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七十五章 秋意浓 八

作者:堵上西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京都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商贾学子,所谈之话题皆会落在摄政王的身上。


    言语间多为欢喜,却有人依旧会有些担忧。


    虽说摄政王两年前离开京都的时候所提出的振兴工商业之国策而今已看见了一些效果,这效果至少目前是很不错的。


    他打破了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壁垒,让整个国家的商人们彻底解脱了枷锁,真正有了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


    但同时却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之局啊!”


    文坛。


    墨香亭。


    清河崔氏的崔余看着亭外渐渐散去的浓雾,忧心忡忡的又道:


    “对于咱们世家而言,这原本是一件极好的事……”


    “我崔氏在去岁时候就走出了清河县,短短一年时间便将家族的生意延伸至了江南道。”


    “我启程前来京都赶考的时候,便听父亲说过,按照这样的势头,崔氏今年的利润至少增加一倍!”


    顿了顿,崔余看向了围坐的太原王氏三兄弟,“想来你们王氏亦是如此!”


    老大王忆春微微颔首,笑道:“这不是很好的事么?崔兄为何会满面愁容?”


    崔余一声叹息:


    “王兄,前车之鉴不可忘!”


    “想这三百年来,你太原王氏我清河崔氏出了多少能人?”


    “就说这京都,那宫里多少的高官是我们世家的弟子?”


    “听爷爷曾经说起过,咱宁国三大世家,最为辉煌的时候,朝中官员占了足足六成!”


    “就连丞相之位,基本也是三大世家轮流在坐。”


    “可后来如何?”


    “景华皇帝登基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咱们三大世家在朝中的官员,被抄家的、被砍头的、被流放的……”


    “若不是因为恰好发生了西域三十六国伐宁这件事……咱们三大世家恐怕会被景华皇帝连根拔起,再也不复存在!”


    “故,从那之后,我崔氏祖上便立下了新的规矩。”


    “族中弟子必须读书,却决不允许参加科考,只能经商。”


    “自从那以后,你我还有颍州陈氏便再也没有子弟入朝为官。”


    “而今摄政王废除了举荐,推行公平的科考……爷爷或许是看见了摄政王不一样之处,这才命我前来京都。”


    “崔氏学堂有弟子千计,唯有派了我前来……一来恐怕是探探路,二来嘛,也不想有更多的子弟来当官。”


    “你们或许也是如此。”


    “可我现却有了另一层担忧。”


    坐在崔余对面的王氏老二王忆秋眉间忽的一蹙:


    “崔兄的意思是……这生意太好做,银子赚的太多有些吓人?”


    崔余点了点头:


    “毕竟我们所赚的多出来的那些银子,原本是属于别的商人的!”


    “我们是用大量的银子去收购了别的商人的作坊,用更低的价格去占领了别人的市场……”


    “一定会有许多的小商人小作坊因此而倒闭甚至家破人亡!”


    “虽说这是朝廷下发的所谓的公平竞争,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根本就不公平!”


    “这便会导致一个问题。”


    “当我们真的累积下巨大的财富之后……”


    坐在崔余左手的王氏老三王忆冬豁然一惊,他俯过身子,低声说道:


    “莫非摄政王这是在……养鱼?”


    崔余沉吟数息,语调极为低沉:


    “曾经景华皇帝能诛宫中半数大臣,而今摄政王正缺银子,取你我家中八成……给还是不给?”


    老大王忆春顿时眉间紧蹙,“如此看来,这也是同样的一个树大招风之局!”


    “得给家里去一封信。”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恐怕当真后患无穷!”


    崔余抬头,又望向了亭外。


    午时已过。


    这场浓雾已薄。


    有阳光穿雾而来,并不刺眼,光线变得更加明亮了一些,世界似乎也更宽了一些。


    “听说颍州陈氏家族陈丁卯陈老先生正在入京都的路上,陈老在临水城与摄政王有过接触,似乎是为了漕运之事而来。”


    “与陈老同来的还有江南苏氏的苏老太爷……”


    “到时候他们抵达京都,我等小辈再去拜访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做决定也不迟。”


    “……好!”


    崔余深吸了一口气,将这事暂且放下,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对了,庄定春庄公子邀请我等今夜在怡红楼听曲……我的意见是去!”


    “莫要小看了这位庄公子!”


    “原因有二!”


    “咱宁国与吴国通商而今已是事实,那么未来,咱们家族的生意便极有可能会进入吴国。”


    “吴国的庄氏虽说并不是最有名的五大望族之一,但庄氏却也有几分底蕴。”


    “以后指不定还需要这位公子做个引路人,毕竟咱们对吴国都不是太熟悉。”


    “这其二嘛……”


    “这位庄公子是我所见的一个做生意的天才!”


    “可别看他一副纨绔的模样,就凭他能进入内阁得温首辅接见,就凭他能这么快的与向青云向大人打的火热……这小子,你们万万不可小觑!”


    王氏三兄弟细细一思量,皆由衷的点了点头。


    王忆春忽然问道:


    “摄政王回京都之后,我们怕是要补缺上任了。崔兄,我家四妹那事你究竟……”


    崔余顿时面色一紧,他忽的站了起来,“啊,忽然想起与太学院梅放夕老大人有约,”


    他拱手一礼,“三位兄台,我先告退,咱们晚上再见!”


    崔余拔腿就跑了。


    王忆秋撇了撇嘴,“这小子……他又没见过四妹竟然就惧之如虎!”


    王忆冬一声叹息:“二哥,四妹比虎还要凶啊!”


    “可当年指腹为婚,两家族长亲自落下的婚书,他还能抗拒不成?”


    “……可怜的,四妹就快到京都了,他还能往哪里跑?”


    ……


    夕阳如血。


    于是半山红遍。


    通往京都玉京城的官道上,有一姑娘骑马悠悠而来。


    她穿着一身鲜红的衣裙。


    头上戴着一顶硕大的斗笠!


    腰间挎着一把阔剑。


    骑着一匹枣红的马儿。


    披着一身灿烂的晚霞。


    她抬头望向了前方,那张略显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嘻嘻,京都……我来了!”


    而后,她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敛:“崔余!”


    “你给本姑娘等着!”


    她叫王忆夏!


    生于夏。


    如夏日的骄阳一般火辣。


    就在她前方不远处的路旁停着一辆马车,马车旁站着一男一女两人。


    王忆夏骑马与他们错身而过,却不料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


    “女侠……”


    王忆夏停马,扭头,双眼顿时一亮——


    好漂亮的姑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