    “你就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快将奏折呈上来。”


    说到后面,朱元璋的语气变得有些急切。


    工部士郎恭敬将奏折拿出。


    走到朱元璋面前,双手奉上。


    朱元璋打开奏折瞧了一眼里面的内容,不由得咧嘴一笑。


    不过很快,朱元璋便控制住了脸上表情。


    随手将奏折合上放到一边,朱元璋开口说道。


    “这一回爱卿们都辛苦了。”


    楚王在奏折之中将各位的功绩说的十分清楚。


    “尤其那个梁峰,似乎解决了一道了不得的技术难题。”


    “当真称得上是我大明朝的国之栋梁。”


    听到朱元璋开口赞赏,在场一群工部大臣们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在场的这些人中,不少人品级都不算高。


    因此上不了朝堂。


    此番面圣,被朱元璋亲口夸赞。


    若不是无法留存证据,这些人恨不能将方才朱元璋所说话语写成题匾挂在自家房顶。


    同时,众人心中对朱桢的感激也变得越发强烈。


    ...


    朱元璋将众人表现看在眼中。


    开口勉励几句,对众人进行封赏,随后,便让众人各自离去开始着手准备建设科学院的前期准备。


    等到众人离去之后。


    朱元璋重新打开奏折。


    眉眼间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此番没有胡惟庸及其党羽掣肘。”


    “许多之前无法下达的政令此时可以做到完全畅通。”


    “眼下,只要将科学院建设起来。”


    “那么电力照明这一系列的事情也能够普及到我京都城各处。”


    “甚至,还会不断向外蔓延,最终让我大明朝所有子民百姓都能够用上电灯。”


    想到那般宏伟蓝图,朱元璋只觉心跳都一下变得快了几分。


    当即,朱元璋不再迟疑,开口说道。


    “传朕的旨意,调集太医院所有御医前王楚王封地。”


    “另外,把太子给我叫来。”


    ....


    片刻。


    太子朱标走进御书房。


    在其身边,还跟着一个和朱元璋有六分相似,但是看上去更加俊朗的少年。


    谭王朱梓!


    朱元璋放下手上的奏折,目光落在朱梓的身上。


    眉头微皱。


    太子,你怎么把朱梓也带来了?


    听到朱元璋询问,太子朱标拱手施礼。


    只是,还没开口说话,一边的朱梓已经忍耐不住开口道。


    “父王,我想去六哥的封地!”


    “胡闹!”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梓。


    朱梓有些畏惧的躲到朱标身后。


    “父王。”


    朱标无奈一笑:“这一切都是儿臣的错,这段时间一来,一直在给王弟讲六弟的故事。”


    “结果让王弟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说道这,朱标看了一眼朱元璋,小心问道:“要不,儿臣以后还是别讲了吧。”


    朱元璋闻言,狠狠瞪了一眼朱标。


    “讲,为什么不讲?”


    “我老朱家的种做了这等大事,就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朱标眉眼带笑。


    “那父王是准许王弟去六弟那里了?”


    朱元璋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让他去老六那里看看,多学学也是好事。”


    “毕竟距离这小子封王还有半年,老是在朕身边呆着用处也不大。”


    “只是,日后若要见朕,提前通传,莫要想一出是一出。”


    朱标点头应是,转脸看向朱梓。


    “王弟,还不谢过父王?”


    朱梓表情大喜,当即跪拜。


    “谢父王!”


    ....


    几天后。


    楚王府后花园。


    随着天气变得炎热,自己的这些爱妃们衣衫逐渐开始变得轻薄。


    朱桢坐在竹制的躺椅上。


    看着面前莺歌燕舞,一群王妃们带着一群小王子们牙牙学语。


    脸上表情若有所思。


    送走了工部的那些大臣之后。


    朱桢这几日便开始着手做启蒙教育的前期准备。


    “虽然说现在我武昌城中因为科技发展让人员的平均素质上去不少。”https:/


    “不过这些日以来,去了几家私塾,那些老夫子们的启蒙教育仍然停留在老式的传统教育那一套上。”


    “如果后续开设托儿所的话,难保不会把这些孩子给带歪。”


    “王爷。”


    朱桢心中正想着,侍女突然迈着小碎步走了过来。


    朱桢收敛思绪,转头看去。


    脸上略有疑惑:“发生何事?”


    “王爷,管事说,京都又有人来了。”侍女低着头小声说道。


    又有人来了?


    朱桢心中一动。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太医院那边有人来了。


    心中想着,朱桢站起身来,朝前厅走去。


    不过片刻,到了前厅。


    此时,一群身上穿着丝绸的太医们正站在前厅等候。


    见到朱桢,一群太医拱手问候:“见过王爷。”


    言行之间,毕恭毕敬。


    而且看向朱桢的眼神显得异常火热。


    和之前工部那批官员过来时的反应截然相反。


    看到这些人的表现,朱桢略有疑惑。


    本来以为这一批太医被调集到自己的封地当中。


    或多或少会像前面那一批工部官员一样有些怨言。


    但是,从眼下的状况来看。


    很显然,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怨怼。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十分狂热。


    “难道说,是我医学院的名声传出去了?”


    “毕竟,有朱橚过来的例子,能得到太医们的追捧,倒也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朱桢不再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


    看向面前众人,朱桢笑着与众人寒暄。


    没过片刻,对于这些太医院的太医们的大致情况,朱桢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经历过胡惟庸案和空印案的清洗之后。


    眼下太医院中基本上都是与政治毫不相干,只是醉心于医学的技术人员。


    而且,不知出于什么方面的考量。


    这一次除了太医院的太医之外。


    朱元璋还塞过来了不少待在各个部门的文武百官。


    “看起来,自己那便宜老爹这是打算直接在我这里抄作业了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