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0章 阵前吵架

作者:爱吃酸甜腌黄瓜的许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次副将领命而去,没有再待在这里,立马转身离去安排了。


    而田喻,则是一个人,来到了一处角落。


    副将说得没有错。


    谁能保证,军中有没有魏军的细作。


    所以,还是谨慎一点,不要暴露了计划。


    接着,他缓缓的拿出那个蓝色的精囊,然后将上面的绳子,给解开。


    只见,里面赫然就是一张白纸。


    田喻将其拿了出来,然后打开一看。


    这一看,他当即就眯起了双眼。


    只见上面是这样写的。


    “庆之亲阅。”


    “汝进城之后,于城中稍待三日。”


    “汝既然能看到这个锦囊里面的内容,那自然而然,就是魏军只留下了少量兵勇阻挡于你,然后被你所灭。”


    “亮料想,那司马懿,不过是使用出了疑兵之计罢了。”


    “其真正要阻挡于你的大军,肯定埋伏在后面。”


    “而那少量的人马,就是为了迷惑我军,让我军误以为小路没有大量的伏兵。”


    “不过,亮也不确定究竟有没有伏兵,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如此了。”


    “只要三日后,就算曹魏有安排伏兵在那里,也肯定已经撤退了。”


    “而汝,等待三日之后,切记,不可带一兵一卒,以免被城中的魏国细作发觉。”


    “孤身一人,前往城西三里外,那里有亮率领所有大军出城前往函谷关时,秘密留下的三万人马。”


    “汝人去,即刻指挥动那支军队。”


    “切记切记,不可带一兵一卒!”


    “亮书!”


    看完这里面的内容,田喻对于诸葛亮的安排,非常佩服,他也是精通兵法,读过很多兵书。


    也算是小有所成了。


    但是想要诸葛亮这样,事事细到的安排,他自问,真的做不了。


    没办法,想太多,脑袋运转不过来,容易头疼。


    至于不带一兵一卒,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战争不是儿戏,要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能出现一丝失误。


    否则,有可能就是会败得很惨的那种,甚至性命都不保。


    接着,田喻又拿出了其他两个锦囊看了起来。


    没办法,看诸葛亮使用计谋,简直太爽了。


    比任何故事都要好看刺激。


    而且,还能从中学习一下。


    田喻没有什么理由不去看。


    很快他就看完了,基本都是非常厉害的安排,无论他昨天在小路探查时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利用锦囊上面的妙计,去解决。


    同时,他也再次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恐怖。


    精于算计到了这种地步,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是真正意义上的负手算尽天下事。


    就比如安排在城西三里外的三万人马。


    他就感觉,诸葛亮仿佛永远都知道下一步棋该怎么走,落子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趁着几十万大军一起出城将三万大军秘密的派出去,这个完全就不会让人打探到。


    有几十万大军做掩护谁能注意到少了三万人。


    就算知道他们也不敢多问,丞相既然没有说,他们哪里能够多问。


    反正按照命令去执行军事就行了。


    这种战略性的安排,他们这些副将,还有千夫长i,是没有资格知道的。


    就这样,田喻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在城中连驻了三天的时间。


    当然这是后话了。


    却说另一边的诸葛亮大营。


    在经过一晚的休整后,曹真也没有派军过来袭扰。


    少量兵马不敢来,大量兵马,来了等于白来。


    大量人马的话一来就能发现。


    少量的话,来了,那可能就回不去了。


    所以曹真也不是傻,这种要损兵折将的事情,他才不会去干呢。


    翌日一早。


    诸葛亮照常摆出军阵。


    而对面城门口的魏军之中,不再是曹真一个人。


    司马懿也骑着战马,静静的在那里看着。


    蜀军这边。


    随即缓缓的让开一条道。


    诸葛亮,坐着四轮椅,缓缓的,被亲信推到了军阵前。


    四轮车,又是四轮车。


    曹真脸色有些阴沉。


    而司马懿则是嘴角微微抽搐。


    这诸葛亮,还真的是对四轮车情有独钟而且。


    等待四轮车停下之后。


    诸葛亮便看向对方魏军的军阵。


    这个时候,曹真和司马懿,也缓缓的骑着战马,从军中而出,来到了军前。


    司马懿也是一样,走到最前面。


    诸葛亮羽扇轻轻挥动。


    在这寒冷的冬天,显得极为的吸引眼球。


    诸葛亮看着曹真和司马懿,然后笑着道:“曹将军,仲达,经过昨天一战。”


    “汝二人,可知道我大军的厉害否?”


    “要是知道,那就尽快投降于我大汉,以免忍受刀兵之苦。”


    “如今天下九州。”


    “我大汉已经占据了雍凉二州,南中之地,川蜀之地,以及江东全境。”


    “汝等,只剩下中原地带了,如此负隅顽抗,岂不知,有违天理乎?”


    “你们二人,皆是汉臣,如今却是从贼叛逆,如此作为,不怕将来入了九泉之后,遭受汝等祖宗的责罚吗?”


    “你们二人,若是肯率大军投降我大汉,亮保证,汝二人的荣华富贵,乃至子孙后世,都能得到保障。”


    “天下终将一统,你们现在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了。”


    “我想,二位都是聪明人,应该都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吧!”


    听到诸葛亮这话。


    曹真皱眉。


    而司马懿却是哈哈大笑。


    然后大声对诸葛亮喊道:“诸葛匹夫,休要在此巧舌如簧了。”


    “我魏国先帝,文帝陛下,乃是顺应天命,也是你口中所说的大汉天子,禅让于文帝陛下。”


    曹丕,也就是魏文帝,而曹操,就是魏武帝了。


    “按照法理,诸葛匹夫,汝等才是篡逆之辈也。”


    “汝先主,不顾天下大乱,不顾黎民百姓,悍然于朝廷对抗,夺取川蜀之地,真可谓是小人也!”


    司马懿直接就回怼过去。


    丝毫不示弱。


    吵架,谁不会呀,他司马懿也不是不会吵架的人。


    既然诸葛亮愿意吵,那就吵一吵。


    毕竟,吵赢了,也是能增加士气的,而要是吵输了的话,那也是会影响到士气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