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1章 为天下英才谋路

作者: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平常李世民炫儿召进宫的都是他那群老兄弟,今天有一个特殊人物,那就是他的亲儿子,坐镇府衙的吴王李恪。


    李恪今天歇衙,也属于是五品以上在家中休息的京官,就一并被宣进了宫。他还以为有什么正事要商议,没想到就是老爹要夸夸小兕子。


    这种事他觉得多少有点无聊,就很闲的坐着,恰好他的位置就在李治的对面,他就冲李治微微的笑着。


    李治看到他,忽然想起他曾经教过自己写“木”字,到现在自己写的最好看的字,依然还是“木”字。


    “三皇兄”李治起身走到李恪面前,笑着问道“你今天有事吗?”


    “我没有什么事,你有事就说吧。”李恪有什么事?有事就不会被宣进宫了,他唯一的事,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去看看娘。


    “你没事就好,我找你有事,跟我来。”李治抬腿就走了,李恪站起来冲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急匆匆的追了出去。


    李治跟他也没必要拐弯抹角,出了门就直截了当的说道“三皇兄,你能教我写字吗?”


    李恪一听就明白了,看来这是被小兕子给刺激着了,他笑道“没问题啊,你想学谁的字?”


    学谁的字?李治心里还真的没有概念,他挠了挠头,反问道“你觉得我应该学谁的字?”


    李恪轻轻一笑“你现在的字还没有体,想学谁的字都来得及,我也不知道你喜欢谁的字,不过我要是你的话,我绝对学二王。”


    “为什么?”李治不在乎学谁的字,就想把字写好“是二王的字最好看吗?”


    李恪真的被他给逗笑了,好不好看这回事太主观了,谁能说得准哪个字体是最好看的?


    他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其实哪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说谁的字最好看,只能说写好了的话,哪个流派都好看。”


    李治是想向他讨个主意的,结果他这几句话生生把李治给说懵了“你的意思是说我学谁的字,都学不好吗?还是你觉得二王的字最好学?”


    李治现在正是心里最自卑的时候,不管别人说什么,他第一反应都是怀疑别人的出发点,是因为看不起他。


    李恪只好跟他解释,说道“二王的字可不好学,而且你这么聪明,怎么会认为自己学什么都学不好呢?我恰恰是觉得你学谁的字都能学好,才建议你学二王的,因为这个可以说是最难的。”


    “啊?你给我挑个最难的?那我能行吗?”李治一下子就有了畏难情绪,有点不敢迈步的感觉。


    “放心吧,你肯定能行。”李恪边走边对跟他讲“阿爷最喜欢的就是王羲之的字。”


    李恪低头看看李治一脸的愁云密布,他笑道“你看兕子这么小,也没人教,她都行,你差哪儿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妹妹?李治怎么甘心连兕子都不如?他坚定的点了一下头,连走路都有力气了。


    两仪殿里人们热热闹闹的赞扬着兕子的作品,一时间屋子里沸反盈天的,好半天才稍稍平静下来一点。


    李世民美的嘴都闭不上了,他眼睛都笑弯了的看着兕子,美滋滋的问道“兕子,你这字是谁教的?”


    兕子字写的这么好都没有人知道,很显然这就是天赋,李世民就想显摆一下。


    你们看看我女儿,天生这么优秀,不需要人教,不需要刻苦,光凭基因就是如此强大。


    兕子也美的不行,被这一大屋子的人夸,第一次尝到飘飘然是什么滋味,感觉都要飘到天上去了。


    忽然被问字是谁教的,兕子笑呵呵的一指正在发呆的李泰“二哥教的。”


    “嗯?”李世民扭头看向李泰,原来是他教的,他居然还在老子面前秀惊讶,这小子也不老实啊。


    李泰还在发呆,也没听到谁说了什么,李世民又继续问兕子“你二哥怎么教的?”


    “二哥说写字就是眼到、心到、手到,盯着看就行。”兕子特别的开心,她指着阿爷写的字,跟个小教书先生似的开了口。


    “先睁着眼睛看,把形状和位置记住,然后闭上眼睛看,看不到就睁开眼睛看,什么时候闭着眼睛和睁着眼睛能看到一模一样的字了,再动手写。”


    这个道理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知道,但是能把这个道理讲进小孩子心里的少之又少,哪个小孩子听你说这个,不是左耳进右耳出?


    能把道理给小孩子讲透并且让小孩子信服是真的牛,一万个大儒也未必有一个人能做到。


    而能真的践行这个道理,真的做到的小孩子,那是更加的牛,一百万个小孩子,也不见得出一个这样的人才。


    兕子这一句话令人唏嘘不已,甚至好几个大儒直呼汗颜,这把李世民舒服的,原本只想炫一个公主,没想到顺手多炫了一个太子。


    这把大臣们忙的,原本只需要夸一个公主,这还得多夸一个太子。公主很配合,高兴的转圈圈,太子很麻木,谁说啥都听不见。


    李世民感觉有点不对劲,走到李泰身边,轻轻的唤了一声“青雀?”


    “嗯?”李泰回过神来,见父皇都快贴自己脸上了,吓得一激灵,手摸着胸口缓了缓,赶紧低眉顺目的坐好“阿爷,我走神了,有什么事吗?”


    “就问问你想什么,想的这么出神?”


    泰稳了稳心神,站起来说道“七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屋之中必有俊士。兕子之才,尚不能微察,天下之才,未察之广也。我在想如何能给天下英才谋一个出路,以免明珠蒙尘终为憾事。”


    “呃”李世民还以为他在想什么闲事,没想到他在琢磨正经事,于是缓缓的点了点头,问道“那你想出什么法子来了?”


    “推行科举取士,多设科目,给各方面的人才,都搭建一个挥洒才华的舞台,另外科举应当每年开科,以免人才遗漏。”


    李世民“嗯”了一声,然后环视一圈,说道“朕以为太子所言甚是,众卿有何见解?”


    皇帝都给开好头了,你们顺着我的意思说就行了。奈何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心想事成,总有些事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你大力推行科举,不是要把世家给搞垮的意思吗?那谁能同意?于是乎唇枪舌剑都对准了太子,因为不敢对准皇上。


    “太子所虑甚佳,只是方法有些失当。”又是那个给事中崔仁师跳了出来,这次他的态度好了很多,不像上次在朝堂上针对李恪时那么尖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