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皇子表率

作者:雁北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听到自己也要随军出征的时候,李宽是意外的。


    自己虽然是并州大都督,掌管的范围也很多,但直接让自己兼任行军长史,在李宽来看多少是有些草率了。


    自己只想在长安划水,打仗什么的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想到这里,李宽就想要开口把这件事情推脱开来。


    只是刚刚往前跨了一步,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李世民的声音就提前响起。


    “你也不要推脱,朕相信你能做到。”


    相信个鬼啊!


    这可是军国大事!自己这便宜父皇是压根没有将大唐将士当人看不成?


    再看朝堂上其他大臣们的反应,似乎并没有觉得自己担任行军长史有什么不妥之处。


    李宽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自己想要改变,怕是不可能了。


    无奈之下,李宽只能怏怏地朝着李世民拱手道:“儿臣遵旨。”


    敲定了北征薛延陀的人选,李世民似乎兴致颇高,等到群臣都散去之后,便单独将李宽叫到了甘露殿内。


    见李宽垂手而立,一言不发,脸上也没有多少兴奋之色。


    李世民只是稍稍想了想就知道,李宽是因为什么,现在才这么一副模样。


    “怎么?怪朕将你丢到军中?”


    李宽摇了摇头,只是面带不解的看向李世民。


    “儿臣到没有埋怨的意思,只是有些不太明白,好端端的为何要让儿臣去军中历练?”


    “儿臣平日里也没犯什么错吧?”


    听到这话,李世民微微一笑,看向李宽的眼神中,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有些欣慰。


    放眼宫中,哪个人敢和自己这么说话?


    也就是李宽,不顾及身份,这一番话说出来,倒像是个儿子和父亲交谈的样子。


    只见那李世民轻咳一声,开口解释道:“朕让你担任这行军长史,虽说是历练为先,但绝不是在惩戒你。”


    “我大唐的天下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皇室之人必定要有知兵的存在才行。”


    说话间,只见那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自得之色,就连声音也拔高了几度,看着李宽开始讲述自己的辉煌战绩。


    “朕及冠之年,便开始随军征讨天下,历经百战而不败,手下猛将如云,但却个个臣服于朕,也是因为朕早年军中积累的声望。”


    “现如今后宫之中,诸多皇子已经到了年岁,除了你大哥承乾之外,他为太子,不能随意出征,否则就是伤及国本的大事。”


    “你身为诸多皇子之中的二哥,应当有个表率才行。”


    说到这里,李世民看向李宽,眼神中满是期待之色。


    “论脑子,你比你大哥都强了不少,至于剩下的兄弟们,更是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你的。”


    “朕相信,单凭你这脑子,就能够在军中混的风生水起。”


    “论能力,朕知晓你时长剑走偏锋,此番出征不求你多立新功,只要将后勤一事处置妥当,你便是大功一件。”


    “知兵识兵,只有进了军中才能够接触道,你要明白朕的一片苦心啊!”


    听到这里,李宽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会选中自己了。


    不为其他,就是因为自己不上不下正正好。


    李承乾去不了,而自己又是李承乾之下第一人,论资历和地位,确实是自己最合适。


    说白了这一次被李世民推出来,就是为了给皇室之人做个榜样。


    知晓了其中的原由,李宽这才朝着李世民躬身一礼,开口道:“父皇用心良苦,儿臣知道如何做了。”


    见李宽不在介意这件事情,李世民微微一笑,接着道:“此番出征,朕给你备上五百亲卫,这些都是军中好手,你放心前去就是。”


    “儿臣多谢父皇!”


    见李世民摆了摆手,李宽这才转身离开了甘露殿。


    虽然今天得到随军出征的消息有些突然,但明白了其中原由之后,李宽倒是对这次出征有了几分兴趣。


    到底是北方草原,还是大唐北征的灭国之战。


    这种机会确实是不多见。


    等到李宽回府之后,没过多久就看到李玉带着一位身着甲胄的壮汉走了进来。


    “殿下,陛下划拨的五百亲卫已经来了,这位便是赵厉赵统领。”


    李玉这边介绍了一句,只见那赵厉立马拱手一礼。


    “属下见过晋王殿下!”


    行礼之后,赵厉便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眼李宽。


    身为左武卫出身的校尉小官,他出身并不算好,完全是军功累积下来的。


    对于李宽,那也只是听闻过一些事迹,并没有见过李宽。


    毕竟以自己的身份官阶,想要见到李宽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小心翼翼看一眼,心中也不免有些惊讶于李宽的年纪,当真是年轻。


    而就在赵厉小心看了一眼李宽的时候,李宽也在打量赵厉。


    虎背熊腰说不上,但胜在身形不错,壮士年轻,一脸憨厚的模样,尤其是虎口的老茧,显然不是什么酒囊饭袋。


    心中暗自点了点头之后,李宽便喝了口茶水,开口问道:“哪里人士啊?”


    “回禀殿下,属下乃河东道绛州人士。”


    “河东绛州?”李宽诧异的看了一眼赵厉。


    赵厉不明白自己的老家是不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让李宽突然这么大反应,但还是老老实实点了点头。


    见状,李宽一脸好奇的问道:“可知道绛州有一个龙门的地方?”


    “殿下居然知道龙门县?属下便是出身龙门!”


    听到这话的李宽不由得诧异起来,仔细端详了一下赵厉之后,心中不免有些意外。


    这世上居然有偶这么巧的事情?


    河东道绛州龙门县?


    这赵厉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心中惊讶之余,李宽便抱着试探的心思看向赵厉,开口问道:“你可认识一个叫薛仁贵的人?”


    “薛仁贵?”


    赵厉闻言随即蹙眉开始思索起来,似乎在努力想着自己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这么一号。


    但许久都没有想起来,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殿下恕罪,属下已经离乡十余载,未曾听说过此人。”


    听到这话,李宽也并没有失望。


    毕竟世间万物哪里有那么多凑巧的事情。


    倒是这赵厉的出身让李宽想起来一个很是重要的人。


    琢磨了一下之后,李宽摆摆手说道:“无妨,此事日后再说,倒是你十余载未曾回乡,此番本王要北上并州,早出发几日随你回乡看看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