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75章 城楼拜辞

作者: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中军帐内,李世民刚刚下了一道诏书,诏令将战死的将士尸首标识姓名,等到回师返朝时一同带回。


    大家都知道马上要回长安了,心中既有返乡的欣喜又有未攻下安市城的遗憾。


    前几天安市城刚刚进行了一次夜间偷袭,由于唐军早有防备,偷袭未成,折损了几十人,没有取得半点成果。


    看来短期内他们不会再有什么动作了,明知道他们粮食已经不够吃了,现在就是比谁更能坚持,唐军只需要再多围个十天半个月的,安市城必降无疑。


    可是天气不允许,按理早在二十天前就该返回了,就是因为不甘心才迟迟不肯走,一直在等李道宗的土山筑成。


    土山一旦筑成,就可以利用抛石机向安市城里投掷石头等物,当初打高昌的时候用的就这个办法,那真是旗开得胜的一场战役。


    还多亏了李泰手下的匠人们,才使得打高昌变得如同老鹰捉小鸡般的容易,如今故伎重演,可以说是胜利就在眼前。


    这两天就要对安市城发起最后的一波攻击,李世民召集众将过来就是商议这个事情的。


    无论这一次冲锋是大获全胜还是留有遗憾,都将成为东征的落幕之战,所以李世民格外的重视。


    “陛下!”帐外忽然传来喊破音了的一声惊呼,吓得大家心都一激灵,李世民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帐门处,李道宗披散着头发、光着双脚、衣衫不整地跑了进来,留下一路踉踉跄跄的狼狈。


    李世民一看他这副模样,心猛地往下一沉,如同坠入万年冰窟之中,他如此的慌张不是好兆头,看来事不能小了。


    “陛下~”李道宗跑到近前,李世民才发现他是哭着跑过来的,顿时头皮都发凉了,李道宗负责的是筑造土山,难道这一次东征真的要功败垂成了吗?


    李道宗颤抖着双膝跪地,未曾说话先哭了出来“臣罪该万死!”


    “承范,你这是做什么?”李世民向上抬了抬手“不管出了什么大事,你起来说话。”


    李道宗没有起来,而是跪伏在地,哭着说“土山突然坍塌,”


    世民闻言深深一叹,并没有怪罪李道宗,反而宽慰他道“你也不必自责,这大概就是天意吧,既然土山已经坍塌,我们也没必要再围下去了。”


    李道宗哭得心直抽,若只是土山坍塌,他也能坦然接受,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发生这种意外谁也没办法。


    “有一段城墙被砸倒,”


    “什么?”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城墙倒了一段,那不就可以冲进去了吗?他大嘴丫子一咧,还没等笑出声来呢,李道宗一盆凉水兜头就泼了过去。


    “果毅都尉傅伏爱私离营所,使得土山被高句丽占据,守山士卒尽皆被杀,城墙亦修复如初矣。”


    李世民的身子晃了两晃,这哪是凉水浇头?这分明是五雷轰顶!


    没有机会也就罢了,天赐良机啊!


    你苦于打不开城门,老天推倒了土山,压倒了城墙,而你的人却擅离岗位把土山拱手让人了。


    讲笑话也没有这么讲的,还有比这更窝囊、更丢人、更无语的事吗?


    李世民气得都不知道什么叫生气、什么叫暴怒了,周身上下每一条血管都充盈到了极限,血液都不是流动而是沸腾了。


    “傅伏爱何在?”李世民一声暴喝,五花大绑的傅伏爱被推进了大帐。


    傅伏爱跪倒在地,连磕头也做不到,只能是低着头,静静地等待发落,他也无言为自己开脱。


    “推出去,斩!”


    李世民恨得头顶要冒烟,哪有可能给他留活路?一句话就直接杀了,至于他为什么离岗,有什么苦衷等等,根本就听不下去,什么实话假话都不想听了。


    “冤枉!陛下,我不是故意的,你听我说啊……”任凭他怎么手刨脚蹬,叫喊连天也是没人理会他的,拽出帐门没几步直接就剁了。


    杀一个傅伏爱容易,消气太难了,李世民不扶着桌子,都站不稳了,眼前一阵飞花。


    “陛下”李道宗捂着老脸说道“臣情愿以死谢罪,望陛下勿以臣为念。”


    “论罪,你的罪过的确该当处死。”李世民慢慢地坐下,双目赤红地看着李道宗,缓缓地说道“但朕以为汉武杀王恢,不如秦穆用孟明。且有破盖牟、辽东之功,故特赦汝耳。”


    李世民就是吃错药了也不能处死李道宗,抛开李道宗是皇族不说,这次东征,人家立下的战功可不小,盖州、牟州、辽东城都是他打下来的。


    胜负乃是兵家之常,总不能因为打了一次败仗、犯了一次错误就抹杀人家所有的功劳。


    李世民一句话赦了李道宗失职的罪过,又急忙命令众将去争夺土山,众将率兵前去,猛攻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攻下来。


    李世民慨叹安市城城主果然是个英雄,他占据了土山之后立刻命人挖起了沟渠,开始布置军事防御工事。


    若是打长期战,他再怎么布防也是没用的,奈何大唐的军队打不了长期战,因为没有棉衣,在这边过不了冬,无论如何都必须得撤兵了。


    安市城城主也正是清楚这一点,才使出浑身解数来拖延,安市城里的百姓和兵士们是在忍饿,而大唐的将士们是在受冻,现在就看谁先顶不住。


    “此辽东之地早寒,现在草都枯了,早晚还有结冰的现象,咱们的士兵和马匹不宜久留,更兼粮草也不多了,这仗咱们不能再继续打了。”


    李世民知道现在回去都晚了将近一个月,实在是不能再恋战了,于是他敕令班师还朝。


    来,咱是大大方方地来的,走,咱也不能灰溜溜地走。咱是撤军不打了,不是逃跑的,做事必须要有仪式感。


    临走李世民亲自在安市城下来一场盛大的阅兵,以显耀兵力。


    安市城中的百姓都藏匿起来,他们都曾经被泉盖苏文逼到城楼上,大肆地辱骂过大唐皇帝,这时候哪敢露面?


    安市城城主则登上城楼,恭恭敬敬地拜谢大唐皇帝,亲自为大唐军队送行。


    李世民称赞他忠勇可嘉,并且赏赐他绸缎百匹,嘉奖他固守城池有功,然后亲自率领大军凯旋,命令李世勣和李道宗率领步骑兵四万人殿后。


    出征的路不好走,回家的路也不容易,一天时间走到了辽东城,两天时间渡过了辽河,辽泽一带道路泥泞,车马难以通行。


    地面上雪水和泥,滑得连站都站不住,遑论行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